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正亮 《小学生》2010,(7):40-41
二十一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关键是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真正的教育要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应使学生“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2.
罗周胜 《广西教育》2012,(34):55-5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呢?  相似文献   

3.
曹有凡 《湖南教育》2000,(17):53-54
教学目标1.学习第三段(第四至第八自然段),分析邱少云在险境中的表现,揣摩他的内心世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教学过程师:(板书课题后)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战士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潜伏的?生:战士们潜伏在离敌人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的地方,敌人居高临下,战士们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师:正因为潜伏的环境这样危险,所以要求战士们潜伏时纹丝不动。哪知中午时分竟然发生了意外!请看录像。(学生看录像: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师:(深情地)就这样,邱少云在~团烈火中壮烈牺牲了。课文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要在科学技术方面赶上或超过别的国家,要走在世界前列,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培养大量创造型人才,来适应今后教育与科技的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实现课堂教育素质化,如何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便变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创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实践课、创新发展课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呢?现结合自身在课改实验中的体会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一、大胆猜想,实验探究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小红军将盐水渗进棉衣里骗过了敌人,回到山上小红军将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水落盐出》。小红军靠自己的机智将盐水带了回来,那么怎样才能把盐从水中取出来呢?大胆猜想一下,看你能想出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6.
前总书记江泽民很早就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教师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要相机渗透思想教育,以做到文道统一。下面试举一、二例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做法。品评重点词语是渗透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我们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出示了两个词组,让学生仔细体会。(1)冒雨摸黑,踩泥前进。(2)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铁索向前冲去。通过分析,学生体会到了红军顽强的意志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气概。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两句话:“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都狼狈地逃跑了。”通过这两句,学生体会出敌人气焰嚣张和…  相似文献   

8.
一、抓住文题,探明中心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我们根据不同型的课文,抓住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反讨论,探视出文章的中心所在,再让学预习通读。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课里“飞夺”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这里的飞”既表明大渡河天险难渡,又说明了务的艰巨性。指的是红四团跟敌人抢时间,飞速前进。“夺”字在这里既说出攻打泸定桥的艰难,又表明了红军战士的无畏、拼搏精神。指的是红军战士英勇奋战、强攻猛打。指导学生阅读时抓住“飞夺”这条主线,教师加以引导,课题为什么用“飞夺”?各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预习通读课文,反复…  相似文献   

9.
陶坚 《中学文科》2006,(12):57-57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哪里来?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人员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为了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全国各地都在逐步开展研究性学习。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江泽民同志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是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不墨守成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探索。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我们的体会是: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靠创造性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一切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使学生自觉投入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初中三年级“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时,要求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第三步战略部署实现时,那时我国将是什么情景?”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当然孩子有其个性化理解,也是允许的。课堂上最可怕的是学生回答问题时只有一种声音贯穿始终,而教师却无法触摸到孩子的心灵,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把握好学生另类的声音,虽有难度,但是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就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投影出示: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师:请大家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从中体会到了红…  相似文献   

14.
章克霖 《辅导员》2009,(13):106-106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而基础教育是根本,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有创新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正如江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必须把强调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这使我认识到了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石。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在地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体点说,就是在小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造性的人格。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多次强调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他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创造性教育实现的。那么,什么是创造教育呢?教育大词典中的解释是:“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要求 :1.重点理解“抢时间”、“攻天险” ,体会红军战士大智大勇 ,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2.联系上下文 ,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3.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 ,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课题中的哪个词写的?2.课文围绕“飞夺”这个词写了哪两个部分?(抢时间、攻天险)二、直奔重点 ,领悟中心。(一)学习“抢时间”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句用“———”线画出来 ,想想围绕这些词句 ,可能提出些什么问题?把它写在书上。2.根据学生的提问 ,筛选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