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11月,由成都文理学院民歌研究所万光治教授率领的团队历时13年采录编撰而成的《四川民歌采风录》(以下简称《采风录》),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资助于巴蜀书社正式出版。该著遍采四川省境内21个市州、181个县市的共计3080首民歌。2017年11月12日至14日、24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文理学院主办的"《四川民歌采风录》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30余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百余  相似文献   

2.
张鑫 《寻根》2022,(1):61-67
《如梦录》是继《东京梦华录》之后又一本对开封社会风貌进行详细叙述的著作,是现存的明代文献中较为系统、详细地记载开封岁时节俗的方志性著作.《如梦录》在辗转一百多年之后,常茂徕于咸丰二年(1852年)在其友人裴春桥家中发现,并于此年完成删订.据常茂徕自序所言,他将《如梦录》中"荒诞无稽"的内容删除,记载不全的部分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3.
《中庸》简介祁英《中庸》是儒家思孟学派论修养境界的一部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专著。此书在汉代时,被收入《礼记卜一书,做为其中一篇。到宋代,朱喜又从《礼记》书中抽出,并对其进行整编和注解,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成为宋代以后封...  相似文献   

4.
曲彦斌 《寻根》2013,(5):80-86
分别著有《恒言录》和《迩言》的经学家兼训诂考据学家钱大昕、钱大昭,是一对著名的乾嘉学派同胞兄弟学者。其《恒言录》和《迩言》,均属中国文献史上重要的汉籍民俗语言珍稀文献,是自周秦以来采风问俗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5.
王彬 《华夏文化》2023,(4):41-42
<正>梁周翰(929—1009年)字元褒,郑州管城人,宋初文学家、官员。梁周翰名列《宋史·文苑传》,其本传载:“乾德中,献《拟制》二十编,擢为右拾遗。会修大内,上《五凤楼赋》,人多传诵之。”《五凤楼赋》是宋代的著名赋篇,备受士林推重,南宋吕祖谦编《皇朝文鉴》时将其收入,且以之为“压卷”之作。梁周翰曾向宋太祖进献《五凤楼赋》,这一点殆无疑义。然而北宋龚鼎臣《东原录》载:“艺祖时新丹凤门,梁周翰献《丹凤门赋》,帝问左右:‘何也?’  相似文献   

6.
郭一明 《寻根》2015,(1):139-142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发表了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顾宝林先生《民间流传欧阳修之佚文〈郭氏族谱序〉辨伪》(以下简称"顾文")一文,就署名欧阳修撰写《郭氏族谱序》文的真实性进行辨析。本人现就所知、所闻、所见、所录,书成《欧阳修〈郭氏族谱序〉辨析——兼对顾文剖正》,商榷于顾宝林先生,见笑于方家,释疑于大家。顾文正误五驳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欧  相似文献   

7.
1994年夏,秘鲁斯特利亚出版协会出版了秘鲁著名学者、教授吉列尔莫·达尼诺博士的新作《秋之扇——中国谚语》一书。该书共222页,摘译了100条中国谚语和故事。译文简练生动,注有出处,附有作者用中文写的谚语条目,注有汉语拼音及西班牙语相应的成语,还有中国剪纸插图。该书在发行仪式上即销售一空。吉列尔莫1990年还发表过《来自中国——一个迷人神奇的国家》一书。该书记录了他在中国工作期间的见闻,读之倍感亲切。吉列尔莫教授1979年来中国工作,先后在南京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西班牙语和文学,曾协助出版西文版的中国来、明…  相似文献   

8.
<正>《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简称《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诸国故事的历史文献。今传本为十卷四十四篇,曹魏王肃注。这部书长期以来被学界视为典型的伪书,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孔子家语》思想史和哲学史的史料价值。《汉书·艺文志》载"孔子家语二十七卷",这是关于《孔子家语》的最早记载。直到王肃为《孔子家语》作注,《孔子家语》才逐渐广泛流传。与王肃同时的马昭已经开始对王肃的注本展开激  相似文献   

9.
1880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汉学家王西里在世界首部中国文学通史———《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对中国儒学典籍《诗经》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在研读大量原文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其意义。《诗经》之发源关于《诗经》的年代,古代中国学者通常认为各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阳明学研究’课题研讨暨《中华化研究集刊》编务会议”于2002年4月8日至9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市的在中国哲学和阳明学研究领域成就显的知名专家学、出版社的总编、编辑,以及本  相似文献   

11.
正宋宝祐本《五灯会元》沈净明跋云:"安吉州武康县崇仁乡禺山里正信弟子沈净明,幸生中国,忝预人伦。涉世多艰,幼失恃怙。本将知命,遂阅华严大经、传灯诸录,深信此道不从外得。切见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卷帙浩繁,颇难兼阅,谨就景德灵隐禅寺,命诸禅人,集成一书,名曰《五灯会元》,以便观览。"…黄俊铨先生在其博士论文《禅宗典籍〈五灯会元〉研究》(见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库)中由以上材料得出结论:"编撰刊刻《五灯会元》的  相似文献   

