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神仙看见有个人家里很穷,就动了侧隐之心。他化为一个老者,来到穷人面前,用手一指,地上的石块竟然变成了金子!可那穷人竟然毫不在意。神仙以为他嫌少,就又点了几块,那人仍然不为所动,神仙大惊:“金子你都不要,你想要什么?”那人指着他的指头羞涩地说:“我要你的手指头!”  相似文献   

2.
有位神仙拥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某日他降临人间,遇到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他把两块大石头变成金子送给他们。穷人带着金子心满意足地离去;而富人却摇摇头说:“把你的点金术告诉我吧。”神仙因富人的贪婪而大怒,拂袖而去。我们都知道,这个古老的故事讽刺的是“贪婪”。然而今天,身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再来看它,眼光或许会不同。对基础教育而言,要“点金术”而不要现成的金子,这是教学观念上的一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说是有位书生家境中道败落,只好沿街乞讨。书生在乞讨路上偶遇一位白发长者(实乃一神仙),便祈求仙翁帮助,仙翁欣然应诺。让书生看着路上的石块,然后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即刻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子。仙翁让书生捡起金子,用以养家糊口。书生捡起金子,毕恭毕敬地交给仙翁,而后说:“这些金子我不要,我只要你这个手指头。”书生没有被眼前的金子所迷惑,满足于吃“现成饭”,他很明智地提出要仙翁的那个“手指头”。因为他懂得只有掌握了这个秘密武器——“点石成金”的方法,他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相似文献   

4.
细读本期文章,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很久以前听过的这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孩子家里很穷。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用手指对着路边的一颗小石头,点了一下,小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子,老人要把金子送给孩子,孩子却摇了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化成了大金块,要送给他,孩子还是摇头;老人又顺手把对面的一座山,点化成一座金山说要送给他,孩子仍然摇头。老人生气了,责问他:“金山你还不要,你想要什么?”小孩不慌不忙地说:“我想要您的指头。”  相似文献   

5.
诚信     
提起“诚信”,我总会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还是许多年前,有个孩子跟上帝学本领。有一次,上帝对孩子说:“我教你点石成金的本领,好吗?”孩子问:“明明是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子呢?”上帝回答他:。三个月之后,那金子还会变回来的。”那孩子听了立刻说:“明明给了人一块金子,  相似文献   

6.
逃家小狗     
从前有一只小狗,她很想离家出走。一个炎热的下午,她对爸爸妈妈说:“我要离家出走了!”“如果你走了,我们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们的小宝贝!”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如果你们来追我,我就变成橡皮擦,让小朋友把我带走。”小狗对爸爸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橡皮擦,我就变成铅笔盒,让你永远在我的怀抱里。”妈妈说。“如果你变成铅笔盒,我就变成一双漂亮的鞋子,让你们永远抓不到我。”小狗对爸爸妈妈说。“如果你变成一双漂亮的鞋子,我就变成鞋子的主人。”爸爸说。  相似文献   

7.
许愿     
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还有一个中国人走在大沙漠中,走着走着看到一个瓶子,打开瓶塞后飘出一个人来,那个人说:“我是神仙,我能满足你们每个人三个愿望!”美国人第一个抢着说:“我第一个愿望是要很多的钱。”神仙说:“这个简单,满足你!说说第  相似文献   

8.
金子鱼     
楼下传来叫卖声:“金子鱼,卖金子鱼嘞!”爸爸挠耳朵,“金子鱼?从没听说过!”爸爸妈妈下楼一瞧:“哟,这不就是金鱼吗?”“请不要乱说,这是‘金子鱼’!”小贩神秘地说,“现在是金鱼,养一个月就变成金子做的鱼!”“多少钱?”“很贵噢,小心吓着你———一块钱一条!”“你还真吓了我一跳———这么便宜!”爸爸一撇嘴,“虽说一块钱不算什么,可我们买了没用啊。”“可以买给孩子玩嘛,再说一个月后它就会变成金子,不买多可惜呀!”这倒是个好主意。于是妈妈拍板,买下一条“金子鱼”。端着鱼缸回家一说,莱莱马上嚷起来:“讨…  相似文献   

9.
点金术     
从前,有个很有钱的国王,他有个心爱的女儿。国王很喜欢金子,每天去宝库里看金子是他最大的快乐。一天,国王在宝库里看金子,一个陌生人出现了,他说:“你是世界上拥有金子最多的人。”“不,”国王说,“我希望我摸过的东西都能变成金子。”“你需要点金术吗?”陌生人说,“我可以让你如愿。”说完,他便消失了。第二天早晨,国王醒了,他一摸床,床立即变成金的;他拿起书,书立即变成一捆金片;他穿上衣服,衣服也变成金的;他戴上眼镜,眼镜片也变成了金的,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国王来到花园,他在花丛里走来走去,直到把所有的花都变成了金子。女儿哭哭啼啼…  相似文献   

