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棋王碑林 为纪念谢侠逊对中国象棋事业的突出贡献,腾蛟镇党委在全镇人民慷慨解囊,踊跃捐资下,建成百岁棋王碑林,以“抗战时期”、“百岁寿诞”、“名人题赠”、“友人题赠”、“自题”五个部分,共竖五十余座碑刻。碑林反映谢公爱国爱乡致力振兴棋艺之光辉一生,是留给  相似文献   

2.
去年的金秋10月,在北国名城哈尔滨举办了我国首届象棋棋王赛。自此,南有“五羊”,北有“棋王”,两个每年一度的高水平的比赛一直萦绕着广大棋艺爱好者的心。而“棋王赛”则更有吸引力,它以攻擂的形式出现。当胡荣华获得棋王称号的同时,就已成为众矢之的,面临新的挑战了。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一条小小的里弄内.住着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他每天还坚持在周围散步。路遇他的人谁能想到,这位老人就是被象棋界几代人仰慕的棋王谢侠逊先生。如今,谢老更被象棋界尊敬地誉为“百岁棋王”。早在二十年代,谢侠逊先生已成为首屈一指的棋艺家和棋评家,他一生从事象棋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棋界知名人士、第二届亚洲杯象棋赛副总裁判  相似文献   

4.
已故百岁棋王谢侠逊,是现代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他不但以幽柔缜密的棋艺风格,帜树棋坛,蜚声中外,而且穷毕生之力,精研棋艺并宣传推广,为发展象棋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谢侠逊国学深厚,文才俊逸,善吟咏,精联对。生平笔耕甚力,著述颇丰,除在报刊上登载众多棋局...  相似文献   

5.
为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国粹象棋事业发展。搭建象棋爱好者棋艺交流平台.元月13日,哈尔滨市南岗区象棋协会在富东度假村举办了象棋棋王争霸赛。经过7轮激烈争夺,安晓库以6胜1和的优异成绩获得本次比赛棋王称号.李春雷、于聪、张宝宇分获2至4名。  相似文献   

6.
由特级大师王嘉良与评论家李德林编著的《顺炮横车对直车》(上集)已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深受广大爱好者的欢迎。该书(下集)近日即将脱稿。内容有“诱卒跃马”、“巡河车”“先进正马”等,变化复杂,实用性强。本刊选登部分章节,使广大棋友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7.
“十一”国庆节上午,我应《顺德棋王赛专集》编著者孔广锡先生之邀,参加在顺德新华书店举行的专集首发仪式。《顺德棋王赛专集》汇编了2003年至2005年顺德十次棋王赛和组稿赛的全部对局,并由棋王自评和互评,相信这本专辑的出版对普及与提高顺德地区的棋艺起到促进作用。我曾多次来过顺德,感觉这里的棋风很盛,当日在《顺德棋王赛专集》首发仪式上,很多棋迷蜂拥而至,能与广大棋友进  相似文献   

8.
倡全民健身,享快乐象棋.“江阴周庄”2016“中国体育彩票”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总决赛,来自国内30多个赛区的地方棋王和优秀业余棋手代表逐鹿江阴周庄,我国象棋发展史上首批全国性的业余棋王在这里诞生.业余棋王赛,是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象棋协会新推出的一项直接面向广大象棋爱好者的赛事,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对这一赛事的创办和实施给予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棋王谢侠逊     
中国最早的国际象棋名手当推“百岁棋王”谢侠逊。谢侠逊(1888—1987),名宣,小名卿源。出生于平阳县腾蛟凤巢硐桥头。平阳县隶属温州,自古有棋乡之称,日后也诞生了女子世界冠军诸宸等国手,可见当地棋风昌盛。谢侠逊从小就从父学棋,读书之余,嗜棋如命。一次他偶得古谱《韬略玄机》,如获至宝,随后逐局研究,棋艺大进。  相似文献   

10.
下棋与益寿     
人们发现有不少下棋的名手长寿,如著名的日籍华人围棋棋圣吴清源,我国百岁棋王谢侠逊,他们的棋与寿都是超高的;北京谢小然、侯玉山、孙经存,上海杨明忠,温州沈志弈等名士,年龄均已七旬左右,仍在从事棋艺工作。又如著名的国际象棋家苏联斯梅斯洛夫,以六十二岁的高龄在伦敦1983年举行的国际象棋男子冠军赛中,力战国际象棋大师、特级大师等名手,荣膺亚军。  相似文献   

