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寿命究竟有多长?长生不老能否实现?这样的话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近日,美国科学家的一个新的发现再次点燃了人们的希望,科学家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一种长寿基因,该基因不仅可以控制生命的衰老过程,还能够有效促进身体健康,使人们对长寿的奥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寻找长寿良方的步伐从未停止。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FOXO3A"的基因能够助人长寿,此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也发现,这种"长寿基因"在95岁以上、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科学家据此认为,这个在不同血统人身上存在的"长寿基因"应该就是人类关键的"长寿基因"。这个发现意味着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人类心中永远的痛。千百年来,为了逾越死亡这道鸿沟,人类可谓绞尽脑汁,穷其智慧。然而,不要说长生不老,就是活过百岁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时至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过70岁。那么,生命这条界限该如何打破,死亡这道鸿沟该如何跨越呢? 基因控制长寿意大利和芬兰科学家最近声称,他们经合作研究发现,一种基因与长寿有关。这种基因已为科学家所知,但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该基因的作用只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科学家发现,人体内的一些基因能够大大提高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这些基因内,隐藏着人类长寿的秘密。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衰老是必然的,人体会随着年龄渐长,各种生理机制也会衰退,于是渐渐老去。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不管人和其他生物体到了哪个年龄,有些基因始终能够保持活跃,当人遭遇严寒、酷热或者水和食物匮乏的环境时,这些基因会调动人体内的自我防御系统,让细胞修复能力变得强大。不难想到,人们希望这些基因能长时间保持活跃,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生物体的健康,延长生物体的寿命。因此,这些基因被科学家命名为…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最终活多大岁数可能还与基因相关。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就发现,百岁以上的老人有一种共同的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会使人更加长寿。虽然并非每个人都有幸拥有这样的基因,但我们至少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润滑我们有限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徐德勤 《百科知识》2007,(1S):20-20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美国电影。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科学家根据在考古发现中提取的恐龙基因,通过生物技术“复活”了恐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现实中,这是有可能的吗?生物技术能够使得人们重新看到活生生的史前巨兽吗?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1,(2):35-35
为什么夫妻距离越远孩子越聪明? 我们常听说找对象距离越远,生出的孩子会越聪明,也就是说东北人找个西南人,华北人找个华南人,中国人找个外国人。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科学依据呢?科学家发现,人们倾向选择与自己基因差异大的异性为终生伴侣,以此增加后代的基因多样性和抵抗力。专家分析说,选择基因与自己互补的伴侣是人类的一种进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长寿的秘密     
《科学中国》2006,(9):4-5
人们总在感慨青春易逝,但长寿的秘密究竟在哪里?有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让我们的生命无限期延长呢?快乐也能让我们更长寿吗?一日三餐中,有哪些食物能帮我们延年益寿?人的寿命有多久?不久前,中国科学家专门做了一项对比研究:东汉时期,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22~26岁;唐朝27~29岁:清朝30~33岁;1957年,我国人均寿命57岁:2003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1.8岁。生命的脚步是不是总能保持这样的惯性和活力,一刻不歇地向前延伸?  相似文献   

9.
一颗小小的陨石竟然携带着来自外星的基因物质,莫非宇宙中遍布生命?仔细研究后,科学家却发现了外星基因物质与地球基因物质的差别,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太监更长寿     
阉割的男人活得更长每个人都渴望长寿,人们寻求各类养生方法和秘诀,试图让自己活得更长一些。最近,韩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让男人更长寿的方法——阉割。虽然肯定没有人愿意尝试这一方法,不过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太监的寿命确实比其他普通男人长得多。在这项研究中,韩国仁川仁荷大学的闵庚金教授及其同事研究了朝鲜王朝81位太监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11.
长寿现象只能靠基因才能世代相传吗?其实未必!爷爷长寿,孙子也多半会长寿,这种现象很常见,也符合科学逻辑:人的长寿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子孙。不过,这个逻辑真的是不能改变吗?没有长寿爷爷,就注定不会有长寿孙子吗?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在线虫身上做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增寿实验"。以前曾有研究发现,改变线虫的一些基因会延长其寿命。而这次实验,研究小组则避开了直接改变基因的做法。他们从线虫的生长环境入手,例如通过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1,(14):36-36
为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共同爱好的人更易结交为朋友。实际上,这与我们的基因类型有关。科学家发现,基因能够影响择友。一种名为DRD2的基因能够解释‘久以群分”,它与人们从酒精和烟草及其他成瘾物质中所能获得的快感有着密切联系。经研究证实,在这种基因的影响下,能够借由饮酒产生兴奋感的人倾向于与同样带有此类型基因的人为友。  相似文献   

