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部分。导入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小学思想品德课上精心设计导语,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举措。本文试述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彭广宇 《广西教育》2011,(29):61-61
导语是每节课的开始,好的导语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教师要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导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节高质量的思想品德课,其课堂教学的导入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精彩的导入就像磁铁,抓住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它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创设情境法、漫画导入法等八种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思想品德课导语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好导语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备课前精心准备,积累材料,找准切入点。思想品德课导语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由诗词格言导入富有启迪意义,能开阔学生视野;由时事热点导入能把握时代脉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由设置疑问导入能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由学生生活实际导入能激发学习热情;由漫画导入形象直观,能发展学生思维。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导语是课堂教学中的绪言,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导语可以融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画龙点睛、承上启下、激发求知欲于一体,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如同磁石,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如同发动机,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同路标,引导学生的思路;如同桥梁,联系新旧知识;如同润滑剂,融洽师生关系。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如何设计导语呢?要精心设计导语,首先要深入研究导语的艺术性。导语的艺术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求精,要有概括性导语并不是讲授的主要内容,因此要切中要害,语言要精当、概括,不能庞杂、烦琐、冗长。…  相似文献   

6.
如何上好语文课 ,是每位语文教师思考探求的问题。只有通过精心设计 ,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那么 ,中学语文课应如何设计呢 ?一、巧设引人入胜的导语课堂教学的导入 ,是实际教学的前奏 ,起着“引子”的作用。设计好导语 ,可以抓住学生 ,控制课堂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导入的方法 ,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直接导入法。也叫揭示中心法。即上课一开始 ,教师就将本课要讲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揭示出来 ,让学生自始至终围绕这一中心听课、思考。②温故知新法。即通过复习旧知识 ,引导学生去发现新问题 ,从而巧妙地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生物课堂上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和积累,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一、精心设计导语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绪言,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导语可以培养兴趣、启迪思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在生物课教学中,应如何设计导语呢?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如在学习"动物多样性及保护"时,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点化",即教师点拨、化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启发探究式教学,坚持"重在点拨,妙在开窍",正好体现了"点化"在教学中的功效。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指导语,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索,发现新规律、新知识。一、精心设计导入,培养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设计开课之初的导语,使课堂导入环节充满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  相似文献   

9.
姜新宇 《教育革新》2009,(10):63-63
一、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而在这一环节,教师的语言往往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熔教师智慧、学识、修养、人格为一炉的高品位言语精粹,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优秀教师无不重视并精心设计导语。  相似文献   

11.
课堂导语是教师在讲新课之前精心设计的一段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好的导语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尽快诱发学生开启思维,启迪记忆。对学习提高兴趣。为了更好地发挥导语的作用,在设计导语时应如何注意呢? 一、展示新旧知识联系点 知识的学习要求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可以采用复习导入、回忆导入、小测导入等方法,唤起学生对部分知识的回忆。然后过渡到新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顺理成章地接受新知。 二、给学生期待信息 从教育学、心理学观点看,思维上暂时的困惑能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要结合教学重…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导入引趣"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  相似文献   

13.
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为思品课的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抓住思想品德课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层次中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导语启发兴趣 导语是指一堂课开始讲的话。它有诱发兴趣,引起注意,开启思维,承上启下,架桥过渡的作用。所以,设计好一节课的导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本节课整体艺术是关键的一步。 例如,教师在教《集体力量大》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做游…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仅要精心设计导语,还应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  相似文献   

15.
课堂导入教学可以说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导入也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之中且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精心设计导入还能起到先声夺人之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姚步弼 《甘肃教育》2014,(16):73-73
正近年来,新一轮的"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使之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呢?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有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引到课堂中。因此,教学导语可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以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等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科学设计课堂活动,训练思维,巩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可使学生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一、精彩导入。自主探究1.设置引人入胜的导语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传授新知识前,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设置的悬念、幽默的导语、寓意深刻的漫画等,自然而然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迫切希望了解相关知识,这就为后面更好地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利华 《考试周刊》2013,(22):50-50
<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是课堂导入的前奏,是艺术中的艺术,是一出戏的"序幕"。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简练的教学语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那么如何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  相似文献   

20.
导语,俗称开场白。它的设计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师谱写一篇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而在这一环节,教师的语言往往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认识活动如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关键要靠教师语言的引导。优秀教师无不重视并精心设计开讲,“力图在上课伊始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