12.
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堪称日本雅文小说的代表作。收入这个集子里的作品,大多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翻版,而且多数是写妖怪的故事。其中《蛇性之淫》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它是根据《警世通言》里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和《西湖佳话》里的《雷峰怪迹》改写的。此外,林房雄还把《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和《雷峰怪迹》改写成小说和故事片《白夫人的妖恋》及动画片《白蛇传》。对于故事的内容人们是熟悉的,所以关于上田秋成的《蛇性之淫》,这里只介绍故事梗概:纪州一个渔业主的二儿子丰雄,一天外出,路遇大  相似文献   

13.
孔门整理孔子遗说而编纂《论语》,主要是基于学派建设的考虑。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此目的,孔门充分利用传统资源以加强其权威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史官语类文献及简册载录的神圣传统,使孔子话语在"书"这样的形态下生成为经典文献;二是沿承"王若曰"、"君子曰"以来的立言传统,借此赋予孔子话语以神圣性;三是继承大夫"家语"传统,这些方面构成《论语》编纂的先在文体来源。孔门正是在这些文体资源之基础上建构《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经典文献,它同时也奠定了诸子"家语"文献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14.
刘向在校书过程中涉及对《国语》《左传》《战国策》《韩诗外传》等语类文献的整理,这种整理不但为编撰《说苑》《新序》提供题材储备,也使其熟悉语类文体的规谏意义与编撰方法。刘向通过"采传记行事"的方式将秘府相关资料进行甄别处理,在语类文献传统之下按照"类"的思路对它们进行分类,将其纳入二十个主题之下;并对那些章句杂乱的篇目进行清理,又造作新事来加以补充、完善。《说苑》每篇总论与其下编撰的资料存在一种阐释关系,属于经说体;而在每一篇内部,《说苑》存在对话体、记行体、格言体这些次生文体,《新序》则主要是对话体。整体上,《说苑》《新序》在"语"这一体式下蕴藏多样化的文体样态,既体现刘向对此前语类文体的综合和发展,同时也反映刘向积极借助这些文体来实现其"以著述当谏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6日上午,由西北大学主办,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西北大学社科处承办的《关学文库》、《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学术座谈会在西北大学隆重举行。《关学文库》编委会主任、《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主编、著名史学家张岂之教授,《关学文库》主编、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刘学智,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副主任徐晔,长春出版社社长郑晓辉,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郭立宏、副校长  相似文献   

16.
<正>张天健致力于唐诗研究数十年~1,继《唐诗答客难》一书问世,经一版再版之后,其续编《唐诗答疑录》2004年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同样受到众多学者的好评和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张天健青年时期还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便发表小说、散文,虽遭1957年劫难,他对于文学的执着追求,"九死其犹未悔"。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一方面致力于散文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功,同时又殚精竭虑地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对唐诗情有独钟。以  相似文献   

17.
(一)《大学》的作者与成书《大学》是《礼记》之第四十二篇。宋以前似未独立成书,也未明作者是谁。北宋司马光、吕大临等以《大学》独立成书并为之解说。二程十分推崇《大学》,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大学章句》)继承与发展二程理...  相似文献   

18.
宋志坚 《寻根》2010,(2):82-85
<正>鲁迅辑录的古籍,历时最长费力最多的是《嵇康集》(共10卷),篇幅可与《嵇康集》相当的则是《沈下贤文集》(又称《沈下贤集》)。《沈下贤文集》共12卷,第一卷为赋与诗,收赋三题、诗18首;第二、三、四卷为杂著,《异梦录》、《秦梦记》和《湘中怨》这几篇传奇文,分别收在卷二、卷四之中;第五、六卷为杂记,大多是为他人所作之"厅记";第七、八卷为"书",  相似文献   

19.
高培华 《寻根》2012,(2):19-23
史称孔子高徒子夏居西河教授,“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他在西河授徒的过程中,注意加强教材建设,继孔子之后研究古代文献,使《诗》《书》《礼》《乐》《易》《春秋》得到进一步整理与传授,初创诠释儒家经典文献的“章句”之学。经过子夏及其弟子、后学一代代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20.
王彬 《华夏文化》2023,(3):40-42
<正>《论语》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般会以为《论语》是一部严肃的儒家经典,似与幽默、俳谐无涉。事实上,《论语》与古代幽默故事是大有关联的。明人郭子章撰有《郭子六语》,其《谐语序》云:“夫谐之于六语,无谓矣,顾《诗》有善谑之章,《语》有莞尔之戏,《史记》传列《滑稽》,《雕龙》目著《谐隐》,邯郸《笑林》、松玢《解颐》,则亦有不可废者。”谐语,也就是笑话,或曰幽默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