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记者的,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遇到此类情况,有的记者就软磨硬泡,有的记者就采用偷拍偷录的手段,还有的记者就强行采访,有时惹急了被采访对象,还会遭遇暴力威胁……其实,记者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满足公民的知情权。那么,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问题,作为新闻记者应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本文试图做一些探讨。首先,记者应该有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权意识。隐私涉及的范围很宽泛,包括公民个人的个人信息(姓名、肖像、经济收入、家庭住址、电话…  相似文献   

2.
刘莹 《新闻传播》2010,(6):37-37
当记者的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问题,新闻记者应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做记者的,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的记者无可奈何;有的记者则软磨硬泡;有的记者采用偷拍偷录的手段;还有的记者强行采访,有时惹急了采访对象,还会遭遇暴力威胁……其实,记者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满足公民的知情权。那么,面对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阮峰 《新闻窗》2010,(1):72-73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群众和社会对于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随着公民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新闻记者遭遇拒绝采访的事情时有发生,回避监督、抵制监督、甚至敌视监督的现象并不鲜见。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问题,要求记者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非合作型"采访对象开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青年记者》2006,(14):41-42
近年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记者被打被骂的暴力纠纷也时常见诸报端。当然,在记者被拒事件中,新闻记者采访遭拒更多的是以非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说,这种新闻采访遭受软拒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普遍,对新闻活动的影响更大。“非合作型”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即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记者采访明确持不欢迎、不合作态度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为什么有的采访对象积极协作,有的采访对象则消极对抗呢?采访对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心理有无规律可寻,受…  相似文献   

6.
王军 《新闻三昧》2004,(3):34-36
记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为了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现象,新闻记应如何对待?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试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新闻采访被拒绝的情况变得越来越频繁,严重时甚至出现过记者被打骂的暴力行为,相较而言,最常见的情况是被采访者以非暴力的形式拒绝或是不配合记者的采访。针对这种情况,记者需要掌握应对方法,本文即对"非合作型"采访对象的采访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1.批评报道采访遇到的种种阻挠。批评报道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阻挠。2004年11月8日中央台《媒体广场》摘引一家报纸的报道:当前批评报道的采访超半数以上受到种种阻挠。而阻挠采访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是拒绝采访:一些单位得知记者要去采访,如临大敌,或大门紧闭,或派重“兵”把守,让记者吃闭门羹:一些单位人去屋空,唱起空城计;一些单位让记者找不到采访对象,不是你推我来我推你,就是躲避采访:有的则当面声称拒绝采访或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嘉 《记者摇篮》2010,(5):25-26
随着现代社会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新闻记者遭遇拒绝采访的频率有所增加,作为一名记者,大多都遭遇过“闭门羹”或是“无可奉告”。那么,面对“拒绝采访”这个棘手问题,新闻记者心该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及不同的拒绝采访情形予以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10.
记者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的记者无可奈何;有的记者软磨硬泡;有的记者采用偷拍偷录的手段;还有的记者强行采访,有时惹急了被采访对象,还会遭遇暴力威胁……其实,记者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顺利完成采访任务,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黄璇 《东南传播》2012,(10):185-186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没有丰富、多样的采访素材,就没有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面对更加复杂的体育新闻报道,体育记者需要面对更多类型的采访对象,他们有的合作,有的不合作,这往往给体育记者的采访带来很大的麻烦,记者必须在与每个采访对象的一次或多次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逐步与之进行博弈,最终挖掘出新闻素材,得到报道需要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本文基于电视体育新闻采访实务中遇到的瓶颈,主要根据博弈论的概念类型、通过实例分析在记者在电视体育新闻采访过程中面对合作型和非合作采访型采访对象所采取的博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作为记者,在采访中难免会遇到被采访对象拒绝的尴尬。打破僵局,开启采访对象的心灵之门,记者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3.
有 关人士认为 ,只要是法律没有规定保密的公务活动场所 ,都应该公开并接受监督。而新闻媒体又是公民实现知情权的中介 ,拒绝采访就是拒绝公众的权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新闻记者的采访特别是有关监督性的采访往往会遭到拒绝 ,甚至受到暴力威胁。受众拒绝采访的原因有三 :(一)新闻采访触及到采访对象的利益。(二)新闻采访侵害了采访对象的合法利益。(三)采访时机不当。面对拒绝采访 ,记者该如何处置?笔者认为 ,新闻媒体应该慎重对待采访对象的“拒绝采访”。要尊重采访对象的“拒绝采访”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新闻媒介有必要尊重采访…  相似文献   

14.
在采访过程中,特别是在舆论监督的报道采访中,记者往往会遭遇到一些直接拒绝、敷衍塞责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我们该如何去面对?结合近几年的采访经历,我认为,与被采访者沟通是解决采访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访中,记者经常凶为采访对象的“无可奉告”而陷入困境,不是无可奈何,就是软磨硬泡,那么面对拒绝,记者应该怎样处理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采访中的“无可奉告”呢?  相似文献   

16.
访前:寻找见面的"理由"采访对象拒绝记者的采访可以有种种理由,甚至不需要理由.所以,我们看到一些记者经常碰"软钉子"、吃"闭门羹",有时还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人"而被逐.究其原因,记者在采访前没有寻找到面见对方的"理由"可能是主要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7.
周黎 《新闻前哨》2012,(6):77-77
近些年来,记者在采访中遭到拒绝甚至伤害的事常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新闻采访遭到拒绝有多种情况:新闻采访触及了采访对象的利益和名誉:采访内容为批评某些人和单位不正确的工作方式;触犯了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郭之文 《传媒观察》2007,(10):45-46
每一位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采访经常会遭到谢绝。遇到拒绝采访的时候,不同的记者采取的应对方法不一样,有的继续猛追,有的曲线救国,有的打退堂鼓,有的不了了之。事实上,采访遭拒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分析其中的缘由,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郭静 《新闻前哨》2009,(5):48-50
记者遭到被采访对象拒绝,不仅仅是被采访者一方的原因,有时也源于记者自身的疏忽甚至失误,例如前期沟通不够,或某句话表达不当,招致对方误会甚至抵触。而且,即使被采访对象有意保持沉默,有经验的记者依然不会轻言放弃。本文将结合一些采访实践,试图探究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沟通的某种规律。  相似文献   

20.
提问是新闻采访最常见的形式.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如果说采访是一门艺术.那么.最能体现这门艺术的就是提问了。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采访意图、报道效果能否顺利实现。当然.新闻采访中的提问并不是简单的你说我记、你问我答,其中大有技巧。比如记者在采访时遇到的对象中.有的人情感外露.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有的人却沉默寡言: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却拙于言辞。面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记者只有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切实做到问之有理、问之有趣、问之有物,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