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集邮》2008,(1):2-2
12月19日,著名平面设计师、邮票设计师陈绍华在上海邮政大楼中庭《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邮票发售现场,为集邮爱好者签名。本刊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这位近年来在邮票设计领域卓有成就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2.
数字在邮票上的主要作用是表示面值,多国早期普通邮票(图1,瑞士19世纪发行的数字邮票)或欠资邮票(图2,中国1950年、1952年发行过两次欠资邮票)上的数字都十分突出,以示面值,提醒收件人或邮政人员所贴邮票的资费是多少。随着邮票图案设计的日益丰富,数字已不仅仅是面值的表示,邮票设计人员往往用数字来强调重要的年份或其它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3,(12):23-26
附捐邮票 国会倡导 当许多国家热衷发行附捐邮票的时候,美国邮政部门不为所动,并专门把它写进了邮票发行12条原则的第10条:"不发行另加资费的附捐邮票或邮品"。美国邮政总局和美国邮协认为发行附捐邮票是变相地要集邮者纳税。199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置邮政总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09,(9):34-35
郝旭东 1959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从事服装设计工作。1991年赴美国纽约学习服装设计与艺术。1993年在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从事中国服装流行趋势研究。1999年开始设计了《春节》《科技成果》《祖国边陲风光》《防震减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获最佳邮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等邮票。2002年担任邮票印制局图稿编辑部艺术总监,2005年担任邮票印制局邮票设计室艺术总监至今。  相似文献   

5.
2006年的JT邮票,给人总的印象是印刷靓丽,色彩丰富,迎合时尚,符合欣赏习惯。但,如何进一步在“质”字上多下工夫,提高这一小型艺术品的艺术档次,还任重道远。掌握“邮票画”的固有特点,并非一蹴而就。即使画稿完美,“浓缩”到小小方寸,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低谷。《集邮》杂志獬曾登载了邮票设计工作者王虎鸣的访谈文章。他不无感慨地说,“中国邮票中的精品仍然不多,尤其在人物题材邮票方面,还超越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行过的人物邮票”,“中国邮票要走的路还很长”。王虎鸣的这番话是真话实话,是作为设计了87套邮票的专业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之后的理性认识。因为集邮者对邮票设计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贴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票史》(第八卷)记述1966年5月至1978年12月我国邮票的发行历史,细细研读,发现有些地方似可商榷:“二、完成设计的邮票未获批准”的标题不准确,其记述的2套邮票:“第二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纪念邮票”已获批准,是因为此次大联欢未能进行而没有发行;以党的一大会址为内容的特种邮票,是邮电部根据中宣部领导意见没有正式上报。  相似文献   

7.
张振声 《集邮博览》2001,(11):32-32
世界各国发行的八角形邮票非常稀少.据笔了解仅有二个国家。一是土耳其于1898年4月21日发行了世界第一套八角形邮票,五枚全。这枚邮票是在土耳其与希腊战争期间,土耳其占领军使用的军用邮票(图1)。亚洲的阿曼于1991年11月18日.为纪念该国的国庆节发行了一套八角形邮票,三枚全,其中一枚为该国苏丹卡布斯像(图2)。  相似文献   

8.
王辉 《集邮博览》2013,(2):21-21
20世纪80年代,我曾买过两本目录,分别是《1983年邮票目录》和《1985年邮票目录》,均由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1983年邮票目录》封面为T82《西厢记》中的第一枚"惊艳"邮票图,共16页,其中1-14页为1983年所发行的邮票、小型张、小本票和邮资信封邮资图资料,15-16页为最佳邮票评选选票,可沿虚线剪下贴邮资后邮寄。目录印数22.5万册,定价0.25元。《1985年邮票目录》封面为T102《乙丑年》邮票,共12页,其中1-10页为1985年所发行的纪特邮票资料,11-12页是广告。定价0.45元,无印数。这两本邮票目录是笔者在湖南黔阳一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购得的,当时集邮活动刚刚在全国恢复,邮票书籍寥寥无几,除了复刊不久的《集邮》杂志,很  相似文献   