10.
大家也许知道“点石成金”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财主,跟一个老神仙学“点石成金”术,刚学到一点点,就急不可耐的想回家,老神仙还想说什么,他也不听。结果他回到家,用手掀门,门成了金门;坐凳子,凳子成了金凳子,连碗里的饭菜汤也变成了金子;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12.
你们知道我最怕什么吗?你们肯定猜不出来,我来告诉你们吧,我最害怕尿床!要想说清这件事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小时候我总爱尿床。一天我又尿床了,爸爸对我说:“你下一次可别再尿床了,不然咱们家就要变成太平洋了。”现在我知道爸爸这是在逗我玩儿,但当时我还小,就真的相信了。一天晚上,我睡着睡着迷迷糊糊感觉到床单有些湿,我一惊,不好,我又尿床了!我立刻想起爸爸说的话来,这下可糟了,我们家这回一定变成太平洋了!我可不会游泳呀,一会儿不就把我淹死了吗?我吓得缩成一团,这时我想叫妈妈救我,可我又害怕一张嘴海水就会灌…  相似文献   

13.
贪吃小仙女     
贪吃小仙女特别贪吃,每顿要吃很多东西。吃完了,她就要去照镜子,然后很不高兴地说:“天哪,我这么胖了!我又要减肥了。”小贪吃说“又”要减肥,是因为她已经减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没一次能让自己瘦下来过。让我们看一看,这一次她会不会减肥成功。“要减肥,我得先把自己变成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才行。”小贪吃说着,就施了一个法术,把自己变成青蛙。“嘟”的一声,她没有变成青蛙,而变成了一只癞蛤蟆〔hám$〕。这大概是因为她太胖的缘故。癞蛤蟆去找淘气小神仙:“小淘气,请帮我减肥吧。”“好的。”淘气小神仙说,“从明天开始,我们两个一起去爬…  相似文献   

14.
有一只小白兔,不爱待在家里,总喜欢跑出去玩,一直玩到天黑才回来。兔妈妈既担心又难过。一天,小兔又要出门去玩了,兔妈妈说“:让我跟着你吧!”小兔说“:你要跟着我,我就变成小鱼游到小河里。”兔妈妈说“:你要变成小鱼,我就变成渔夫,用钩钩住你。”小兔说“:你要变成渔夫,我就变成花朵,躲在花园里。”兔妈妈说“:你要变成花朵,我就变成花匠,找呀找到你。”小兔说“:你要变成花匠,我就变成一只小船,驶到大海里。”兔妈妈说“:你要变成小船,我就变成大风,呼呼地吹着你。”小兔说“:你要变成大风,我就变成小鸟,飞在天空中。”兔妈妈说“:你要变…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你们大家都喜欢说OK。当你同意某个建议时,你会用大拇指和食指弯曲成一个圆,伸直其它三个手指,同时说:“OK!”。那么你们知道OK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同志在讨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座谈会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教授对他说:“你们所说的好孩子在我们美国是很笨的孩子,你们孩子的爸爸妈妈会问你们考得如何;而美国的爸爸妈妈问孩子时总是说:你在班里最近有没有提出什么冒尖的问题,也就是鼓励创造性思维。”钱学森讲:“不要搞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年轻人要培荠他们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17.
我曾这样问过班上的孩子:“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他们是怎样爱你们的?”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我烦透妈妈了,早上我要穿裙子,她不让,还打我。哼,还爱我呢!其他孩子也高声应和起来,班上气氛热闹极了。没想到这个活动演变成了“控诉会”,我大吃一惊,孩子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呢?  相似文献   

18.
11某男生到女生宿舍访其女友,该宿舍的门卫要他填写一份会客单其上要填写姓名、性别、地址、年龄……一直填写到最后一栏“关系”时,该男生想了半天才写下“尚未发生”四个字。2教授在上伦理课,他告诉同学们如何提醒别人一些尴尬事情。“比如说,如果你们看见女孩子屁股上有草屑,你们应该委婉地说:‘姑娘,你的肩上有草屑,女孩子往肩部看,然后向下———看见了”。这时一个女学生举手站了起来,说:“教授,你领带的拉链开了。”3在中文系考生的口试室里,主考对一个考生说:“你说说大仲马的历史。”“老师,你可能搞错了,我报…  相似文献   

19.
古代传说中有仙人“点石成金”的故事。仙人用手一指,石头便变成了金子。有一个农民十分贫困,仙人发了善心,要“点”几块金子救助他,但这个农民却说:“我不要你‘点’的金子,我要你的手指头。”这个传说虽然古老,但仍不失其发人深省的意义。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可以比作那个仙人的话,那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你将如何回答呢?我主张,送金子给学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把手指头送给学生吧。这是教师树人的需要,这是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在教学意见中常常提到这么一点,老师的分析我们听了很满  相似文献   

20.
分金子     
上村有个热吉,下村有个泽罕,两个人从小就一起到森林里砍柴,到城市里卖柴,遇到难处总是你帮我,我帮你,比亲兄弟还亲。有一天,他们砍柴的时候,捡到一小罐金子。热吉说:“朋友,咱俩分了吧,一人一半。”泽罕看见金子,肚子里起了私心,说:“兄弟,不行呀!这点东西,谁知道它是神仙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