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人数越来越多。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开.缺少父母的关心呵护.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及监督管理.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在情感、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具体而言,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目前,本地区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几种。其中,  相似文献   

3.
柳文霞 《考试周刊》2010,(25):217-218
据公安部对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的分析.发现这些案例的对象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入城市,随之在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其中,0~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约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1/3,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  相似文献   

5.
【小引】"留守儿童"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现阶段主要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5亿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外出劳动力以男性为主体,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在我们研究留守儿童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群体即农村留守妇女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本文主要围绕着农村留守妇女的产生、现状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思考等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异地谋生而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少儿群体.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从优化家教环境、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联系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异地谋生而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少儿群体。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从优化家教环境、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联系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学专家的结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对自我充满成功的信心"。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双亲外出打工,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呵护,有的变得冷漠孤僻,自卑懦弱、行为怪异、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因为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性格变得桀傲不驯,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因此,作为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的农村学校,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127-128
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不能接受父母照顾,而留在户籍地由父母一方或者委托人照顾,年龄在6到18岁的儿童。在社会转型阶段,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留守的过程中,儿童会出现一些心理与行为上的问题,如果未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本文主要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应该接受良好教育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力大转移的产物。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资料表明,中国目前有2亿多的农民在全国各地务工,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都留在农村,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近亲属一起生活学习,成为留守学生。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应该接受良好教育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力大转移的产物。据国务院最新发布的资料表明,中国目前有2亿多的农民在全国各地务工,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都留在农村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近亲属一起生活学习,成为留守学生。我国目前共有1500多万留守学生,调查发现,有55%的留守学生出现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留守学生的考试及格率只能达到60%,而普通学生及格率可达87%;他们对待批评教育往往采取逃学、游逛甚至离家出走的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通过对农村9岁~15岁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适应性、情绪失调、焦虑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章基于此提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会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水资源短缺,近年来,大批的劳动力不断地拥向城市,为国家繁荣、城市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这些农民背井离乡,虽然使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这些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以来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前人对留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北大陈明楼举办了"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研讨会".会议材料表明,2010年在北京2200万人口中大约1000万人没有北京市户口,这1000万人在北京生活、工作、纳税,已经是新市民,但他们的孩子却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只能读到高中或者初中后回到户籍地考试.仅广东、北京、上海三地,就有300多万这样的孩子. 为了孩子能正常参加高考,很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从小留在户籍地上学.根据2007年全国妇联的调研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57%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指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家乡工作,孩子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生活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是庞大的。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中可以推断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概有5800万人,基本上是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留守儿童。一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新特点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留守儿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紧迫,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略析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在这个综合性问题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我国目  相似文献   

18.
曹志坚 《广西教育》2009,(22):34-34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外出打工后,被遗留在家乡的儿童,他们或独自生活,或由祖辈、亲戚托管。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在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呢?  相似文献   

19.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抚养教育管理或单独生活的孩子.说谎是指儿童有意或无意讲假话.说谎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习惯.尤其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特别常见.这种行为如果不及时予以矫正,任其发展下去会给儿童带来一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双留)或一方外出(单留)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在农村或城镇租房居住,本文所讲的主要是指农村双留儿童。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教育欠佳大部分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