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微博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微博受到热捧有其缘故,微博影响青少年有其根由。在微博中,青少年容易与微博过度互动,轻视自身言行,甚至产生角色冲突。为此,我们应从健全法制、弘扬道德、全民共建、技术支持等层面加强微博治理。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21世纪的青少年,受到计算机网络的影响尤为明显。在网络时代,微博作为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媒体之一,不仅重塑了信息传播格局,也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途径,更刷新了社会舆论的重塑方式。从客观上说,微博对于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进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微博载体建设,从青少年、微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出发,论述微博作为培育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依据、微博作为培育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优势以及微博作为培育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不足,最后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微博载体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博,一场青少年网上运动,让青少年真正体会到刺激的快感,品尝到放肆的滋味,享受到新潮的浪漫。基于此,面对青少年持续热衷于微博的状况,论述如何利用好微博,规范好微博,以期让青少年健康地利用微博,在微博的自由王国里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4.
微博已经逐步成为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青少年使用微博的具体习惯,了解其对于微博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使用微博更多地表现为青少年的从众心理,满足其实现自我需求的目标,同时是青少年的社会经历及亲身体会社会的体现,能够反映出青少年使用微博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微博意见领袖以其多元化的身份、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传播能力以及舆论引导能力,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给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做好对微博意见领袖的有效监管和科学引导,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积极影响并施之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是提高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效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代学生》2013,(Z3):12
热点如今,微博像日记一样,早已成了很多人的"私人花园":抱怨、"吐槽"、写随感、分享资讯、转发段子、晒图片……畅所欲言。其中,很多中小学生也开了微博,但家长和老师对此很纠结。学生的新空间微博究竟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有多少青少年在使用微博?他们又在微博上聊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微博以其独有的平等性、内容自由、碎片化、张扬个性等特征,在对青少年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挑战着传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应对挑战,主动采取措施,运用微博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退行性变化"中的微博对青少年仍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利弊兼具,不可小觑。新形势下,要加强微博治理,必然依赖于政府的积极作为、运营商的社会责任、社会的共同努力、"大V"的示范效应、青少年的有效参与以及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9.
现今,微博风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广大家长、青少年在热衷微博的同时,可能会对微博的发展、特点以及微博在教育中的影响及作用产生疑问。潘祥辉老师在本文中会对这些问题逐一解答,让家长和孩子更加理性、正确地理解及使用微博。  相似文献   

10.
微博在本质上是叙事的。青少年通过微博叙事表达和建构其线上自我。基于此,微博德育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触动青少年的线上道德叙事,从而促进其线上道德自我的建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将道德活动设置为学生的具体生活事件,积极应用丰富的、物化的道德符号营造现实道德环境,同时作为意见领袖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在线生活。  相似文献   

11.
潘祥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后,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介制度变迁、媒介社会学以及政治传播学研究。现今,微博风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广大家长、青少年在热衷微博的同时,可能会对微博的发展、特点以及微博在教育中的影响及作  相似文献   

12.
微博在本质上是叙事的。青少年通过微博叙事表达和建构其线上自我。基于此,微博德育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触动青少年的线上道德叙事,从而促进其线上道德自我的建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将道德活动设置为学生的具体生活事件,积极应用丰富的、物化的道德符号营造现实道德环境,同时作为意见领袖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在线生活。  相似文献   

13.
现象:青少年热衷玩微博微博达人们的"刷"生活从注册账号到使用,不到两年时间,初二学生丁丁已成为微博界的资深人士。浏览丁丁的微博,每天从早到晚的趣事、新鲜事,甭管是关于同学、老师,还是自己的,在他的微博页面都能找到记录。他关注的大多是一些社会名人,只有十几个是在生活中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提出,近年来,中国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而新媒体应用也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跃特别是微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活跃度极高的新媒体应用平台和信息传播工具,并频频引发热点。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织围脖"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微博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究其原因,微博与青少年的个性相适应,正处于发育阶段的他们具有  相似文献   

15.
微博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网络媒体,通过网络中的交流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微博因其具有随意性、时效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备受青少年的喜爱,而大学生具有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思想活跃度高、个性鲜明等特点,因此成为了微博的主要使用人群,这也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当代青少年是伴随中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身上打上了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信息生活是当代青少年无法绕过的生活境遇,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语言、网络艺术、微博、手机短信等,如今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交流平台发生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通过网络渠道尤其是微博被大家所熟知。在微博互动中,任何公民都可以发表自己对公共事件的看法。青少年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在微博公共事件参与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对此,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策略,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孔祥年 《中国教师》2013,(Z2):21-21
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交流沟通工具,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追捧。微博渗透到校园的各个领域,既能成为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导火索"和"催化剂",也能为妥善处置提供"助推剂"。一、微博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据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其中微博网民3.31亿,青少年学生是最大的网民群体,占网民总数的26.8%。微博日益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大学生通过微博随时随地成为新闻的制造者、评论者、传播者,为了追求传播信息的高关注度,松懈心理防护底线,传播、关注、评论、转  相似文献   

19.
陈燕红 《中国德育》2012,(12):50-53
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到微电影、微旅行、官方微博发布群的出现,中国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微”生活方式已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认知以至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12,(9):13-13
“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许多学生做眼保健操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近日,一条眼保健操“无用论”的微博,引发出社会众多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