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教师工作的基本任务,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为了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我国目前培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方式,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广泛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之一。教学反思活动内容应包括:反思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反思教师的教学地位和角色是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反思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反思要收集教学活动中亟待反思的问题,解决反思问题,构建新的教学预案,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苏丽 《教师》2012,(16):33-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教师加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十分必要。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初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设计、创新、再认识、再创造的理性思考,是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强调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对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成长中的作用之大。  相似文献   

4.
教学隐喻的形象性、情感性、认知性、个体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在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师成长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已有的实践和研究表明: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的教学隐喻具有各异的特征。职前教师的教学隐喻具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且难以反映教学的整体图景;新手型教师的教学隐喻关注教学的边缘问题,并不断变化和冲突;经验型教师的教学隐喻体现了教师角色的灵活性,且实现了多重角色的和谐统一;教育家型教师的教学隐喻切中了教育的精神,并持续被追求。  相似文献   

5.
教师隐喻表征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待。中外“教师隐喻”具有相同文化内涵。在教师职业地位方面,中外教师隐喻表达了对教师职业崇高地位认识和期待;在教师职业精神方面,中外教师隐喻反映了对教师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要求;在教师专业形象方面,中外教师隐喻蕴含着注重教师个体存在,要求教师反思成长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教师工作的基本任务,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人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因此为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为着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7.
史金霞 《教学随笔》2007,(12):11-13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使教师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通过反思,对那些在日常中我们意识不到的教学行为、没有深思的教学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所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经常性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8.
金甫 《教书育人》2013,(7):36-37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有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也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逐步养成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学会反思呢?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反思又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改进教学行为,探索合适的方式,激活教学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浮浅的经验,只会形成浅薄、粗糙的认识和见解,而一部分教师仅仅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使人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是我国目前培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方式,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广泛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之一。教学反思活动内容应包括:反思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反思教师的教学地位和角色是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反思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反思要收集教学活动中亟待反思的问题,解决反思问题,构建新的教学预案,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叶澜教授这样说过:“反思三年成名师。”一语切中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每协教师亦能真切体会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反思是认识自己的开始,反思是自我成长的起点,反思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标尺。  相似文献   

13.
王益民 《师道》2015,(2):43-44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对自身既往教学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认识活动,具有价值评判的性质,有别于对反思的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对于教学反思之于教师成长的作用,有两句话十分著名,一句是美国教育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还有一句是本土教授叶澜所说的"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了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很多学校都把教学反思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研内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反思是深度教学的开始,可以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成长;教学反思是蓄水池,可以将教学和检测的能力点都储蓄于此;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更是检验自己教学的一面镜子。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的成长必由之路,也是一个人的成长之母。新高考依据新课标,新课标依据新教材,新教材需要新思想,新思想从反思中来。“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教学反思也应该紧跟其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对教师角色与成长定位的描述、隐喻比比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对教师角色与定位又有了新发展、新内涵,像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等提法更是成为主流,期待让反思、研究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新方式,寄望教师把角色期待融化为自身个性与风格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程度。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也确实重视了对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或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反思的深度主要体现在明确主题、活动设计和对话交流三个方面;反思的广度体现在全程反思、全面反思和全体反思三个方面;反思的高度体现在认识的提高、行为的跟进以及价值的引领三个方面。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觉醒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维方式,改善教育行为方式,凝练教育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9.
王永春 《教师》2014,(12):122-124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以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不但是高效教学的巨大推力,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在提倡高效教学的今天,我们更应立足教学反思,寻求高效,为“高效课堂”送来“及时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