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名称:司母戊方鼎时代:商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通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32.72千克收藏处:中国历史博物馆鼎,是中国食器中的一种,有烹煮肉食、祭祀等各种用途。后来,青钢鼎演变为统治阶级制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正>时代:明材料:黄花梨类别:家具规格:面50.5×39.2厘米,高73厘米收藏处:北京故宫博物院香几因置香炉而得名,一般家具多作方形或长方形,香几则圆多于方,而且腿足弯曲较夸张。这件黄花梨高束腰六足香几,其高束腰的造型源于唐的须弥座,牙子为门式牙子,其造型装饰颇受佛教艺术影响。香几不论在室内或室外,多居中设置,无依无  相似文献   

3.
<正>马远《踏歌图》轴时代:宋材料:绢本、水墨类别:中国画规格:纵192.5厘米,横111厘米收藏处:北京故宫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紫檀大宝座     
<正>时代:清中朝材料:紫檀类别:家具规格:长129厘米,宽80厘米,高117厘米收藏处:北京首都博物馆宝座是供帝王专用的坐具,在大型椅子的基础增加装饰来显示统治者的无上尊贵。宝座到了清,其形象更是威严无比。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各个朝代,在清代家具的雕刻甚至借鉴了牙雕、雕、石雕、雕漆等多种其他工艺手法,刀工细腻微,形成了特有的风格。这件宝座上承古制,成  相似文献   

5.
<正>时代:清中期材料:紫檀类别:家具规格:座面长60厘米,宽50厘米,通高106厘米收藏处:北京市文物商店这件扶手椅属清式扶手椅,是入清之后逐渐兴起的一种样式,结构与前代的扶手椅大不相同,它是清代家具中最流行,也是传世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种。此扶手椅为对椅之一;板座屉,有束腰,造型和结构属典型清式扶手椅,但借鉴了明式椅子的一些特征,例如有弧度的靠背板,  相似文献   

6.
<正>名称:曾侯乙尊盘时代:战国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收藏处:湖北省博物馆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则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出土时尊置于盘上,拆开来是两件器物,极其别致。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  相似文献   

7.
龙纹五耳鼎     
<正>时代:西周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收藏处:陕西省淳化县文化馆青铜鼎按具体形制划分,有方鼎、圆鼎、鬲鼎、扁足鼎、异形鼎等几类。资料显示,不论是传世或出土的众多青铜鼎中,即便其余类型鼎的数量之和也无法同圆鼎总和相比。龙纹五耳鼎正是圆鼎中风格独具的旷世之作。同时它还是目前已发现的西周铜鼎中最大的一件。此鼎器身浑圆拙雅,略向外撇的粗大高耸的双耳立于折沿之上,腹部呈当时流行的垂腹形式(即下腹大于上腹),其上与足相应的部位有三环状耳,和两立耳  相似文献   

8.
<正>时代:清材料:纸本、设色类别:中国画规格:纵85厘米,横40.5厘米收藏处:南就博物馆这是气势夺人、藏润老练的作品,从布局到用墨,从画面到题款,无不透露出作者深厚的功力。作品中用墨不多,而极为精练。重墨描绘的树干、树枝与雾气氤氲,淡色渲染的远景相互映衬,产生对立中又有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时代:明材料:黄花梨类别:家具规格:104×64.2厘米,高81厘米收藏处:上海博物馆此桌外形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宛然是一件有束腰、方材、三弯腿外翻马蹄的大炕桌,下部则如无束腰家具的圆形腿足。足端鼓出,有如柱。上下貌如两段拼成,而腿足实为一木连做。  相似文献   

10.
<正>名称:袁耀《丹台春晓图轴》时代:清材料:纸本、设色类别:中国画规格:纵185厘米,横140.6厘米收藏处:吉林省博物院袁江、袁耀是父子还是叔侄关系尚有待定论,但二人画风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特点是不容否认的。画面是亭台楼阁与山水风景相配的画法,瑶台琼阁、殿宇回廊错落于佳山胜水之中,虽繁复错落,却记得划得细致入微,毫不杂乱。山石则形貌苍劲奇异,同楼台形成鲜明对比,达到简淡境界。  相似文献   

