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似亲人     
正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苗族老奶奶和一个汉族小姑娘。老人家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儿前段时间又去世了,只剩下老奶奶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汉族小姑娘叫甜甜,是老奶奶的邻居。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甜甜做完了作业,看着窗外盛开的迎春花,听着小伙伴们玩耍的欢笑声,想着马上就可以出去玩了,心里高兴极了。她收拾好书包就连蹦带跳地出了家门。路过老奶奶家门口,咦?奇怪,奶奶怎么没有在大树下晒太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难点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的同时,注意把握相关景物与人物之间的联系,体会图中所表现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二、难点分析(亲人)是本班教材里四篇看图学文的最后一篇。画面是侧重表现人物的,这一点与前三篇类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画面的相关景物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补充了故事情节。图中居于主要地位的两位人物:年迈的老奶奶笑容满面地与腼腆的小姑娘脸贴着脸,这一对祖孙多么亲密会诸呀。可细看衣着,老奶奶通身苗族服饰,女孩身着汉族服装。画面一角“胜似亲人”四个字告诉人们她们并非亲人。可见画面旨在表现民族团结的…  相似文献   

3.
胜似亲人     
在一个苗族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无儿无女,生活十分清苦。老奶奶经常围着黑色的头巾,耳朵上戴着银耳环,身上穿着特有的民族服装,独自去田里干农活。老奶奶家的隔壁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名字叫桃桃,粉扑扑的小脸蛋就像是春天刚刚绽放的桃花一样,可爱极了。她经常去老奶奶家玩,帮老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老奶奶总是会  相似文献   

4.
胜似亲人     
在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苗族老奶奶,她满脸皱纹,头发苍苍,唯一的女儿常年在外地打工。老奶奶年纪大,行动不便,邻居有个汉族小姑娘倩倩常常帮助老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老奶奶非常喜欢她。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同时又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  相似文献   

6.
薛盈 《现代语文》2007,(8):30-31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其中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小小的鸭蛋,、止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中盼端午、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看图作文,内容是作文指导书上的,画面上是一个少先队员和一位老奶奶在对话,题目是《钥匙锁在屋里了》,请学生展开想象,写成一篇作文。今天翻开学生的作文本,令我大吃一惊,学生们为老奶奶拿钥匙的方法可谓是大胆、离奇、创新。学生们个个身怀绝技,各显神通。有的说从烟囱里爬进去,有的说从楼上翻下去,有的说从另一个阳台爬进屋去,还有的说从下水管道上爬进去……学生们的想象不能说不丰富,学生们的行为出发点不能说不崇高,因为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怎么能眼看着老奶奶有难而不帮呢?但…  相似文献   

8.
<正>《我为你骄傲》是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章叙述了"我"怎样由"打破玻璃"到"攒钱赔偿"以及最终得到老奶奶巧妙地宽容与鼓励的经过。这是经常发生在学生们身上的小故事,故事情节生动,真实亲切,贴近儿童生活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行文过程中,作者主要以小男孩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表达了小男孩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和老奶奶宽容博大的胸怀,是一篇陶冶学生情操的优秀作品。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但文中  相似文献   

9.
李想  雪娃娃 《家庭教育》2007,(1X):I0009-I0010
在一个树林里,有一座小村庄,住在村头的老奶奶家里,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是老奶奶的孙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明英 《云南教育》2005,(13):12-1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设定的学习领域之一。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设置这一学习领域,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1.
曾岚 《云南教育》2007,(11S):26-27
《鲸》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及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1.继续培养学生陕速阅读的能力,能抓住自然段中的中心句、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  相似文献   

13.
《鲸》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及教材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1.继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能抓住自然段中  相似文献   

14.
×××同学问:《花市》这篇小说塑造了老农民、小姑娘和年轻干部三个人物形象,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花市》这篇小说围绕买花、卖花这个中心事件,塑造了老农民、小姑娘和年轻干部三个人物形象。这三个人物,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老农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他生活的乡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苦地方。现在,他下决心拿出12块钱买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学习个性化,阅渎个性化。学生的阅渎鉴赏是以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或生活画面为基础,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对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写于1924年的《祝福》,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同时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小说。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掌握阅凑小说的方法,在了解背景、梳理情节、分析形象的过程中实现对小说的主题、表现手法、社会意义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6.
卿平海 《四川教育》2002,(10):22-22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个新要求,是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的新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相对于仅就某一语文知识或技能的单一性学习而言的。它是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或项目,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对中小学师生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语文教学封闭在字词句篇语修逻、听说读写的学科壁垒里,“…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二单元选入的反映革命生活的文章《小橘灯》,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为《中国少年报》写的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精品。教学本文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小姑娘的性格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感情及小橘灯的寓意。本课的教学不妨分为三个板块——理解、品味、感悟 ,整个教学过程以诵读一线贯穿 ,以学生为主体 ,紧扣精彩的语言文字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完成教学目标。一、诵读·理解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在书上画出描写小姑娘的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2 .学生按句式说话 :读描写的语句“”,我看到了的小…  相似文献   

18.
胜似亲人     
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图略),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以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如果你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我的邻居是一位苗族老奶奶,快80岁了,身体还比较硬朗。她的女儿在外地工作,难得回来一次。老奶奶平时很寂寞,没事经常到我家来串门,我们两家相处得很好。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经常帮助老奶奶干些家务事,我有时也帮老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记得一个星期天,我家地里的活特别忙,妈妈一大早就起床了,临出门时把我叫醒并吩咐我说,老奶奶这几天身体不舒…  相似文献   

19.
要写好这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仔细观察图画 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画内容,是这次作文的关键。所谓“仔细”观察图画是说要看清画面上有哪些人?(老奶奶和小姑娘)她们在做什么?(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满脸微笑,两人紧倚)及画中一些细小的“物件”(洗衣用的脸盆、棰棒、竹篓、拐杖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中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 ,应该把作文教学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这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教学让学生写一篇一篇的作文 ,是一种练习 ,我们要通过努力使学生感到他写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同时也是自己生活的一种需要。如写《我喜爱的》 ,如果在学生写好文章后 ,多请些学生读给大家听 ,或者把学生的作文挂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