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作为符号和影像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媒体,迄今为止一直在大众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的日渐深化,电视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趋势,电视荧屏充斥着"三俗"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电视媒体公信力不断下降。据此,本文试图在当前电视媒体生态下,对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以期对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改革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使其重新回归电视公益性传播与市场化发展并行的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报道中电视直播的传播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发生后,以中央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卫视频道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媒体,对抗震救灾情况进行了迅速、公开、透明的直播,本文讨论了其重大意义,阐述了电视媒体在特大危机事件中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晓聪  石勇 《新闻前哨》2022,(23):35-36
本文从电视行业的现实困境入手,站在信息传播模式变迁的角度,分析了电视从大众传播走向精准传播的必然趋势。结合实践,从精准定位、精准生产和精准关联等层面探讨电视媒体实施精准传播的具体策略,其实质是运用互联网思维,重塑媒体的价值链条和生态。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电视媒体以其报道的直观性和现场性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关于汶川大地震的鲜活的记忆。在中国电视50年之际,汶川大地震报道成了我国电视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在众多的电视媒体中,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以其主流媒体的优势地位,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凌霄  张冉 《新闻世界》2010,(8):263-264
本文探讨手机电视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第五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英 《中国传媒科技》2014,(23):102-103
融媒体时代语境下,信息传播平台和渠道日益丰富,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凸显。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新闻记者被摘掉了以往的"无冕之王"称号,受众能够平等地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媒介传播要素之间的互动,而这无疑为电视新闻记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新理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技术的裹挟下,电视媒体步入一个全新的大视频时代,主要表现是我们从TV转向了Video。这一全新的媒介生态,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多重挑战,最主要的威胁是受众的分流,因此对电视媒体来说,如何增强传播过程中受众的黏性至关重要。本文从如何增强受众黏性出发,探讨电视媒体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的创新举措,并期待以此为契机,探讨其他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8.
严自珍 《今传媒》2013,(2):30-31
健康传播的提出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属于应用传播学的范畴,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03年"SARS"事件的爆发,成为我国健康传播研究发展的一个契机,从此以后健康传播研究得到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关注,加上近年来的禽流感、基因安全、食品安全和各种医患纠纷,无不牵涉到健康传播,电视媒体加重健康报道的比例和投入,本文主要以电视媒体对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为例,来分析我国电视媒体的健康传播的主要特征、优势、不足等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健康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微博是当今网络传播中的一个新亮点,全新的传播特征深刻改变了媒介生态。微博的盛行改变了娱乐圈生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娱乐新闻生产的基本模式。本文以上海电视台娱乐新闻栏目《新娱乐在线》为例,从新闻源、时效、结构、报道内容等几方面阐述微博对电视娱乐新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电视媒体要借力微博,但不能过度依赖;运用微博不能丢电视媒体之本,信息把关、梳理、整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王薇 《东南传播》2013,(7):120-122
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如其来和不可预知,极易引发公众的信息饥渴,因此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往往成为媒体纷争的战场,一方面可以先声夺人,迅速扩大媒体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并展示媒体的综合实力。然而,在资讯渠道五花八门、传播网络四通八达的新媒体时代,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崛起,个人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社交网络、手机等自媒体,迅速进行信息传递。从2008年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开始,新媒体传播对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就逐步产生着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原先曾经拥有直播利器的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呈现优势不复存在的尴尬局面。以"5.20"福州五一路楼房倒塌的报道为例,通过对不同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的分析,思考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如何更好地进行突发事件报道。  相似文献   

11.
王宛玉 《新闻传播》2023,(16):161-163
现代传媒包含了传统电视、广播、纸媒以及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当前媒体传播呈现出融媒体传播的传播生态。现如今,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不仅是传统媒体的重要工作,也成了新媒体的重要工作内容,播音主持作为传播媒介在新时代的融媒体环境下实现快速传播,这也给予电视传播工作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在传播形态不断更迭的当下,为了持续实现电视播音主持的价值,在工作中就必须不断自我提升和挑战,不断结合不同艺术要素,实现创新创意发展,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体作为媒介信息平台,在受众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优势。然而随着新媒介和新技术形态的涌现,电视媒体自身创新乏力,缺乏服务意识的问题值得重视。尽管目前电视节目形态、互动方式、传播理念都有了较大变化,仍迫切需要以"服务为王"理念来引导电视媒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顾旭光 《视听界》2009,(4):108-109
电视媒体具备“24格”记录画面、摄像器材小型化、大众化的优势,通常排斥以“定格”记录画面的图片作为报道资源。但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电视媒体不仅大量采用了图片新闻,而且将图片制作为宣传片、栏目片头和音画短片广泛应用,从而大大丰富了电视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增强了电视传播效果。只要有机运用,精心剪裁,新闻图片便会成为电视精彩的第“25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电视媒体汶川地震报道为个案,分析此次报道中的成功与缺失,论述在灾难报道中,电视媒体应如何处理好情感和理性的平衡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是媒介生态环境中的活跃分子,它在媒介生态环境中坚守以民生视角传播新闻信息的信念,扩大了新闻种群的空间生态位,同时也改变了电视媒体的传播规律。它在时间、空间、功能、营养生态位的争夺中促进了媒介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传播交互性的不断增强,大型电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已成为提升栏目影响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所谓电视活动,指以受众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为核心,以创意和创新营造强大的传播力,追求社会影响力最大化的"阶段性电视文本"。电视活动首先改变了长期以来电视媒体被动的宣传局面,使电视媒体成为确立活动主题、表现形式和最终效果的行为主体。近年来,各种大型新闻行动、爱心行动和公益行动层出不穷,较好地履行了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体是以电视为宣传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或平台。电视媒体的作用往往体现在,传达公共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影响消费者决策,社会预警等方面。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帮扶功能"在电视媒体的节目中悄然显现,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引人关注。 一、电视媒体的作用呈现出由宣传向"宣传"与"帮扶"并举转变一直以来,大众传媒的作用往往都是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营造某种舆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而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将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引入传播研究,通过对汶川地震电视报道收视数据的分析,从公众对危机信息的需求特征入手,总结和研究媒体与政府两级信息调控机制,在市场基础下所能形成的信息满足、控制、调节与管理等危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当下媒体竞争形势为背景,以若干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主流电视媒体活动组织情况为范例,提出了电视媒体要从"内容为王"转换到"活动制胜"的观点,并从精神内核、内容选择、编排理念、传播手段四个层面,对主流电视媒体的活动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明晰了"在拓展民生过程中形成品牌,把民生热点、社会难点、观众看点聚焦为一体,形成媒体的亮点,在激烈的传播市场竞争中个性化地展示主流媒体的形象和品牌,使电视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不断形成自身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的电视活动组织思路,对于电视主流媒体以独具个性的活动设计和组织来参与市场竞争,具有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静 《东南传播》2010,(12):128-130
作为目前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电视所达到的大众化程度仍然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电视新闻原本应以其融合声音、图像以及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在新闻传播中占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事实上,目前的电视新闻却普遍遭遇尴尬。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与报纸新闻基本如出一辙,电视新闻的画面与文字出现"声画错位"的现象比比皆是,电视新闻语言的丰富性—这一电视新闻生命力所在的重要源泉正被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有意或无意间忽视。本文试图从电视语言的构成入手,结合厦门广电集团部分省级奖获奖作品,浅析如何从语言着手,让电视新闻真正"活"起来,为电视新闻工作者从业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