11.
<正>名称:蟠龙盖饕餮纹铜罍时代:商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50厘米,口径17.4厘米收藏处:四川省博物馆罍的用途同壶相近,都是盛酒或盛水的大型容器。罍的器型始见于商代晚期,流行至春秋中期。其数量并不多,基本形式仅有圆体和方体两类,前者多而后者较少。此器盘口,束颈,圆肩,下腹内敛,高圈足外撇。盖为覆盆式,钮作蟠龙形,雷纹饰盖边一周,肩部双兽耳衔环二,又饰卷身夔龙纹二。两饕餮纹装饰于腹部,圈足上则有雷纹和夔纹。通体以细雷纹为地。整个装饰精致华美,又具有遒劲豪放的气魄。  相似文献   

12.
<正>名称:梅清《天都峰图》轴时代:清材料:绫本、设色类别:中国画规格:纵187厘米,橫56.7厘米收藏处:辽宁省博物馆此作构图奇异,将云雾中的峰顶布于画面顶端,而下方隐于雾气中,使人有站在峰巅不见山脚的感觉,气势宠伟壮丽。不愧为黄山画派之代表。  相似文献   

13.
<正>名称:黄花梨圈背交椅时代:元代材料:黄花梨类别:家具规格:69.5×53×94.8厘米收藏处:私家出行时使用的坐具。因其腿部交叉,椅具可以折叠,便于携带。这种椅具在过去是达官贵人出行特别是打猎时随行携带的,又叫作"行椅"或"猎椅"。椅子的圆形靠背由五截木料拼接而成,靠背板浮雕朵云双螭纹开光。构件交接处,包裹缠枝莲纹铁錽银活,部分已锈  相似文献   

14.
虢季子白盘     
<正>名称:虢季子白盘时代:西周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收藏处:中国历史博物馆传世铜器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  相似文献   

15.
<正>时代:清材料:紫檀类别:家具规格:径28厘米,高52厘米收藏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坐墩属于高坐具椅凳类,又名"绣墩",由于它上面多覆盖一方丝绣织物而得名。在明及清前期的坐墩上,大都还保留有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迹。墩这种坐具的出现可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的佛教石窟中,草或藤编的沙漏状墩的形象随处可见。与绣墩这种状似木鼓,中间粗上下窄的坐具相比较,一种叫做荃蹄的细腰高形坐具曾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本图中的坐墩仍保留着木腔鼓的痕迹。腔壁的五个略具  相似文献   

16.
利簋     
时代:西周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收藏处: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簋是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与现代大碗的用途类似。形状一般为侈口、圆腹、圈足。耳的数量不一,有无耳、双耳、四耳几类。簋在商时无盖,西周、春秋时常带盖,且有方座或三足。战国之后,簋便很难见到了。商周时期,簋同鼎一样是重要的礼器。从出土情况看,簋常以偶数出现,并常与奇数的鼎相配合,这与史书记载的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的礼制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7.
时代:清材料:纸本、设色类别:中国画规格:纵139.3厘米,横73.2厘米收藏处:四川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正>时代:明材料:紫檀类别:家具规格:173×86.5厘米,高81.3厘米收藏处:浙江省博物馆画桌,顾名思义,是用于写字和作画的桌子,琴棋书画是中国士大夫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于是临桌作画,也成了文人日常生活的一景。由于中国古代有闲阶级的细致生活,相应的专用于写字、绘画的较宽大的长桌便应运而生。这件紫檀四面平式加浮雕画桌雕饰复杂,可看出应属于追求奢华的明末作品,雕饰的紫檀散发着幽幽的光芒,使这件画桌集富丽与肃穆于一身,可称为画  相似文献   

19.
<正>时代:明材料:绢本、设色类别:中国画规格:纵227厘米,横90.5厘米收藏处:云南省博物院"浙派"发展至明中叶渐趋末流,再加崛起的"吴门画派"的冲击,已是人才零落。明末的蓝瑛承"浙派"遗绪,异军突起,声名最著,有"浙派殿军"之称。此图峰峦层叠,长桥卧波,曲径蜿蜒,屋宇静卧山间,古木虬屈而生。  相似文献   

20.
饕餮纹铜鼓     
<正>时代:商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75.5厘米,长49厘米收藏处:湖北省博物馆商代的青铜鼓仅有两具遗存,这件饕餮纹铜鼓便是其中之一。它形似横置的桶形,上宽下窄,两侧鼓面平素无纹。鼓身上有枕形钮,下有圈足底座,以便悬吊、安放。鼓身满饰云雷纹构成的饕餮纹,其外环简化成斜角形的夔纹。两端边缘饰乳丁三列,象征蒙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