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全明词》与《全明词补编》是迄今为止搜录明代词作最完备的集子,泽惠学林,功莫善焉。然而,明人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仍有不少词人佚作有待收罗。今新辑得《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未收词人3家、词作75首,以期对明词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明词辑佚23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明词补编》在《全明词》的基础上辑补了大量的词作、词人.本文在《全明词补编》的基础上又辑补了词作23首,词人10位.  相似文献   

3.
在明词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相关文献佐证《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全金元词》存在文献迻录之误、词人小传考证不清、词作互见、词作附载信息等失误之处19则。  相似文献   

4.
学界完善《全明词》的工作一直未曾停止,辑佚、补订成果颇多。今刊布26位词人的62阕词作及2句残句,均为《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失收。这些词作分散在不同典籍中,略按《全明词》体例整理,以补阙典。  相似文献   

5.
妓女作词,在明代蔚为大观。笔者据《全明词》诸文献整理而得75人,今将联缀于此,以展示明代妓女词人创作之概况,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全明词》的出版填补了词史文献研究的一大空白,为明词、明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由于文献浩繁,疏漏在所难免,根据方志、总集、别集等,谢承举、马闲卿、王韦、胡汝嘉、俞彦等五位词人小传均可略作订补。  相似文献   

7.
《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出版后,学界完善一代文献的努力依旧在继续,大陆以外所藏汉籍成为辑补重点。又从明清方志中辑出百余首,今初步刊布22位词人的42阕作品,并以《全明词》体例整理,这对于明词文献整理与研究必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读明词札记     
一、《全明词》由饶宗颐先生初纂、张璋先生总纂的《全明词》,经过二十多年许多人的努力,终于在2004年出版了。《全明词》共收作者1390余人,词作约20000首。为学术界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明词文献,对明词研究、词史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都大有益处。我们真诚地感谢饶宗颐、张璋  相似文献   

9.
《全明词》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明词》为明词、明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但由于文献浩繁,搜访十分不易,故也有相当数量的佚词有待收罗。慈从总集、别集、笔记、地方志等各类文献中,辑录《全明词》未收之佚作41首, 并对《全明词》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生平事迹等。  相似文献   

10.
曹贞吉词因与曹尔堪词并称为“南北曹”而名噪清初词坛,并成为惟一入选《四库全书》的词人,曹氏词作在清初词坛的地位和影响,我认为不仅仅是因为曹氏词作“取径较正”,“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还在于他以词作实践诠释了清初词学观念的变化。曹贞吉主张师法前代词人神理,反对形式上的模仿,论词以神理为主,不刻意轩轾婉约、豪放词风,将诗歌的联章、比兴和以文为词等手法引入词体,体现了曹贞吉词作推尊词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安志》自宋代罗愿修纂后即有刻本问世,元明清皆有翻刻,而现传的古代刻本基本上是清代的。在清代的4个刻本中,康熙、嘉庆、光绪皆为民间刻本,乾隆本是官本。康熙翻刻明万历本,光绪本又翻刻康熙本,流传甚广,形成版本流传系统的重要一支。嘉庆本也为民间坊刻,以宋本为底本,并参校康熙本,具有较高的价值。乾隆本为四库采进本,馆臣抄写,相对独立,虽有四库全书的通病,但总体质量不会太差,且还有优于它本之处。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所收唐人别集和万曼《唐集叙录》对唐人文集的著录在内容及数量上都有较大差别,一些集子《提要》著录了,但《叙录》却没有提及,而《叙录》上著录的许多家集子《提要》也未著录.《提要》未著录的唐集,主要因其与统治者政治主张及主流思想不合,或在修撰《四库》时已亡佚、流传极少等原因所致.《叙录》未著录的唐人集子,主要因其材料不足,无可考证.  相似文献   

13.
乾隆"钦定"了《四库全书》,"敕修"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御定"了《续文献通考》。《四库提要》和《续文献通考》正式判定明末出自井中的宋郑思肖《心史》为伪书。但这只是诬陷和谎言,却迄今还在蒙骗和贻误学术界。乾隆对郑思肖相当注意,有可能看过《心史》,且还写过关于郑氏的诗。《四库全书》中更是留下了《心史》为真的大量记述。  相似文献   

14.
四库开馆期间的辑佚,是清代辑佚的重要时期。四库馆臣的辑佚实践揭开了清朝大规模辑佚活动的序幕,促进了清代辑佚活动的繁荣,对清代中后期的辑佚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针对有清一代四库馆臣辑佚之学的缘起、过程、成就与不足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探讨主要辑佚大家的辑佚思想、成就、方法等,可以更好地认识清代辑佚这一学术活动发展、繁兴的历程及其对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刊详校篇海》收编在《续修四库全书》二百三十二册,署名作者李登,是《字汇》《正字通》未通行以前比较流行的一本字书,它对明末风行一时的《字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从《篇海》源流、作者考证、收字体例、研究价值四个方面对此字书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6.
目前现存的许衡直解作品主要有四种版本,比较清乾隆五十五年怀庆堂刻本《许文正公遗书》中的许衡直解作品与《文津阁四库全书·鲁斋遗书》中的许衡直解作品,发现两个版本各有利弊:四库本虽存在较多谬误,但使用了很多同义词对译怀庆堂本中的说法,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也便于读者理解;怀庆堂本尽管也存在个别疏失,但相对而言更接近于元代口语原貌,故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7.
明代乐韶凤、宋濂等人奉敕编纂的官方韵书《洪武正韵》有诸多刊刻本,这些刊本在流传过程中难免出现讹误。文章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洪武正韵》为研究底本,从辞书传承角度,参引《洪武正韵》前后的一些相关语文辞书,对其字头、注音、释义、字形辨析方面的讹误进行校勘厘定。  相似文献   

18.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四库全书总目》之后,又一部规模巨大的古籍提要目录,也是现存最大的古代文献解题目录。该书是古籍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的查考工具书。笔者在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的过程中,经常借助《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在此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失误之处进行辨证,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清代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正式确定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并强调只有皇帝钦定或官方批准的纪传体史籍即二十四史为“正史”。自此,“正史”遂成为“二十四史”专有之名称。笔者就纪传史及其体例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此种体例的优缺点所在,进而对二十四史及其善本加以探讨,且点出研读佳法。  相似文献   

20.
依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全唐诗》等收录的有关贯休的诗歌以及相关序跋,可以考证贯休的诗集《禅月集》的结集过程、卷数及其版本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