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云采访”作为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新闻采访方式,通过虚拟交流和多媒体呈现,拓展了采访对象的范围、近距离接触和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在融媒体时代得以兴起与发展。本文从采访对象的广阔范围、近距离接触的优势和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创新策略包括强调挖掘新闻真相、坚守新闻专业精神、加强沉浸式体验与交互、构建“云采访”终端平台。研究表明,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云采访”应当紧随时代潮流,积极革新工作理念与方式,本文研究旨在为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的采访实践中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丽娜 《新闻传播》2023,(8):83-85
在媒介融合内容为王的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成为媒介融合的关键。同时,在信息爆炸、网络化、跨界融合的大环境下,新闻工作者的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如何发掘新闻价值以及挖掘新闻的深层内涵,成为适应媒体融合的新现状,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我职能。  相似文献   

3.
伴随媒体融合的深度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正在被主流媒体所广泛实践。文章从应用特征、内在逻辑以及实践进路三个方面对“新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角色定位出新、传收关系革新、内容价值更新是“新闻+”模式所具有的典型创新之处;作为条件的技术逻辑、作为手段的市场逻辑与作为目的的政治逻辑,则构成了该模式发展的基本内在逻辑;未来,为实现“新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主流媒体还需在挖掘深度、实现准度以及保持高度三方面继续发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展现新闻事件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是广播电视记者的天职,而社会生活复杂多变,采访对象的特点千差万别,需要记者以职业之情引导人性之情,从而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价值,进而传播社会正能量。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对记者在采访中如何合理引导情、深入提炼理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采访中,记者特别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中的、有起因有悬念有结果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 怎样强化"事件意识"? 记者有没有"事件意识",对采访对象的体现、对新闻素材的挖掘都会呈现很大差异.如何强化新闻采访事件意识?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了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新闻采访与写作则直接影响着新闻内容的发布,因此要正视这部分工作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的地位,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价值。这需要新闻从业者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加强理论学习,进而革新工作技巧。基于此,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广播作为现阶段影响范围较大、受众范围较广的传统大众媒体之一,在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直播平台及自媒体社交工具在视听渠道的快速发展,在进一步地降低新闻传播成本、提高新闻事件时效性的同时,面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持续加剧,同样对大众媒体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高水平的语言表达技巧,在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距离的同时,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内涵及社会效应,以达到获得听众的信任和兴趣的目的。为此,本文主要分析及论述了广播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并提出了相关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融媒体时代,对于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作者两次蹲点乡镇农村开展新闻采访为例,从寻找“新线索”、发掘“新题材”、发现“新价值”、书写“新文章”四个方面阐释新时代党报新闻工作者如何守正创新,践行“四力”挖掘新闻,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贺杰 《东南传播》2016,(5):151-153
在近些年的媒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在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之间的两难之境。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二者之间是矛盾冲突还是可以平衡取舍,是值得新闻人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某些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干预性报道导致影响司法判决和事件进程,某些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以及灾难报道反而给被采访对象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新闻伦理观,以期在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之间寻求最大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写作决定着所发布新闻的内容,而媒体融合的时代就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因此,新闻采访写作在媒体融合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此外,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和媒体大范围融合的背景下,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写作要求,发现新闻并判断新闻的价值、挖掘新闻更深层次的意义更加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新闻记者不断提升自身职能,适应媒体融合的新现状。  相似文献   

11.
金胜 《视听纵横》2008,(6):51-52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在追求真实性方面,电视媒体相比其他媒体有更多的优势,因为他有很好的记录介质——摄像机,人们往往会把摄像机比喻为记者的眼睛和耳朵。人们普遍认为,最起码,镜头所记录的场景是客观存在,应该真实可信。但是,在采访活动中,由于媒体的介入,除了事件的本来面目被揭露得更加彻底外,也有可能使事件的本来面目被隐藏得更深、事件的内幕反而更加难以揭开。媒体的介入,无意之中干预了新闻事件的发展,这是客观的存在。那么它是如何干预新闻事件的?以下展现的事例,试图从中找到相关迹象:  相似文献   

12.
王睿 《新闻世界》2012,(9):215-2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中国的传媒体制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和转型。少数媒体越来越看重经济利益,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规范所牵引,甚至做出不顾新闻职业规范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本文以2011年11月《南方都市报》"联防队员入室施暴强奸案"的报道失当为例,揭示了市场新闻业与新闻职业伦理之间的矛盾,并试图给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齐静 《新闻世界》2012,(5):227-228
2011年11月8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则新闻《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国内多家媒体对此转载并加以报道,短时间内引起舆论哗然,因该报道引发的社会对媒体职业精神的质疑并没有结束。笔者认为,媒体有必要以此为契机,对新闻采访及报道方式加以规范,切实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相似文献   

14.
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因其与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步性、未知性,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传播方式,但电视媒体往往囿于新闻栏目的时间制约,不能对所有重要新闻事件都及时地做现场直播。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最大限度地挖掘新词价值,就需要记者在电视新闻的采访编辑过程中多用现场。为此记者要善于观察总结、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隐性采访”,通常是指记者不公开身份进行秘密采访或者化装采访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一种常用手法。隐性采访往往使媒体能获得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逼近事件真相,突出采访环境的原生态和“内幕”后的真实情况,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小甘: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重大的、引起新闻界广泛争议的新闻伦理失范事件发生。对于即将步入媒体工作的未来新闻从业者而言,掌握好新闻工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加深对新闻职业伦理的认识也尤为关键。本期,传媒专家、资深媒体人范以锦先生在新浪和腾讯微博(@范以锦)同步开辟的“新闻学生茶座”中,与自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黄悦(@榨菜的窝儿)展开对话,从媒体公关、新闻造假、隐性采访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坚守媒体的伦理底线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表明真实身份或身份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借助照相机、录相机、录音机等采访工具,秘密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活动。对媒体和记者来说,隐性采访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与可读(看、听)性,获取了显性采访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材料,新闻价值较高。时下,隐性采访作为挖掘深度新闻、寻找独家新闻的有效手法为越来越多的媒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一、公民隐私权与新闻媒体职业权利矛盾产生原因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构成、工作方式、采访报道要求都有了新变化,涉及侵犯采访对象隐私权事件的频率也随之增加。人们一方面需要借助媒体来了解新闻,获取有用的信息,知晓周围所发生的变动,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原体制下的报纸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有着比较稳定的新闻框架。自从传统媒体从“事业”开始向“产业”转变后,其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也开始寻求突破。网络媒体出现后,其特有的属性为商业嗅觉逐渐敏感的报纸提供了一种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在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报纸媒体相对稳定的新闻框架可能会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而重构。本文以“周久耕事件”为分析对象,以新浪网对有关周久耕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数据,以实证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网络舆论是如何介入并重构报纸媒体新闻框架的。  相似文献   

20.
程前 《军事记者》2013,(1):22-23
当今时代,新闻媒体的触角可以说无处不在。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一出现,立即就会被各媒体所关注和报道。在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模式下,许多媒体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焦点聚焦在新闻事件本身,从而造成各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经常大同小异。那么,在这个媒体充分竞争的时代,如何实现新闻的独特挖掘,充分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消费需求?笔者在新闻实践中感到,在新闻事件的前伸与后延中挖掘新闻,是实现新闻独家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