13.
近视成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视由基因决定?还是与生活方式有关?据最近英国的《新科学家》报道,如今科学家们有了新的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引起近视的原因与生活方式有关,如果儿童在室内待的时间,或者待在电脑和电视机屏幕前的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引起近视。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4,(7):54-56
我国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新疆和田和四川乐山等地都是著名的长寿之乡,那里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有3位以上。关于长寿之乡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已经被各种媒体报道过。外国同样有不少城市堪称长寿之乡,科学家们同样不遗余力地研究他们的长寿之道以及研究其他影响人们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一直很困惑:蝙蝠与老鼠同样是啮齿动物,为什么蝙蝠那么长寿,而老鼠却很短命呢?蝙蝠的平均寿命是30年,而老鼠的平均寿命也就是3年,这也相差太悬殊了吧。这种悬殊就像:我们现在的平均寿命约为70岁,而有一种人种却可以活到700岁!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要把那种人看成神仙了。对此,科学家进行了很多研究。是蝙蝠的那套基因是长寿基因吗?说实话,也看不出蝙蝠的基因到底优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27-27
最近,科学家对睡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许多晚上睡不着,早晨起不来的人,很可能是基因决定的。科学家称,这些人的基因决定了他们习惯于晚起,或者晚睡。 科学家称,他们发现了这种基因。它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决定着这些人比平常的人晚上床。 科学家研究发现,身体的节奏,如吃饭的时间,身体温度的变化的生理节奏,是受基因影响的。科学家已经发现,身体内至少有9个基因与生物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9-I0020
转基因食物、转基因动物、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转基因”的背后,首先需要人们找到特定的基因,才能对基因组进行“改造”。但是,基因的数目实在太庞大的,人类身上就有3万多个基因,32亿个碱基对,面对这一天文数字,科学家该如何下手?如果有个“侦察兵”,手持“扫码器”,精准、快速地帮你找到特定基因,科学家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甚至事半N倍。  相似文献   

18.
喝酒的人未必长寿,但喝酒的花却能长寿——这可绝不是醉话! 科学家的这个发现,来自民间的启示,起初,美国一位科学家听花农说,泼洒到植物上的含有酒的水,会阻碍植物叶子及茎干的生长,于是,这位科学家便认真起来,开始了植物的“饮酒实验”。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奇特的调查结果 你的外婆和你母亲的外婆,谁更长寿?谁的外孙更多?大部分情况下,外婆长寿,外孙就少。最近有科学家调查了哥斯达黎加居民的“生死簿”——由当地教堂和政府部门纪录的从1500年到1950年之间的女性居民出生与死亡的数据。结果表明,在50岁之前去世的妇女其平均子女数为7个,而寿命超过80岁的妇女其平均子女数为8.3个,  相似文献   

20.
女性比男性长寿,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就世界各地的发现来看,长寿老人多为女性:我国广西的百岁长寿老人黄妈吉仍能穿针引线;巴西一位名叫玛丽娅·奥·席尔瓦的老人最近刚刚度过她的125岁生日,她可能是世界上健在的年纪最大的女人。而且,据权威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女人的平均寿命比男人要长5年。在人们的印象里,与男人相比,女人的活动量更少,体质较弱,结果却是女人比男人长寿,其中究竟有何奥妙?日前,科学家的研究有可能揭开这一谜团。很多人认为,男人因社会期望值过高,社会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健康原因使得他们没有女人长寿。而最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