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报纸的生存随着报业危机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显得举步维艰,濒临消失的地步。本文研究探讨网媒冲击下企业报数字化道路,首先从报业危机爆发分析出发,然后就"数字优先"的必然性从纸媒数字化的崛起及停刊转网的报业实践案例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从创新的视角阐述了网媒冲击下企业报数字化的道路,并且对企业报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传媒业已全面进入微时代,大潮之下,新兴媒体的迅猛崛起带来传统纸媒吸引力的下滑与读者黏度的下降日渐显现。传统纸媒怎样绝处逢生?作为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地市党报十强"的地市报纸,从2013年1月起,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就与南湖、秀洲、桐乡、海盐等县市区联手合作,创办了一周五期、每期四版的区域性报纸。与大报相比,区域报媒更注重为本地方、本区域的读者提供资讯,对公众的服务更具体、更周到、更直接。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12,(4):51-51
日前,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方正电子")承建的"现代快报方正畅享全媒体生产平台"正式通过验收。该平台将真正实现视音频、稿件、图片,iPad、iPhone、PC、纸媒、网媒、掌媒等多媒介、多素材、多终端的全媒体生产和发布。这份曾享誉中国报业、至今仍执江苏都市报业牛耳、全国都市报前十强的都市快报,将通过该平台逐步推进全媒体战略,在媒体融合时代焕发都市报业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最近,不断有地方报业集团推出“滚动新闻”。传统报媒主动向网络媒体、手机报媒体靠拢。这是一场报业的集体苏醒?还是一场网媒的常规扩张?亦或是手机报媒体的第一声啼哭?现象:报业集团的“八级地震”2009年3月,在古城长沙,这个报业竞争异常惨烈的文化之都,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推出的一个举措:涵括旗下长沙晚报、星辰在线、湘江手机报媒体在内的200多名记者、300多名编辑济济一堂,倾听集团滚动新闻“冲锋”号令。  相似文献   

5.
要把地方报业网站由传统媒体配角变为网络新闻报道主角,要还原其网络媒体属性,形成新的网媒发展思路.地方网媒更要坚持新闻立网近年来,一些地方报业网站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把精力转向网络的商业业务,忽视了自己的强项新闻报道,逐步丧失了区域第四媒体地位,十分可惜.新闻网站立网之本是新闻,因为拥有新闻采编和新闻发布权是公认的独享资源,是商业网站无法获取的.  相似文献   

6.
Web2.0时代,报网融合成为报业应对激烈的媒介竞争的共同选择.本文从网络对报媒的冲击出发,分析<南方周末>报网融合的个案,并阐述今后改革的重点,以展现目前报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实践较早。最近几年该报的新媒体实践主要体现在融媒体建设、新闻的"滚动"与"实时"传播、采编队伍的全媒体转型以及开展"报、网、屏"互动活动等方面。《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在地方党报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为其它地方党报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启示。在传统报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报、网、屏"融合发展是地方党报发展新媒体无法回避的一条正确道路,在移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在来的路上,心中真有点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这是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在演讲中的一句话。昨天,网易副总裁杨斌、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等从南方报业走出去的十几位原南方报人,回"娘家"参加在清远佛冈召开的南方报业2010年战略研讨会暨全媒体论坛,为集团全煤体转型出谋划策,贡献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9.
新锐媒体尤其是网媒、掌媒,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传统媒体不断向其献媚,中国传统媒体在层层夹缝中,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压力下的危机感步步加剧。笔者试图结合当下传统报业建设移动新媒体的一些现象和经验,对传统报业发如何展新媒体产业,特别是手机媒体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这次采访的一大特色,就是小组由纸媒人与网媒人组成的"新搭档"。在天津空客厂区采访中,我第一次尝试为网媒出镜,但有感出镜之难。其中仅几秒钟介绍空客的镜头,硬是说了十几遍才成功。肢体在镜头中的生硬、呆板,语速的快慢,发音的标准等短板一一显露出来。隔行如隔山,虽同属媒体行业,却感叹要想从纸媒转型到网媒并非易事。放眼全球,我发现自身所处同时代中的落后。  相似文献   

