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的影响,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研究并对网民评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网络网民评论的特点、机制进行研究,研究了网民的特点如本身的多样性、娱乐性等问题,对网络评论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并分析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是怎样实行消解以及消解的后果和对此问题的反思,以及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更合理地建造网民评论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门户网站新闻跟帖特点的分析——以网易新闻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新闻跟帖特点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其成因作出分析。文章认为网民的新闻跟帖中的草根式评论和平民化视角是吸引网民对新闻跟帖的原因之一;新闻跟帖中因为新闻跟帖形式和网民心理原因,也具有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意见极化现象和跟帖失范现象;在众多新闻议题中,网民对社会民生议题的参与讨论热情更高。  相似文献   

3.
网络草根评论主要是指网民在网络上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所作出的评价和发表的意见。网络媒体本身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在网络上发表消息或言论的风险很小,“重在掺和”的网民不仅各自为政,而且任意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4.
田勇 《新闻实践》2004,(11):35-36
基于互联网互动性之上的网络新闻评论,已是当前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仅仅依靠即时新闻已经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新闻正向专题化评论化的方向发展。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人民时评"、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焦点网谈"等,在新闻媒体和网民中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网络评论中最具互联网特征的无疑是网民的交互性评论,这是新闻网站吸引网民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钱轶群 《新闻战线》2015,(5):131-132
网络新闻评论语言具有平民化、口语化、趣味性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网络新闻评论是一种依附于网络新闻而存在的传播形式,是网民思想感情的流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新闻评论已经成为网络新闻的一部分,表现出独特功能,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网络新闻评论语言的特点、功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网络新闻评论语言相对于传统新闻评论的特点网络新闻评论语言与传统新闻评论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别。其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刘晨光 《青年记者》2016,(36):64-65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又有了新的特点. 1.新闻评论传播形式多样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日渐成熟,新闻评论的形态日益丰富,诞生了“网络新闻评论”,它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一渠道,个体受众或具体的组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包括网络媒体自身所发布的评论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网民针对某一问题的评论性文章.从广义来上讲,网民针对媒体发布的新闻展开的一系列“转发”“评论”也属于新闻评论范畴.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微博成为热点事件传播的重要载体,新闻评论的形态在微博平台得以扩展。网站评论、专家评论和网民评论共同推动舆论的形成与走势。本文依据微博热点事件中的网民评论,分析评论客体的泛化现象,发现客体呈现出由新闻事件本身或事件当事人逐渐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闻评论目前已经是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仅仅依靠即时滚动新闻已经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动态新闻正向专栏评论方向发展。网民不但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的每条新闻的增补发言框进行评论,而且还可以通过论坛、博客、网摘等网络传播形式进行点对点的交流与评论,大家在网络上对一个人的发言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一、新闻即时评论与媒介素养 新闻即时评论,‘是指网民在浏览新闻时对其感兴趣的新闻迅即做出的回应,长短不一,两三句者见多,这种形式在任何传统媒体上都是不可见的.网民在即时评论中能自由地发表言论,对所阅读的新闻及时反馈.同时与其它网民进行观点的交流与论辩,突现了网络传播的互动优势.当前,多数网站的新闻信息后都设有"我来说两句"、"我要评论"的链接.  相似文献   

10.
建筑在互动性之上的网络新闻评论,已是当前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交互性是新闻评论吸引网民的最具特征的形式,也是新闻网站评论的核心竞争力。近一两年来,中国宁波网在加强网络评论的交互性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得到中宣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赏。一、网上评论与社会阶层的互动网络评论有责任引导网民正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新闻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新闻评论是通过网络媒体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所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新闻评论逐步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许多网站都创建了自己的品牌评论专栏,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东方网的《今日眉批》、新华网的《新华视点》、千龙网的《千龙时评》等,以吸引更多网民的注意力,提高点击率。新形势下,深入探讨网络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角色定位及发展趋势,对于促进网络媒体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达到更好的社会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一般来说,一些知名网站的…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评论是指代表网站立场的新闻评论.通常由网站或网络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从网民参与的角度看,网络新闻正在步入一个网民评论的时代,而网络新闻留言板作为网民"即时评论"的平台,对其版面编辑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显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拟以新浪网为例,通过分析新浪新闻留言板改版前后的结构和功能设置以及新浪网友的反馈意见,探寻当前网络新闻留言板普遍存在的阅读、参与和管理等突出问题,希望对进一步优化当前网络新闻留言板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2008,(2):32-33
新闻跟帖,又称新闻留言板或网民新闻评论,它是网络媒体针对某一新闻报道而设立的可供网民自由发表看法和意见的功能,是实现网络互动的重要方式。这一互动功能现已成为扩大网络宣传报道影响力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评论作为抒发见解的平台,为网民提供了直抒胸臆、指点江山的空间.网络评论的对象很多,包括私人感情、产品质量、名人轶事、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等.网络评论能否反映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门槛的网络平台向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使得网络评论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评论,以影响网络舆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舆论引导面临的重要课题,舆论引导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梁丽丽 《新闻窗》2013,(3):66-66
一、新闻评论形式简析从概念上说,新闻评论是对社会中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急需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评论、意见等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所针对的对象是新闻事件,因此在特点上同样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等特点。在表现上,新闻评论是一种论说性的体裁,它对新闻读者的影响则体现为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之相对应,这一点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同样不能例外。长期以来,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宣传的灵魂和旗帜,其形式大体上涵盖了社论、专栏评论、编者按、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等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直接面向的就是受众,本文主要针对权威的信息,专家的意见及网民的评论和媒体的评价等影响流对受众在接受新闻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及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抓住受众群。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就某一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及时进行评述,阐明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网络评论的特点是建立在网络传播特点基础上的。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网络新闻评论的自由开放性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将越来越受人关注。许多网民在网上浏览信息后,往往喜欢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浙江卫视对新闻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并借助“基层民众”的力量推出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这档电视和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每天都会对热门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深度报道,并以专家点评、媒体快评、网民酷评的形式进行多层次评说,  相似文献   

20.
新闻网站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更加抢眼并立于不败?此文以人民网为例,论述了网络媒体的“另一只拳头”———评论的作用。文章向读者介绍了人民网创建评论栏目,帮助网民解读新闻,促进网站与网民之间的互动,既反映民间舆论,又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的做法。加强网上评论是一条在竞争中求发展,扩大影响力的好途径。文章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