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86年,美国科学史家约翰·海尔布伦(John L.Heilbron)出版了《正直者的困境:作为德国科学发言人的马克斯·普朗克》(The Dilemmas of an Upright Man:Max Planck as Spokesman for German Science,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是用英语出版的第一本较为综合的评价普朗克的著作,尽管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传记",但由于作者以特有的视角来看待普朗克和德国科学,这本书在普朗克的故乡德国也引起了关注。1988年德文本出版,取名为《马克斯·普朗克:为科学的一生(1858—1947)》(Max Planck-Ein Leben für die Wissenschaft 1858—1947),书中附有普朗克的一些演讲,其中还包括他自己写的拜访希特勒的经过,比英文版内容多出一倍以上。随后,海尔布伦根据一些新发现的材料,在2000年改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一本书中加进了一个"跋"(Afterword),书名也相应地改为《正直者的困境:马克斯·普朗克和德国科学的命运》(The Dilemmas of an Upright Man:Max Planck and the Fortunes of German Science)。尽管除了"跋"之外,书中一字未改,但细心的读者还是会发现,海尔布伦对普朗克的评价发生了变化,单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按照海尔布伦自己的说法,他对普朗克的评价有一个从神到人的变化。先是"作为德国科学发言人的普朗克",随后变成了"普朗克与德国科学的命运",后者隐含着作者对普朗克与德国科学的批评。英文版的"跋"也被吸收到2006年新的德文版中。德文版的"跋"(Nachwort)比英文版晚6年出现,因而加入了更多的新材料,内容也增加了一倍。按海尔布伦的说法,对普朗克的评价也更准确、更客观了。经海尔布伦建议,并通过他的联系,我们得到了德国斯图加特的希策尔出版社(S.Hirzel Verlag,Stuttgart,Germany)的允许,将之翻译成中文发表。在此要特别感谢作者海尔布伦以及德国希策尔出版社的扎比内·克尔纳(Sabine Koerner)女士和安格拉·梅德尔博士(Dr.Angela Meder)。标题为编者所加。方在庆、陈珂珂据德文第二版第300—325页翻译。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莫过于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它改变了人们对世界和物质的认识和思维方式.1900年12月14日,德国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马克思·普朗克(MaxK.E.L.Planck)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定律",成功地解释了被加热物体表面放射的辐射能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前,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告了量子力学诞生——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但是,历史表明,普朗克没有立刻认识到他工作带来的结果,变成了一个违背自己意愿的革命者。根据现在不幸仍在许多物理教科书上可以找到的标准故事:当人们认识到,经典物理学预测的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同实验结果严重不符时,量子理论就冒出来了。故事接着还说,在19世纪90年代末,德国物理学家威廉·维恩(Wilhelm Wien)提出  相似文献   

4.
普朗克普朗克(MaxKarlErnstLudwlgPlanck,1858-1947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23日生于基尔,少年时代在慕尼黑度过。在中学时他的评语是“尽管在班里年龄最小,但头脑非常清醒而又逻辑性强”,有条不紊一丝不苟是他的作风。1878年慕尼黑大学毕业,次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由于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荣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0年12月14日,他在德国物理学会宣读了《关于正常光谱的能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界,他创造性地提出:能量在辐射过程中的释放或吸收,不是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的,而是呈一股股"不可分割"的涓流状;他一直领导着德国的自然科学,是最受敬仰的一代学术宗师。在生活中,他遭遇了许多不幸,饱经苦难。但他一生不被困难所阻,兢兢业业,给后世树立了科学和道义的榜样。他,就是量子思想的创始人——普朗克。  相似文献   

6.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93-196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Planck,Max Karl Ernst Ludwig,1858—1947)(邮票P16a),出生于基尔。1867年,其父(民法学教授)应慕尼黑大学的聘请任教,从而举家迁往慕尼黑。普朗克幼年在那里接受初等教育。这时他的数学才能就已显示出来,为此他以感激的心情回忆他的老师缪勒尔。普朗克早在童年时期就表现了出众的音乐才能,他是一名优秀的钢琴和风琴演奏者。古典哲学,由于它语法严密、寓意深刻,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普朗克大体上准备攻读数学或音乐,甚至古典哲学。关于自己到底攻读什么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普朗克在狭义相对论出现的前后的工作来说明,他怎么会成为当时物理学界第一位有名望的物理学家热情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和他的新理论,并且对其早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灵 《科学中国人》2011,(14):54-55
"他坚持,因为胸膛里有颗炽热的中国心;他创新,因为科研之路还有更高的山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2010年度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颁奖词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而后的一个多世纪,量子逐渐进入到各种领域,包括信息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莱昂哈德·欧拉诞辰306周年。这位科学巨匠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他的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数学家富有创造力的一生,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量子论创立一百周年 .1 90 0年 1 2月 1 4日 ,普朗克向德国物理学会提交了一篇题为“Onthetheoryoftheenergydistributionlawinthenormalspectrum”的论文 ,从此物质的新的运动规律慢慢地被揭示出来 ,并开创了一个量子世纪 .普朗克由于发现了能量量子 ,从而获得了 1 91 8年诺贝尔奖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独家专访时强调指出 :“可以说 ,如果没有量子理论 ,就不会有微电子技术 .如果没有相对论 ,就没有原子弹 ,也不会有核电站 .人们有时可能并不了解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