11.
“排局”是以实战杀局和残局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反复加工,千锤百炼而产生出来的独具一格的棋局。它以惊险万状的局面,扣人心弦的着法,引人入胜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广大棋艺爱好者。并使棋艺园地显得春意盎然,繁花似锦,万紫千红。  相似文献   

12.
为繁荣象棋艺术的发展,使广大棋手和爱好者能够学习到最好资料,由蜀蓉棋艺出版社组稿的“特级大师实战技巧丛书”之一的《特级大师中局佳构》近期将与读者见面。 《特级大师布局精华》、《特级大师残局集粹》、《特级大师对局集锦》已出版四年并再版,深受读者的欢迎。本书《特级大师中局佳构》是蜀蓉棋艺出版社社长程明松先生的又一力作。本  相似文献   

13.
百岁棋王谢侠逊五十年代以后虽然不参加任何公开比赛,但他与棋界中人依然过从甚密。有一次,上海新成溜冰场弈棋夜花园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弈棋游园会,谢老应邀出席,当时他虽已是七十六岁高龄,仍是健步不让盛年。我随他遍览,在很多棋艺活动中,他对陶清源的残局“七星”擂台最为欣赏,特驻足而观,只见身为台主的老陶,从容应战诸方来宾,心灵技巧,步法老练,无一人能破其擂。这时人群中有挑战者要求台主能否下几局全盘应众…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近代象棋史上, 华东、华南历来是两大圣地,华东三十年代就有了象 坛大帅谢侠逊、“七省棋王” 周德裕,还有后来的“扬州 三剑客”、“华东第一剑”何 顺安。华南则有“四大天 王”、“粤东三凤”和后来的 “羊城双壁”杨官 、陈松 顺。两地藏龙卧虎,英雄辈 出,两地的棋艺交往也源远 流长,从1956年首届全国个人赛迄今,在35次大赛中共 产生了十位棋王,华东、华南就占了半数,他们是广东杨官 、吕钦、许银川、上海胡荣华、江苏徐天红。 由胡荣华、徐天红组成的华东队和由吕钦、许银川组 成的华南队曾三度交锋,分别是19…  相似文献   

15.
于8月27日、30日和9月1日在京举行的三场“惠普杯”卡尔波夫车轮赛中,我国先后有28名女子和青少年(儿童)棋手上阵,他们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世界棋王的精湛棋艺。而此前的1983年至1996年,我国只有3名棋手有幸与他下过5局棋,其中,除谢军在一次快棋赛中与他弈成平局外,其余4局均负。  相似文献   

16.
残局中的精彩片断犹如足球赛中的“临门一脚”,留给观战者以美的享受。 如图是一则实用性较强的残局,其精妙的攻击技巧和奇巧的构思可以给广大棋艺爱好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象棋大师王嘉良和国际象棋大师李中健编著的《中国象棋简明教程》现已脱稿。拟于年内出版。该书采擷现代棋艺精华为例局,阐述了有关开、中、残局的基本知识、技术技巧与原理,是自学棋艺的良师益友,对深入钻研棋术亦会有所启发。本刊节选其部分内容,予以登载,使棋艺爱好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8.
棋艺原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有不少诗人是棋艺爱好者,在诗人的诗篇中,留下了较多的咏棋之作。 弈棋是一种“脑力操”,既开动脑筋,也煞费苦心。棋子走得快时,往往是形势顺利的时刻,而棋子下得慢了,听其声响稀稀疏疏,则证明弈棋者已步入佳境或遇到了难关。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山行过僧庵不入诗”道:  相似文献   

19.
启事     
从下期开始,为使《清风详解》更加贴近广大围棋爱好者,让本栏目成为棋迷答疑解惑的好帮手,本刊将在每月月底于棋艺吧(QQ 群号:18485320)中给出下期将要详解的棋局。棋迷朋友对此棋局有何困惑之处,可在棋艺吧留言。编辑部进行汇总后,将请职业棋手以此为基础做出明确解答。望广大爱好者踊跃提问。  相似文献   

20.
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的“象棋特级大师丛书”之一,《特级大师陶汉明专集》作者是陶汉明和杨典,此书已脱稿。不久将与广大读者见面。这套丛书由该社组稿,已从1991年8月陆续出版了《旷代棋王胡荣华全集》(共分一、二卷),《棋坛元戎杨官专集》、《棋坛少帅吕钦专集》、《东北虎王嘉良专集》、《世界冠军赵国荣专集》等。此外,湖北、辽宁科技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也先后出版了王嘉良、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许银川专辑等。这些专集(辑)作者均以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各位棋王驰骋棋坛大魁天下的成功之路,书中大量记录了他们征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