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常见的解题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题策略。一、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常见的解题障碍1.多余条件干扰某些分数应用题有时会给出一些多余的已知条件,这些多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迷惑学生,造成学生出现错解。【例1】某村庄要修建一条600米的公路,由甲工程队  相似文献   

2.
多余条件的应用题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 ,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十分有益。新大纲要求适当安排一些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本文想从多余条件应用题的分类、应用、注意点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多余条件应用题的分类多余条件应用题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 .绝对多余条件应用题在应用题中某个条件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 ,解题时都用不上 ,这个条件称为绝对多余条件。这类应用题就称为绝对多余条件应用题。例如 ,挖一条长 5米 ,宽2 .5米 ,深 0 .5米的跳远坑 ,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 ?这里跳远坑的深 0 .5米 ,与求占地面积无关 ,就是一个绝对多余条…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两部分组成,但很多应用题中还出现了多余条件,即与所求问题无关的条件,主要目的在于干扰学生的计算,加大题目的难度。从应用题题型对比、多种求解思路与一题多解三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处理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多余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常常发生各种错误。剖析学生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指出防治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一、意义的混淆分数应用题有“差比”与“倍比”之分,学生解题时往往混淆不清。例1有一堆煤12吨,烧了13加2吨,还剩多少吨?错解:12-(13+2)=923(吨)。分析:错因是把13与13吨混为一谈。题中13,表示分数,无计量单位名称(是不名数),说明这类题是“倍比”应用题。它与“烧去13吨加2吨”是有本质不同的,13吨是表示一个具体数量,是名数,有计量单位名称…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解答一般应用题往往需要用到题中的每一个条件,但有些应用题却不是这样,常出现多余的条件,在解答题目时是用不到的,这样就使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可见,如何指导学生解答带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一、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可能会出现的多余条件,打破以往每个条件都有用的思维定势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教师如能抓住这一时机,在例题教学中有意地向应用题中增添多余条件,让学生在解答时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5,(13):14-15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有多余条件出现。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可能会出现多余条件,打破以往每个条件都有用的思维定势,排除多余条件的干扰,鼓励学生寻找最简捷的解法。如:“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看1了全书的1/4,还剩30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在学生解答后,教师将第一个已知条件改为“3天看了全书的1/4”。  相似文献   

7.
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是学生由解答简单应用题(二步应用题)到解答复杂应用题的过渡。学会解答两步应用题,是学习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基本训练。以下介绍几种训练方法。 一、选择适当条件的练习 1.让学生从较多条件中选择适合本题的条件来补全本应用题。如下例:题目:①某班50人,( ),还剩多少人?②试验田有玉米20亩,( ),小麦多少亩?③果园里有苹果树50棵,( ),共有多少棵?④化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4000吨,( ),二月份超产多少吨?⑤一条路已修100米,( ),未修的有多少米?⑥计划生产1000件农具,( ),还剩多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应用题的结构决定应用题的难易程度,所以教师要加强应用题的结构分析,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一、多余条件先排除有些应用题,含有的个别条件与解题无关或可有可无,会迷惑学生进入解题误区,这就要求要先排除多余的条件。如“一条路3000米,已修了13,还剩几分之几?”由于受题目中多余条件3000米的干扰,一些学生往往盲目地选择条件列式:3000×13=1000(米),3000-1000=2000(米),2000÷3000=23。教学时,如果将“3000米”换成200米、800米、1000米……等数据让学生求解、类比,就会避免出现…  相似文献   

