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参考辜向东与李亚果CET听力测试任务特征分析框架(2012)的基础上,依据《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及《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听力测试的要求,制定了TEM-4听力测试任务特征分析框架,并运用此框架对2005年至2014年TEM-4听力试题的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任务特征进行历时分析,旨在探讨这十年TEM-4听力测试的命题质量。研究结果表明:TEM-4听力试题的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任务特征与相应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符合。语篇输入方面,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难度、长度适中;预期回答方面,基本涵盖大纲所要求的技能。然而研究也发现一些不足,如部分语篇偏难、偏长、语速较快等。基于此研究结果,尝试为TEM-4听力测试命题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TEM-4自1990年实施以来已有20年之久,该考试命题质量如何?参加考试的考生对该考试的命题有何看法和意见?对此问题进行调研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该考试,还有助于促进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文章拟以2010年TEM-4为例,从考生的视角对命题进行调查,以期为改进今后TEM-4试题的命制和促进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写作     
导言:高考写作命题特点及趋势概述高考作文试题分值大,争议多,向来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从200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来看,其命题者可谓各运匠心,各辟蹊径,试题则异彩纷呈,各有千秋。通过研究发现,高考写作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牵动着千千万万师生的心。笔者虽非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能者,但一向关注之。细细阅读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北京卷和上海卷,总觉得上海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十分宜人,极易把考生引入80分的阅读解题方阵中去纵横驰骋,过关斩将,而后直奔70分写作的表达营垒,各自引吭高歌。这种由阅读而写作两大板块的命题结构,能直接触动考生思维的敏锐点,使之一下子就沉醉到高考试题的求解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这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很受上海师生的肯定,也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笔者认为,这种结构较之全国、北京…  相似文献   

5.
自2004年起,重庆市的高考英语开始执行自主命题。本文运用英语测试的相关理论,对从2004年至2008年这五年的重庆高考英语写作试题进行纵向比较,以评估这五年来重庆高考英语写作试题在命题上取得的进步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者就所提出的几大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有两个部分:试题内容和写作要求。纵观语文高考试题,其他任何一道试题都只有内容而无要求(个别诸如"简答"姑且忽略不计)。作文试题为何被人另眼相看?只有一个原因:分值高,含金量大。命题人深知其中玄妙,总想给"高考的奴仆们"提个醒,便有了这些千叮咛万嘱咐的"写作要求"。这些高考作文写作要求理应对考生写作有高度的规范作用,可现实中这些"规范"的背后有太多  相似文献   

7.
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历时分析与研究(1989~201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1989~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32篇书面表达题为研究对象,从试题内容和试题设计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历时研究,以期了解二十多年来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的命题特点和命题质量,并对今后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命制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新版《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简称TEM-8考纲)出台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各部分的构成和分值权重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作为考察重点之一的写作部分,更倾向于将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速度,更看重单位有效时间内的写作质量。本文通过对近十年TEM-8写作试题的对比分析,提出教学调整的策略,以期适应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罗小军 《学语文》2004,(2):28-29
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有一个明显变化:基础知识有所淡化,阅读与写作内容逐渐升温。深圳市2003年中考以一篇作文来确定考生的语文成绩;上海市则连续三年采用“阅读 写作”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命题趋势的悄然变化,应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笔者对30多个省市2003年的中考试题统计后发现,阅读类试题的分值一般达40-5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题的分量占70%左右。考生对这种变化适应么?答题情况如何呢?下面这组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注:以上数据为部分省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卷抽样统计结果)横向看:阅读类考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题的得分明显偏低;现…  相似文献   

10.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该课程标准既是初中化学教材编写、教学及评估的依据,也是初中化学命题评价的依据。化学命题应以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度剖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积极探索与素养立意原则相匹配的试题设计,围绕学习主题和实际问题,创设真实试题情境,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精选生产生活科技情境,命制应用性试题;基于学习主题内核心内容,命制探究性试题;立足学习主题间问题关联,命制综合性试题。  相似文献   

11.
命题创新仍是困扰一线中学化学教师的实践性难题。以深圳市龙岗区中考模拟试题为例,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从宏观(全卷)、中观(题组)和微观(题目)三个层面赏析优质试题的特质,意在提供把握“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4个要素的命题技巧与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考试于5月16日在全国各考点同时进行。经过对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题(以下简称联赛试题)进行的认真统计,结果发现联赛试题中基础题占33.6%,能力题占25%,拓展题(即大学知识题)占41.4%。我们认为今年联赛试题中基础题、能力题、拓展题并重,对中学生物学教师组织竞赛辅导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联赛试题中有多数能力题和部分拓展题的命题符合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原则,对于生物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中学生物学的学习与复习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对联赛试题中的多数能力题和部分拓展题进行了选析与变式设计,仅供同行参考(注:下文中题号为联赛试题题号)。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全国教育进步评估(NAEP)是由国会授权教育部主持的一项权威测评体系.基于2011年的NAEP写作评价体系,本文研究了美国2011年NAEP写作试题编制的价值取向,编制框架和具体操作,得出对我国作文试题编制的几点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19年高考生物学试题以科学写作的方式加强了对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直指核心素养。通过阐明科学写作的含义及作用,分析了高考科学写作试题的特点,并尝试命制科学写作原创题,加深对科学写作重要性的理解,提示广大教师应重视科学写作在学生能力提升、素养培养以及教师教学策略和命题检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兰瑞平先生在<高考试卷能否改一改?>(<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11期)的文章中认为全国卷语文试题的结构应当像上海卷学习,把试卷结构化为阅读和作文两大块,兰先生认为"上海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十分宜人,极易把考生引入80分的阅读解题方阵中去纵横驰骋,过关斩将,而后直奔70分写作的表达营垒,各自引吭高歌.这种由阅读而写作两大板块的命题结构,能直接触动考生思维的敏锐点,使之一下子就沉醉到高考试题的求解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因而有不少参加全国、北京卷的考生在见到上海卷后说:‘要是考上海卷那样的试题,丢了分也决无怨言,那是真正考能力的题.'"在这里,我没有能力比较全国卷和上海卷内容上的优劣,因为出语文试题本来就很难,无论命题者怎样绞尽脑汁,慎之又慎,大胆创新,反复求证,拿出的试题都难免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我只想就全国语文试题结构这一方面提出我的看法:全国语文试题的结构不宜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至此,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高考作文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每年人们对高考作文都怀有极大的关注,人们对作文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但是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怎样命题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导向?学生的作文怎样写才能真正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我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认真研究和思考,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写作要突出“四关注”和“四具有”,才能真正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下面我以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作文试题为例,来具体谈谈高考作文应该如何命题和写作。  相似文献   

17.
李艾华 《中学俄语》2010,(11):18-21
2010年是新课改后高考的第一年,命题原则是在稳定中求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2009年与2010年高考俄语写作试题为例,谈谈2010年高考俄语写作试题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真分析了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四川卷命题的形式及内容,并研究了部分试题的命题背景,在此基础上,本文特地对理科第22题加以评析,同时对第(Ⅱ)、(Ⅲ)小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专业四级(TEM-4)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一直是学生过级的拦路虎。笔者用TEM-4 2009年真题作为学生测试试题,发现他们存在较多涉及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今后的教学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以期学生能纠正错误,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20.
曹阳 《新作文》2004,(7):93-95
2004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是一篇命题作。试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包容”的命题,第二部分是写作提示和写作要求。其中“写作提示”又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对题目含义的解说:“‘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另一个是对写作范围的提示:“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