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离婚率高涨的今天,对离异子女权益的法律制度保障值得我们格外地关注。然而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视角,发现我国亲子关系中的现有法律制度对离异子女权益的保障仍存在诸多不足,其问题的关键在于亲子关系下的监护、探望及抚养等法律制度依旧带有父母本位立法的烙印,未将儿童视为拥有权利的个体。因此,我国有必要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指导,对亲子关系中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冯婷艳 《中国教师》2014,(Z1):139-140
本文主要谈论和研究了我们国家的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完善措施。从儿童权利的基本理论入手对儿童权利的基本特点、儿童权利的分类以及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我国儿童权利保护法律的现状,针对我们国家儿童权利保护法律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我过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完善的措施和手段,为我畅通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提供一套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1年为嵌入式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以救助为主;1992年至2000年为专门化发展阶段,其特征是救助为主、福利为辅;2001年至今为制度化发展阶段,儿童权利保护开始走向以福利为主。福利取向的儿童权利保护对推进我国儿童保护法治建设、贯彻和坚持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人为本、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救助安置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河南模式" 遵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儿童权利为本位,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平等和无歧视原则,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保障了儿童的权益,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儿童权利是指儿童依据其自身特性而享有的所有权利的总称,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国际文件中体现的儿童价值,经历了从最初的"儿童救济"到"儿童发展",再到"儿童赋权"三个阶段,呈现出儿童权利内容和主体扩大化、儿童权利保护文件专门化、执行机构明确化的特征。我国应吸取国际法以及世界各国在儿童权利保护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儿童立法、福利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加强对儿童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对儿童权利的保护是《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公约》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于1997年签署了该公约,目前国内已基本建立了儿童权利的立法保护体系,司法及执行保护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与健全。但现状却另人堪忧,本文指出:切实地保护儿童的权利,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澄清儿童权利保护的理论误区,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与完善包括监护制度、扶养制度、亲权制度等在内的儿童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韩国幼儿教育呈现出“教育预算重点倾斜、私立园是主要承担者、师资性别比例均衡”的发展格局。依循“国家负责”的立法理念,韩国幼儿教育的法律规制,重在确立政府的组织、保障与监管职责,保障幼儿的受教育权与隐私权,确立教师法律身份及其权益保障制度,形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借鉴其规制理念,实现良法善治,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应明确组建学前教育专职领导机构,尊重和扶持民办园的发展;确立儿童生活记录制度,保护儿童在园的隐私安全;建立幼儿教师法律身份的制度保障体系,创设吸引男性从事幼教的机制;结合儿童权利保护需求,构建家长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法律规定,所谓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及特点,把全国人民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愿望与意志集中起来,固定下来,从而转化为国家的意志,用以调整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及公民个人同儿童权利保护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指对儿童权利负有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各项规定,按照作为或不作为的要求,以确保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实现。①第一,儿童的生存权。《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所有儿童,无论何种民族,何种…  相似文献   

9.
文摘     
《儿童权利宣言》的十大原则综观《儿童权利宣言》的内容,大致可概括为十项基本原则,即:(1)儿童应不受歧视地享有一切权利;(2)制订法律要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3)儿童应有权自其出生之日起即获得姓名和国籍;(4)儿童应享受社会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自己留在农村由父亲、母亲、祖辈等照顾的农村儿童。受教育权是指公民在各类教育机构中学习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实践能力的权利。由于制度不完善、法规不合理、行政执法不力、救济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缺失的问题。应从教育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救济等出发,建立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