9.
博览:最近,丹麦国家邮政的官员到中国洽谈邀请中国邮票设计师为丹麦设计邮票一事。决定从九位设计师的作品中挑选一件用于丹麦2012年“安徒生童话”邮票。今天,您又到邮票印制局为中国邮票雕刻师讲课培训。这种文化上的开放.交流会促进两国邮票设计上的借鉴与合作。作为一名雕刻师,您是如何看待这种交流与合作的?  相似文献   

10.
戴定国 《上海集邮》2001,(10):38-40
美国在1942年为中国抗战5N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图1),是第一套印有中的美国邮票。这套邮票从始至终,都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亲自过问和关心。在《林氏邮票新闻》出版的介绍罗斯福与1933-1945年美国邮票的专封面上,以椭圆形的罗斯福总统像片为中心,环绕着8种美国邮票,其中摆放在最上面和最重要位置的,就是这套“中国抗战”邮票。  相似文献   

11.
《集邮博览》2010,(2):3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女邮票设计家,原籍广东中山,1934年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同年从事专职邮票设计工作,是全国美协会员。曾任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票设计室副主任。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妇联常委。曾获最佳邮票、最佳首日封等多项奖。《中国古代钱币》邮票在美国获奖。《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及小型张获体育邮票最佳设计奖第一名。有51套邮票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邮票卷》。曾获全国及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2.
孙传哲是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家,在40年中设计了t50余套邮品。孙传哲设计的邮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强烈的个性。刘广实说,孙老设计的邮品一看就知道是他设计的。孙传哲邮票设计思想的个性,就是“中国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2009,(4):22-23
中国邮展发展历史是中国集邮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资料表明,1914年7月,在福州举办的中外邮票展出是中国最早的个人邮展,所展中国邮票由福州邮商魏叔彝提供,其他国家邮票由美国人威利提供。1918年5月10~12日,由魏  相似文献   

14.
郭亮 《收藏》2007,(1):138-139
1888年,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先驱刘铭传(图1)在台北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邮政局——台湾邮政总局,发行了中国最早的公事邮票——台湾邮票。这些100多年前限台湾省内使用的公事邮票如今已寥寥无几,而黏贴有这枚台湾邮票的实寄封更是凤毛嶙角,故向为全球集邮家所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0年9月15日,悉尼奥运会开幕,澳大利亚与希腊分别发行联合设计的同图邮票,每套2种,票图分别以悉尼歌剧院、巴台农神庙为背景,表现奥运会会旗的交接(标题底图,希腊票),同时揭开了希腊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发行系列邮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以增刊的形式推出的《2001年集邮年刊》,圆了集邮者呼唤多年的年鉴梦。邮票与邮品部分,是名符其实的2001年中国邮票大全,12个彩页刊登了大陆、港、澳、台2001年发行的邮票彩图和大陆2001年发行的邮资封、片邮资彩图,配发了相关文章,并以表格形式展示了大陆邮票的基本资料、防伪措施、边纸利用、  相似文献   

17.
蔡武峰  王隆基 《上海集邮》2001,(10):36-37,41
苏联解体后成立的15个独联体国家中,在近10年的时间里已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阿塞拜疆、立陶宛、乌克兰、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10国先后发行了中国题材邮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还分别与中国联合设计同图案邮票(即所谓的“联合发行邮票”)。此外,独联体国家的WWF徽志邮票以及生肖邮票,属广义的中国题材邮票,不在本文叙述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相似文献   

19.
婕妤 《上海集邮》2015,(3):29-30,2
在外国邮票上看到那些熟悉的中国邮票,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它们也是"票中票"和"外国邮票上的中国事物"专题集邮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我国集邮者的喜爱与关注。匈牙利1964年5月9日发行一套12枚《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长会议》邮票,以票中票形式再现了当时12个社会主义国家发行的太空探索题材的邮票,其中一枚以我国1958年10月30日发行的《苏联人造地球卫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一直非常喜爱中国文化,自从设计了"龙"、"蛇"及"马"年生肖邮票后,更加想来中国感受一下美妙的中国氛围。2013年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期间的中国之旅,让我收获颇丰。作为在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支敦士登对9月26日开幕的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非常重视。以这次展会为契机,我到中国体验非同一般的邮票之旅。在这次展会上,我设计的生肖系列邮票——"马"票,"一马当先",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