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任晓敏 《科教文汇》2008,(4):144-144
由于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媒介文化传播成为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而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这一媒介成为媒介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在媒介文化传播中,网络媒介的文化传播具有强大的“聚合力”和“扩张性”,从广度和深度上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屈晓 《科教文汇》2009,(4):226-227
有唐一代,“侠”风盛行,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对唐代“侠”内涵及其兴盛原因的解读,认为唐代社会普遍兴起的这一文化现象,不仅有其产生的特殊时代特点和独立精神,而且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深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问题是20世纪的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话题,自进入90年代以来,面临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在国内学术界又渐成热点。我们认为,对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冲击、危机和困境作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发展;通过文化比较阐发传统文化对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对救治现代化所造成的弊病的意义,对于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人来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性课题。为推动对这个值得中国学术界长期、深入讨论的重大学术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本刊在香港中国文化基金会的资助下,特辟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专栏,以推进对这一问题的全方位、多学科的深入探讨。我们殷切希望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为这一专栏撰文赐稿。  相似文献   

4.
威廉斯通过“文本”与“解码”的方法对传播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解码”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制约论,提出“媒介即文化”的传播技术本体论研究范式,通过“解码”技术理性批判的思想,提出传播理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及其意义,同时将传播技术置于一种文化社会学的批判中加以解读,为现代传播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蒋飞  郭继荣  张夏 《情报杂志》2022,(10):31-37
[研究目的]多元文化关系是“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决策者在经济决策或安全决策过程中有必要将静态性与动态性社会文化信息纳入决策参考。[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揭示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决策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路径,进而得出社会文化情报对“一带一路”决策优化的路径分析图,量化揭示社会文化情报支援与决策优化之间的路径关系。[研究结论]为社会文化情报的应用研究开辟新的领域,进一步丰富社会文化情报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与应用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曾永志 《未来与发展》2009,30(11):23-26
随着科学本身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社会功能的日益加强,科学文化逐步与人文文化相背离,科学犹如一把双刃剑,当它被善用的时候,它能够创造人间奇迹;当它被恶用的时候,它也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地对科学进行反思,而“第三种文化”的提出正是对这种反思的一种回响。同时,对“第三种文化”的哲学思考就致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研究,推进两种文化和谐会融,促进中国文化“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三农”服务。笔者认为,以政府统筹为依据,通过知识挟贫和文化扶贫.采取送书下乡、实行“分馆制”、撰写提供二三次文献和举办多种活动的方式,在农村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公共图书馆进行“三农”服务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果说过去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充当的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先锋部队,起到的作用是在国外为我国文化做宣传上的“点”式铺垫.那么在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兴起的背景下“润物细无声”则是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去”,从而渗透国外主流社会的“面”式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是一个重要观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中”这个概念中国由来已久,是尧舜禹时代就有的思想,经孔子“祖述”过来加以弘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10.
梁晓健 《科教文汇》2013,(30):141-143
中小学“减负”已历时多年,但学生的负担依旧沉重。这一现状的背后有教育体制和考试体制的原因,更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本文从分析这些原因入手,对中小学“减负”做了一些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党政干部“下海”张积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发展,陆续有部分党政于部先后辞去官职“下海”经商,由于他们在现实政治架构中的地位和影响,这一举动不时引起社会各方面纷纷议论,在褒有贬,有喜有忧,评说不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2.
一、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一种发现、生产或创造新的知识的活动,从社会功能意义上讲,它是培养能够掌握最新科学技术知识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丰富人类精神文化宝库和促进社会进步所不可或缺的途径。但是,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自1810年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来,在大学还只是处于“国家经济生活边缘”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大学的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小科学”。这种主要是在小型实验室和学者书斋里进行的“小科学”,在科研选…  相似文献   

13.
侯青云 《科协论坛》2002,17(1):24-25
我们在科普工作中沿用了50多年的“普及科学技术”的概念,不能全面反映已经发展并趋向成熟的我国科普工作内容与工作框架。目前科普工作所包含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内容,实际上属于科学文化的内涵。建议用“科学文化普及”替代“科学技术普及”的提法,以界定“科普”词义内涵;从科学文化视角,认识“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以构筑当代大科普的工作格局,规范和引导全国科普工作的行为,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中,“狮子”属舶来品。这一舶来之物进入中国本土后,在被民众崇信的漫长历史时段内,“狮子”既完成了自身形象的中国化改造,也实现了其为民俗标志物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狮子”由来狮子是原产于非洲、南美洲、亚洲西部等地的哺乳类动物,生性凶猛,有“兽中王”之誉。在我国现有文献中,没有发现出产狮子的历史记述。域外狮子进入中国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狮子才开始以贡物的形式进入中国本土。班固《汉书·西域传》说到:“明珠、文甲、通犀、翠羽…  相似文献   

15.
根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必须稳住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科技队伍,从事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则有助于学术交流,促进基础性研究水平的提高,那么,这一“稳”一“动”有何内在联系?如何相互促进?这一问题的探讨,无论对科技队伍的建设,还是对科技工作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稳”中有“动”,“动”利于“稳”“稳住一头”和“放开一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科技资源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具体部署。“稳住一头”包括稳住研究机构、科研项目、科技人才和!入伍三个层次的内容,稳…  相似文献   

16.
科学界有一句格言,“创造的秘诀在于求异”。异,就是与众不同,就是独树一帜。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都是属于“特异”一类的人。他们勇于发表异言,乐于坚持异见,善于运用异思。总之,他们的特征是标新立异。“异”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有人曾把“异想天开”贬斥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没有“异想”,何来“天开”呢?异想,使我们摆脱了控制性观念的束缚,使我们超越了常规式思考的限制。有人也将“见异思迁”一词用来讽刺某些在事业上不安分守已的人,这也是不恰当的。须知,这个“异”正是创造本能的体现。山…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需要技术创新的赋能,但技术创新风险的“时滞效应”又是社会治理的对象,这导致现代技术创新与技术治理在逻辑与实践上有了内在的协同性和反身性,即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适应性治理体系的同步建构。因此,科学实验向真实世界的经验延伸带来的治理困境,要求公众与专家的集体参与,通过探索性实践来直面不确定性,这就有了“集体实验”这一协同式的创新-治理模式。基于STS的视域和互构论的角度,集体实验现象的产生可以得到系统阐述,进而得以概念化,并对作为新兴治理模式的集体实验的实践路径做出规范性说明,以期对“作为真实世界实验的技术发展”这一新兴的STS主题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有关“室温超导”的话题引发广泛热议,其爆炸性在于“室温”: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兰加·迪亚斯研究团队声称发现了一种“室温超导”材料,可在约20.6℃的室温条件和1万个大气压下表现出超导性。有不少专家对迪亚斯团队的研究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这一成果能否得到认可还有待验证。其实,近百年来,科学家在不停地进行“室温超导”研究。  相似文献   

19.
科技发展中的“非进步现象”是指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暂时的、局部的、相对的停滞或倒退现象。科技发展过程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非进步”的一面,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发展图景。这种“非进步现象”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它的成因主要来自科技内部与社会外部矛盾运动,同时它也对科技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这—尚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现象,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文化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除经济、政治问题外,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还重点对乡村社会和文化变革进行了探索,其落脚点即在“组织”和“人”的现代化上。乡村社会组织重建和农民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是乡村现代化的前提。革除旧有的缺乏集体生活的弊病,建设崭新的具有现代性质的团体组织,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教育让农民的观念、知识、能力和思维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这已成为民国乡村建设者的共识。社会、文化现代化也是当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对“组织”和“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对当代新农村建设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