9.
新编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中,引入了一些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有的题中某个条件根本用不上,有的题中某个条件可用可不用。为了能充分发挥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的智能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寻找有用的数据,确定解答的方法,激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0.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解分数应用题时总是不能得心应手,经常会出现解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恰当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弄清题中各种数量间的关系,列出对应的数量关系式。教学中还需要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解决不同类型分数应用题的思路。为此,教学中我遵循高质量、高效率、低负担的理念,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采取多种教法进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解与问题相关联的两个数量关系 (即两个条件 )非常隐蔽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师生都感到茫然 ,不知从何处切入。根据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如果用综合法去解答 ,问题会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 ,教师易教 ,学生易学。例如 :甲乙丙三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 ,甲生产的是乙丙的 12 ,乙生产的是甲丙的 13,丙生产了 2 4 0件。求甲乙丙共生产零件多少 ?如果用“分析法”解 ,从问题入手 ,根据数量关系 ,找出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 ,而数量关系又很不明显 ,无从着笔 ;如果用方程解 ,又很难列出等式 ;如果用…  相似文献   

12.
验算是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不少教师对此并不重视,以致学生解答应用题后,须靠互对答案来判断其运算的错对。长此以往,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很难养成。那么,怎样进行应用题验算的教学呢?在解应用题时,验算是指在得出答案后,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检查列式计算的方法与结果是否正确的过程。应用题验算因题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会解基本应用题,但对变形的应用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一些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就题论题,忽视了变式训练。现就应用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谈几点体会。 一、变换关键词语 如:某糖厂原来日产80吨白糖,改进技术设备后,白糖日产量增加了20吨,日产量增加百分之几?教师可以根据题意,把“增加了20吨”变换成“增加到100吨”。设计此类应用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变换叙述方式 如“某班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的2/3”变换表达方式,可以有:(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1/2 倍;  相似文献   

14.
冯朋 《成才之路》2013,(6):40-40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交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思考方法,让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点金术",这既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几年来,我根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类型、特点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解应用题的思路。一、分解——就是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或若干筒单应用题去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题教学搞得好,就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类应用题的特征,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找出解答规律和最佳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利用“相等”这一数量关系,解答以下类型的应用题,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 例1.甲乙两堆煤共12吨,甲比乙多2吨,甲乙各有多少吨? 根据题意,甲堆煤减去2吨后和乙堆煤重量相等,这时甲乙相等后各为:  相似文献   

16.
解答应用题往往需要用到题中的每一个条件,但有些应用题却不是这样,常出现多余的条件。因此,教学含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时,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找到题中的多余条件,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原有教材中所编排的练习题 ,一般都明确地给出了恰好的条件及问题 ,学生只需思考怎样解答求出得数就行了 ,很少考虑条件的由来及是否条件都要用 ,有没有多余的条件 ,这样就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新编的“九义”教材的编排 ,借鉴国外“问题解决”的研究经验 ,适当地引入了一些具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 ,有的题中某个条件根本用不上 ,有的题中某个条件可用可不用。对于这类应用题 ,可能会引起教学中的一些不适应。为了能充分发挥有多余条件应用题的智能作用 ,笔者对上述两种具有多余条件应用题的教学作如下设想 ,以供读者们参考。例 1 制鞋厂…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应用题一般是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两部分组成。在现行的数学教材应用题中,在学生获取生活信息时,往往出现多余的条件。含有多余的条件有以下两情况:一种是解题时使用不上的绝对多余条件;一种是解题时可用可不用的相对多余条件。而且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这样不但加大了解题难度,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挖掘含有多余条件,尤其是含有相对多余条件问题所蕴涵的内在潜力,启发、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寻找解题捷径。以提升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贵刊86年第一期《多余条件应该分类》(以下称《类文》)中指出:多余条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无用多余条件——在解应用题时毫无作用的已知条件”。第二类是“选择多余条件——解一道应用题,用某种方法解是有用的,用另一种方法解则是无用的已知条件”。《类文》对第二种多余条件的作用已作肯定,本文不再赘述,只想对第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材把两步应用题教学分别安排在第四至六册,分三个阶段完成,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和由扶到放的教学思想方法。在第一阶段重点突出应用题的结构训练,第二、三阶段加强分析解题思路的教学。所以在第五册的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教学第五册第一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例1时,由于这类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学生在第四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各种错例进行整理并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辨析讨论,让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