11.
黄银龙 《新闻世界》2010,(8):286-287
近年来,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但仍存在很多隐忧,面临着六大困境:战略上把"数字化"当作点缀;新旧媒体体制上"两张皮";市场化运作机制缺位;盈利模式模糊不清;融资遭遇政策瓶颈;商业网站挤压加剧。报业数字化要突围,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首先,必须对报业的本质进行重新思考,从战略上明确,先做网络,后做报纸;其次,对报业流程再造,加速报网融合;第三,开创付费阅读,整合营销等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报业在融合发展中走过了前所未有的艰辛历程,许多地方报媒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前举步维艰.如何破除报媒困局,重塑报媒影响力,是当前报媒从业人员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多报媒并非坐而论道、坐而待毙,而是纷纷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他们在融媒体运作尚未寻找到可以广泛推广、卓有成效的模式之时,更多地运用起互联网思维,对"内容生产"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立足于地方媒体的传统优势,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铸造品牌活动,在报业的寒冬中砥砺前行,大有所获,让人为之一振,也唤起了人们对报媒影响力重塑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湖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四个突破为重点,大力推进媒体融合的建设。从"湖州在线"网到城市电视的建设,从一报一网站到"掌上湖州微信平台"、湖州在线官方微信微博、湖州日报官方微博等,媒体融合发展始终处在发展的前沿。湖报集团"三驾马车"(传统媒体、新媒体、文化创意)进入融合发展时期。今年5月,集团荣获中国报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奖"。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底,贺州日报社整合《桂东电视报》新闻媒体资源创办了《贺州晚报》,形成"一社两报"的新格局。"一社两报"格局下如何发展,没有符合贺州实际的现成模式,需要地市党报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贺州日报社自创办晚报以来,就如何发展壮大报业进行了人员“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面临新媒体竞争和省级党报的挤压,地方媒体如何创新求变,以求得自身立足与发展空间?为破解这一课题,嘉报集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大胆探索,从2013年开始,作为"中国地市党报十强",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尝试个性化定制模式,先后与南湖、桐乡、海盐、秀洲等县(市、区)联手合作,创办一周五期、每期四版的地方党报,在同频共振中实施个性化媒体服务创新,在全国报界打响了知名度.  相似文献   

16.
新闻观察     
近年来,腾讯与地方传统媒体合作创办了一系列网站,引人关注。其中暗含着哪些媒体发展的路径?业内外专家又是怎样解读的?请看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曾革楠的《体制外报网融合:报业转型的探索》。自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吴凤颖 《青年记者》2022,(21):56-5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被看作人类社会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本文以“数据”为核心对报业集团的融媒创新进行研究,在梳理国内报业集团数据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报业集团应从融媒大数据生态、融媒数据应用场景、融媒组织和人才建设三个维度进行媒介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王蓉  宁函夏 《新闻世界》2014,(8):190-191
在互联网时代,报业要继续生存下去,最现实的途径是实现报网互动和报网融合。本文通过对合肥晚报"微博选(报纸)头条"举措及执行过程的分析,探索报网互动给读者和报业带来的效益,为今后报纸行业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们已步人互联网时代。面对网媒信息的海量发布、即时传播优势,平面媒体要想与之竞争,必须进行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从2011年度河北省晚报都市报类好新闻初评中我们欣喜看到,处在媒体市场竞争最前沿的晚报、都市报,大都在积极应对网媒挑战,强化新闻策划,作独家新闻、作原创新闻,从一般的新闻告知层面转向新闻的解读、厚重表达,涌现了一批精品力作,但也有一些作品还停留在"原生态"采编阶段,缺少谋划,新闻不新,内容单薄,写作粗糙,需要引起各媒体注意。  相似文献   

20.
"报网互动,报网融合"是网络时代报媒发展的大势所趋。2011年3月28日,《人民武警报》主办的"新华网·人民武警"播发的稿件《岩手救援八天七夜——访赴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救援专家彭碧波》,第一时间被新华网首页、新华网军事频道头条刊用,各网站转载累计百余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这种依托报纸权威、独家、深度的优势,发挥网媒即时、互动、海量的优长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