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那么,以宣传科学理论、推动经济发展、传播先进的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为己任的新闻媒体,如何讲求诚信,取信于读者,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的公益性在中国现代化与信息化加速进行的当前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网络媒体可以利用网络先进平台拓展自身的公益性,这集中表现为传播先进中国文化、树立优秀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整合社会资源、履行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3.
曹滢  陈元  陶叶 《中国记者》2012,(9):31-32
网络媒体界首次采取全媒体手段聚焦报道基层劳动者,持续时间长,信息量大.同时创新了传播平台,实现了网络原创新闻报道的突破性尝试.网友反映,这组报道弘扬了社会正气,改变了"社会新闻即负面新闻"的惯性思维,在互联网上掀起关注环卫工人热潮,以及向基层劳动者致敬的呼声.  相似文献   

4.
张晓宇 《新闻战线》2020,(3):109-110
《你听我说》栏目充分发挥方言优势传播信息,提升了传播效果,弘扬了社会正气,传承了本土文化。运用方言、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本土文化,保护中华民族多样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5.
9月12日,丁关根同志在新华社网络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的新闻网站,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积极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对内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对外树立中国良好形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机关报,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一张大报。作为党在军队的喉舌,50年来,军报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展示人民军队的良好风貌,推动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很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微博传播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因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热议为例,通过对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着重阐述微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此事件关注重点的变化,以及微博对提升公民社会道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红段子”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段子”是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打造的信息新产品,它的诞生和传播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即适应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典型报道一直是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宣传先进、弘扬正气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新闻宣传的生存环境和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传播渠道和受众选择趋于多元,传统的模式化、脸谱化的宣教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需要。北京优秀交警孟昆玉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令人眼前一亮,为改革创新典型报道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成立10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努力为党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与此同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构建以新闻为主导的多元发展格局,增强了活力,壮大了实力,保持了新闻传播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网络舞台,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旅行,“微时代”已成为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1]。  相似文献   

12.
王亚鹏  毛潞  杨珊  马涛 《新闻世界》2014,(8):364-367
在新媒体时代,以网络文化软实力为代表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将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中有关天津文化软实力的官方微博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微博传播中天津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大观周刊》2012,(38):37-37
基层群众摄影活动开展的好,对于社会先进文化建设起到巨大作用,随着微博、博客、空间等网络传播工具的应用,摄影对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广传播作用也日渐重要,组织到位的话,基层群众摄影活动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代表平台,微博除具有网络信息传播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二次传播、病毒营销、意见领袖等个性化的传播特色。论文以"冰桶挑战"公益微博为例,对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理论分析,尝试通过"爬虫程序"进行微博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实验方法验证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和特点,以期为网络舆情引导和监控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一种以发现和分享为基本特征、极具互动性的网络传播手段,大大增强了普通民众的话语力量,加速了社会话语权的分流倾向。本文以2011年春节的热点事件微博打拐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剖析微博的特性,以思考其对于公民意识和公共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Web2.0信息技术时代,微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络信息传播主流平台,档案文化产品无疑是宣传档案与档案工作的最佳形式,档案部门能否借助微博平台实现档案文化产品的共享也是值得档案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档案文化产品微博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分析,提出以微博为平台的档案文化产品进行微博共享模式的运行机理,并从理性角度分析档案文化产品微博共享模式的广度与深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沈昕  翁华强 《青年记者》2012,(26):27-28
"微时代"的定义与范畴关于"微时代"的定义,学界仍莫衷一是。有的通过传播现象进行总结性的界定,如陈艳艳认为:"由微民发起,以微博为载体,加之以微动力、微情绪、微需要、微服务,共同构成当前社会盛行的微文化,人们自此进入微时代。"①也有学者通过分析"微时代"的网络传播构成要件归纳定义,如浙江大学林群认为:"‘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世界》2008,(10):18-18
为建设新的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安在线网站于今年2月份正式开播网络电视。自开播以来。中安网视即时互动。弘扬正气,通达民意,采编播发各类网络电视作品20000多条,全方位打造新的网络宣传主阵地,赢得了网民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目前我国在网络社会中"微现象"的迅速走热,对于微博的研究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关于微博兴起的原因和微博传播的主要特性入手,重点针对"微现象"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就微博的传播机制和微博传播的影响机制,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在肯定"微博模式"的基础上,也就"微现象"的负面效应及传播抑制方式提出建议。前言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应用产品和信息传播方式,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网络空间存在越来越多的受众,他们自发成为消息源,发现并推动社着会热点问题,形成网络舆情影响着现实社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致力于呼吁网友关注周围的乞讨儿童,通过拍照记录现实,并通过微博进行广泛传播,以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使乞讨儿童得到妥善安置。该微博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将通过"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讨论微博引发的公众参与存在的机遇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