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侯桂英 《湖南教育》2002,(10):50-50
教师在教学时,可先从文章的整体入手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中心意思,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接着,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以便他们体会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全文。如《詹天佑》一文的首句便是中心句,即“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教学此文时,教师首先可引导学生找出这个中心句,然后紧扣中心句提出问题: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的?这样,从整体入手,通过提问,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的部分内容。接着,就是对部分的条分缕析,理解各部分的层次。最后,又…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詹天佑》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突出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赞扬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要让学生深刻领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无疑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曾多次听过《詹天佑》一课的教学,很多教师抓住"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设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詹天佑的杰出爱国?"然后让学生默读全文,抓重点语句进行批注。全班交流时,学生可以从课文的任何一个地方抽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进行汇报,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随着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的讲读课文。这一课教学的任务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杰出才能在文字教材中通过“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自然段反映出来。对于这两段文字,我分别在三个班选用了不同  相似文献   

5.
沈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1,(32):174-175
小语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笔者尝试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抓住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让詹天佑的高尚人格不知不觉注入学生心灵中。抓住《泊船瓜洲》中的"绿"形成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教学,来体现作者远在异地,思念江南家乡的真挚情感。抓住《穷人》一文多层次的心理描写,让桑娜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抓住《凡卡》第八自然段,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勤奋学习。充分利用图画,帮助学生领会抽象的内容,让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在心中扎下根。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成教材的人文内涵,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詹天佑》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的最后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篇幅较长 ,内容丰富 ,若按课文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学习全文 ,很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 ,造成重点不够突出、难点难以突破的情况。我认为 ,本课可通过“紧扣中心词 ,用好过渡句”展开变序教学 ,以达到“长文短讲 ,教活全篇”的目的。二、初读全文 ,拎出中心句课文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便是文章的中心句 ,“杰出”、“爱国”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词 ,全课的教学必须紧扣住这两个词展开 ,学生若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则教学才算成功。教学…  相似文献   

7.
《詹天佑》教学三题江苏蒋俊兴教完《詹天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什么先写“爱国”,再写“杰出”?2.“中部凿井法”,为什么凿井,凿几口井?3.“人字形线路”不是既费财力,又费时间吗?其实,细细想来,学生提出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事迹非常感人。让我们来写副对联歌颂他。同桌可先讨论一下,想一想应当怎样写,最好能押韵。”  相似文献   

9.
教法一 :抓文眼 ,变序激趣文眼 ,即课文首句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此义为 ,首先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故而才会有“杰出”之举 ,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丰碑 ,他“留下的伟大工程”才足以令外宾“赞叹不已”。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主旨 ,思考如斯 :一、于无疑处设疑 ,体现“爱国”之情在学生熟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于无疑处设疑 :“课文题目是《詹天佑》 ,但第2小节并没有具体写他 ,可不可以把这一小节删掉 ,为什么?”(学生讨论)答案可能有二 :其一 ,可以。删后课文依然有开头、经过、结果 ,仍是篇完整的文章 ;其二 ,…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2)感悟课文用帝国主义的阻挠、环境的恶劣衬托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体会詹天佑是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承上启下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还  相似文献   

11.
《詹天佑》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篇好教材。课文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我在教学中,抓住中心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紧扣中心句,理解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1.勘测线路:课文里连用了四  相似文献   

12.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第五册一篇新选的记叙文。文章通过父亲解决“道德难题”告诉学生:“诚实+信用=财富”这一道理。备课中,我对本课作了如下教学设计:一、略读课文,初知文章大意首先板书课题,从解题入手:同学们知道彩票吗?什么叫“中彩”呢?如果你家中了头彩,你和你家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可是文中的父亲中了彩之后,却没有一丝喜悦,为什么呢?在学生轻读课文,克服生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标画出哪些自然段是写中彩“那天”的事情的;哪些自然段写的不是中彩“那天”的事情。学生带着问题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3.
二、教学提示本文通过记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时应抓好以下环节:突出中心。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交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板书“詹天佑”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找出“杰出”、“爱国”。这是全文的主线,整个记叙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注重学法指导,变讲堂为学堂,可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一、因势利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法和学法犹如一对孪生子,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好的教学会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为此,教学中要改革教法,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可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的3—8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主要写什么?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分几层写的?然后让学生找出重点语句品味、体会先遣部队严守纪律、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最后,再让学生用三读法自学3—8自然段,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  相似文献   

15.
神光所聚统率全篇──《詹天佑》教学建议萝北县奋斗乡中心校马传玉语文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詹天佑》就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范文。课文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他的爱国...  相似文献   

16.
《詹天佑》是一篇中心突出 ,用词准确 ,极富教育性的文章。教学本文可作如下设计 :一、中间突破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本文篇幅较长 ,教学时可打破逐段讲读的常规教法 ,从文章中间突破 ,即抓住过渡句———“詹天佑不怕困难 ,也不怕嘲笑 ,毅然接受了任务……”引导学生从“詹天佑接受了什么任务”“修筑这条铁路有什么困难”“帝国主义是怎样嘲笑我们的”等问题着手 ,将文章的2、3自然段串在一起 ,进行感知、品析、理解。然后巧妙地过渡到文章最后一段的学习 ,通过对“赞叹不已”等词语的理解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  相似文献   

17.
《詹天佑》这篇课文讲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距令已有一百年了。当时,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遭受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欺侮。詹天佑成功地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全文围绕着“杰出”与“爱国”展开叙述,到底詹天佑是如何爱国,又有哪些杰出才能?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师 :这节课继续学习21课《詹天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谁能说说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教学伊始 ,引导学生抓课文重点内容 ,直奔人物的特点 ,发挥主导作用。】生 :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他主持修筑了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师 :看!课文第1段先概括写詹天佑的主要贡献。后面几段又写了什么呢?生 :接受任务 ,修筑铁路 ,提前竣工。师 :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詹天佑的杰出、爱国呢?(指名读第2段)清政府刚一提出修筑计划时 ,帝国主义国家的态度怎样?请抓关键词语来说。生 :阻挠、要挟。师 :他…  相似文献   

19.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詹天佑》一课的中心句。作者立意谋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 ,是这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子 ,是本课教学理想的突破点。教学本文 ,可由此入手 ,分三步进行。一、引出“中心” ,突破全篇1 朗读全篇 ,想一想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工程师 ?(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 指名读第一段 ,画出中心句 ,标出中心词。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3 理解“杰出”。二、围绕“中心” ,深入理解(一 )学习第一段1 中心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2 这段课文中 ,哪些词语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一篇课文,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寻找中心句。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时也能找到,但却不知道是如何找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教给学生寻找中心句的方法,不但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谓中心句,就是指那些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它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对中心思想起画龙点晴之作用。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寻找课文的中心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抓总起句文章开头的总起句,有些是提示全文内容,点明课文中心的。这些总起句往往就是课文的中心句。如《詹天佑》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