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杜时忠 《高教探索》2002,(4):11-13,6
要解决社会道德、社会风气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文章分析了制度与道德、制度德性与个人德性的关系,以及个人为什么会讲道德,论证了完善的制度体系既是道德建设的前提,也是道德建设卓有成效的关键。必须承认,德育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本文对德育制度做出了界定,指出了以往的德育制度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并对如何提高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提出了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2.
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与学校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德育制度规范着师生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一定的伦理精神。结构合理、道德的德育制度是培养学生德性的必要条件。当前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要改变这种现状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是一项有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制度:德育的环境支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超良 《教育科学》2004,20(4):13-15
公共伦理稀缺是德育困境的重要外因。德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德性的制度为之创设道德的环境:以社会制度生成有利于德育开展的社会环境,以学校制度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以具体化的学校德育制度构建和谐的师生之间道德生活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制度德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失范呼唤制度德育,二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制度文化缺失呼唤制度德育。其可能性,从制度德育过程中个体的道德学习机制、制度德育的制度伦理学依据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以学生为本的根本所在,就是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学生的德性需要为动力,以发展学生的生活德性和实践德性为目的,形成学生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人格。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强调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学生德性的自主构建,重视德育过程中的人性化。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要求我们要建构有利于学生德性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关注学生的德性需要,建立参与式的学生道德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学校德育以学生为本的根本所在,就是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学生的德性需要为动力,以发展学生的生活德性和实践德性为目的,形成学生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人格.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强调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学生德性的自主构建,重视德育过程中的人性化.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现要求我们要建构有利于学生德性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关注学生的德性需要,建立参与式的学生道德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德育作为学校制度性的活动,与学校制度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当前我国科层体制下的学校制度德性存在着等级性、专断性等不公正性。依循合理性原则、民主原则、道德限度原则的公正价值理念,变革学校制度德性,是顺利开展学校德育、促成学生道德成长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德育制度是学校德育的关键一环,必须予以重视。然而当前理论界对于德育制度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并没有给与相应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出发,提出德育制度的道德性问题,并指出这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当代德育变革要改造根基深厚的学校德育传统,就要将新型德育理念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理念的扎根以及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德育变革必须重视德育制度建设,其关键和难点是建立、健全德育监督制度。德育制度建设与德育理念引导的协调作用,能有效推动学校德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人们普遍认为,由于社会不良道德因素的影响,社会转型期的学校德育陷于困境且实效低,这只是看到了当前学校德育困境的外在原因。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总是通过主体而发生作用的。德育是德育主体的德育,倘若德育主体对德育的价值不明或动力不足,又怎能提高德育实效且走出德育困境呢?如果通过一个既能集纳并规制外在社会影响又能使德育主体明确德育价值且催生德育工作动力的中介——德育制度,以提高学校德育的主体性,那么走出德育困境便有切实的希望。然而,一直以来,  相似文献   

11.
刘争先 《中学教育》2014,(6):103-108
学校制度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任一形式的学校制度都在传递道德的态度和价值观。基于对C市T中学学校德育制度进行的诊断分析表明:由于学校中存在的管理主义思维、德性与规范的关系混同、单一的教育质量观以及德育工作定位不准等原因,当前中学普遍存在着德育制度的过密化、德育评价的去道德化、德育与教学的融合不够、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和理清问题的内在机理及其结构,提出优化和改进前述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变革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要解决我国社会道德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进行制度改革与制度建设,而不仅仅是道德建设。但在制度变革优先的前提下,道德建设仍有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道德教育仅是道德建设的五种机制之一,不宜夸大学校德育的作用。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相比有质的变化,现代学校德育的作用是:审视社会正义,高扬终极关怀,强化普遍伦理,提倡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3.
德育制度既应包括显性规则因素,又应包括制度性隐性德育因素。制度和道德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差异性,这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德育中的制度安排,又不能将道德与制度规范等同。以善的指向为目的的德育制度必须是道德的、公正的,体现最基本的伦理要求,这是其合理存在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下成为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当然,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方面的因素。前者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改变的,而学校德育自身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学校德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道德教育的本性来说,是德性的培育。但这是道德教育的最终成就,在此过程中仍需他律的扶持与支撑,因而各种制度规则、规范就理应成为我们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本文拟从分析学校德育制度的角度出发,对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作一些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德育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管理,消解德育工作中的矛盾和分歧,有赖于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与制度保障.实施科学而适切的德育管理,提升德育管理的效率与水准,完善高效运作的德育管理体系,需建立与健全德育领导制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制度以及社会化参与德育管理制度,有效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育人质量,不断开创学校德育管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德育作为学校制度性的活动,与学校制度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当前我国科层体制下的学校制度德性存在着等级性、专断性等不公正性。依循合理性原则、民主原则、道德限度原则的公正价值理念,变革学校制度德性,是顺利开展学校德育、促成学生道德成长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构建德育新理念——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借助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学校制度德性变革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本身是一种制度性活动,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自然也是一种制度性活动。学校制度是学校德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而当前科层体制下的学校制度安排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德性缺失致使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失去了有效支撑,因而实效低下。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将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本身是一种制度性活动,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自然也是一种制度性活动.学校制度是学校德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而当前科层体制下的学校制度安排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德性缺失致使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失去了有效支撑,因而实效低下.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将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消解学校科层制对德育的羁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科层制存在价值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损缺着德育的育人功能,负面地影响着学校德育,不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学校科层制的功能是通过学校制度的具体运行来实现的,为消解学校科层制对德育的羁绊,变革学校制度的德性便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