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儿童阅读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素养为重点,致力于有效构建完整的儿童阅读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开阔眼界、发展思维,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为学生一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形成奠基。一、儿童阅读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的分类与分层,按"传统经典课程""现代时文课程""儿童文学课程""世界名著前阅读课程"四个类别编排课程内容。每个类别根据课程特点分别针对低、中、高三个年级的儿童设置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姜翠微 《广西教育》2014,(44):37-40
正2010年秋季学期,基于"六年奠定人生基色"的办学理念,我校确立了开发、实践儿童阅读课程的办学目标,决定将"精读100本、泛读600本"经典作品作为我校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目标。我们把常规的阅读活动上升到课程层面,以西乡塘区清川教育共同体为依托,紧密结合我校的新教育实验,与南宁市教科所后续开展的"亲近母语快乐阅读"教研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持久地探索儿童阅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儿童阅读课  相似文献   

3.
面对儿童未来的阅读世界,构建"大阅读"课程体系,推动"共读,共情,共育",可以在儿童的世界里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传递一段阅读的情怀。构建"大阅读"课程体系需要强化落实"常态化"的学科阅读课程,打造"走教式"的共读校本课程,构建"联结式"的个性化阅读课程。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儿童本位视角出发,通过阅读课程的目标架构、内容体系、整合经验、三位一体评价四个方面,以绘本阅读为载体,渗透于建构式课程相关主题中,融"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践摸索课程实施策略,提升幼儿阅读经验和能力,彰显阅读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阅读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力,在各地受到广泛重视。我校以"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课程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推动课程改革。本文从我校进行"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课程建设的缘起、推进策略以及反思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进行"适宜儿童"的小学"数学阅读"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是南京市"书香校园"之一。校本课程《心智阅读》以指导"阅读经典"为切入点,使儿童心灵更加灿烂、美好、幸福为价值,努力将儿童引领至一种喜欢阅读的状态,使爱读书、会读书成为校园生活的风尚。学校通过创建"我的读书成长记录袋"、班级读书博客、"我的读书生活"个人读书博客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引导儿童及时地倾诉、交流读书的收获,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享受快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校整本书阅读课程建构过程中,笔者与团队教师共同探究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打通儿童思维与书本语言之间的壁垒,使儿童在阅读中的思维过程成为一个"向深处漫溯"的过程。下面以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一书的阅读为例,谈谈我们团队是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实现儿童阅读品质的提升的。一、画一画"情节流程图",从儿童的视角解构文本在指导学生阅读《稻草人》这部童话集时,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7月19日—20日,儿童阅读走进草原——"基于统编教材理念的儿童阅读"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小学举办。该活动由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共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活动主题是"基于统编教材理念的儿童阅读"。李怀源、王文丽、赵志祥、武凤霞、张立军、井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以来,儿童阅读一直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抓手,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双减”以来,盐城市松江路小学大力推进儿童阅读,把儿童阅读全面融入课后服务,建构起“学科+阅读”“阅读+服务”“课内+课后”融通式双赋能体系,从“全科、全员、全程”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儿童阅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建设儿童阅读课程体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儿童阅读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改革阅读教学已成为普遍共识的当下,加强儿童"闲书"阅读行为的指导,点亮儿童阅读的心灯,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特别重要。指导儿童的"闲书"阅读,应把好尊重、融入、指导这三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阅读成为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技能。阅读能力的提升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社会的广泛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把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儿童发展的工作重心,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幼儿园,阅读课程占到总课程量的80%以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从1995年开始,把每一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我园把4月定为"阅读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擦星儿童绘本阅读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儿童立场的绘本阅读课程的建构与实践探索。结合具体的绘本阅读课例,从儿童美学鉴赏、儿童哲学启蒙等不同的维度,展现了绘本阅读课程的多种实施样态,以及如何根据儿童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的阶段性特点,构建课程板块,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策略,进行课程统整。  相似文献   

13.
鲁光楠 《考试周刊》2015,(49):187-188
提高数学教育的有效性被称为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学习路径组织数学学习是当前儿童数学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受中国传统"算盘"珠码符号、珠码模型和"珠阵"数字化几何图形等具有潜在教具资源价值的启示,形成以"数学语言阅读、数学符号阅读、数学图形空间想象阅读"为依托的思路,我们提出"幼儿动感数学阅读启蒙课程"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在发展儿童数学思维,培养儿童数学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统编语文教材更是强调了这一点。统编语文教材采取的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方式,突显出课外阅读的价值意义。同时,教材通过"快乐读书吧"与"和大人一起读"等板块,引导教师、家长关注儿童的课外阅读。为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可采取多域融合伴读的策略,提高儿童的阅读品位,扩大儿童的阅读视野,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多域融合伴读的策略,是基于对儿童阅读现状的分析、教材课外阅读的内在要求和学生阅读的客观要求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伴读策略,强调打开阅读视域——由一个人到几个人的组群,强调打破界域——由一门课程到多门课程的融合,强调打通场域——从单项活动向序列活动推进。多域融合伴读的策略,创新阅读方式,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品位的提升,构建一个可循环阅读生态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都不约而同聚焦于阅读方式的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如美国教育部曾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在我国,一些学校教师也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北京市  相似文献   

16.
<正>《纲要》中明确阐明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为了让每个孩子在丰富的"阅读"中能说会道、能想会做、习惯养成、人格健全。本着保证实施"完整儿童"的教育的宗旨,始终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原则,我们以"整合阅读"为突破口,有机整合多种阅读形式,给孩子提供真正需要的阅读平台,以独特的暗示、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刺激孩子的阅读需求,促进幼儿顺畅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一、集中式分享阅读让幼儿"愿"读  相似文献   

17.
<正>薛瑞萍老师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儿童阅读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对薛瑞萍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目标、具体实施途径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初步探究,希望我们的小学教育中多些像薛瑞萍这样守望书香,打造书香班级,带领孩子们走进阅读的美妙世界。薛瑞萍,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老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因爱读书而无限信仰阅读的力量,因爱  相似文献   

18.
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图画书是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最好的读物,是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图画书阅读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觉的阅读态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前儿童积累和发展早期阅读应获得的"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三方面的关键经验。图画书是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最重要的载体,选择好的图画书对儿童阅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学前期是儿童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从与儿童最亲密的环境要素——家庭入手,以亲子阅读为载体,通过行动研究,发现亲子阅读以其独有的显性与隐性教育并存的形态,为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营造了真正具有主体性存在的亲子阅读体验现场,即以丰富的阅读内容、共同的阅读时光和平等的阅读互动等为体验内容,以"白描式案例"呈现了亲子阅读在儿童情感、认知和能力发展上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2012,(4):63-64
《新世纪十年"儿童阅读运动"综论》(王泉根,载《学术界》,2011年6月)明确了"儿童"的概念,我们再来解析儿童阅读就有了一个阅读年龄段的界定:儿童阅读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的阅读活动,主要是指在校中小学生的阅读。具体地说,儿童阅读是指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出发,选择、供应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阅读需要的读物并指导他们如何阅读的一种读书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