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韩冰远 《新闻传播》2010,(5):120-120
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一股真人秀(RealityTV)浪潮在全球兴起和蔓延。已然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电视文化奇观。真人秀,至今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和定义,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如真实电视、真人秀、记录肥皂剧、真实秀等等,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真实电视或者真人秀。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世界各地的真人秀节目正在为各大电视台带来巨额利润.其中有的节目已被多个国家移植,《老大哥》已经有18个国家的版本,这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几乎使电视观众趋之若鹜、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2.
解析国内的"真人秀"--兼评《生存大挑战》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节目。2000年以来,“真人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它始于荷兰的《老大哥》,其后,美国CBS的《幸存者》,FOX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更将这一新的节目形式推向了高潮。“真人秀”使收视率急速飙升,为欧美各大电视台创造了巨额利润。  相似文献   

3.
李翔 《现代视听》2012,(2):68-71
2011年哪些真人秀节目占据了省级卫视的电视荧屏?这些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播出形式、内容研发、立意诉求等方面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观众在一些节目中还拥有淘汰参赛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真人秀"是舶来品,在英语中最常用的词是"REALITYTV",在汉语中也有"真实电视"的译法。通常来说,它是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如今,"真人秀"节目正在全球荧屏风靡,它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复  相似文献   

6.
吴承诚 《今传媒》2015,(3):124-125
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人际传播和日常人际传播不一样,它表现出来的特质是趋向平等和相对封闭的。本文通过探讨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角色交流、人际传播在节目录制中各个状态的表现以及录播节目和直播节目中人际传播的差异,揭示普通受众可能无法看到的场景——节目录制时主持人、现场导演、嘉宾、现场观众等不同的角色如何"各司其职",他们在幕后进行着怎样的人际传播;在节目录制开始前、节目录制过程中和节目录制完成后各角色之间的人际传播发挥了什么样的功效,有什么不同等等。这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电视节目幕后不同于荧幕前的传播状态。作者试图通过阐述如何通过把握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人际传播来给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星真人秀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星真人秀节目是由明星参与录制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自2006岁末东方卫视推出《舞林大会》并收获高收视率之后,随即掀起一股明星真人秀热。东方卫视随后又策划播  相似文献   

8.
马娜 《新闻世界》2011,(7):90-91
本世纪初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并在电视界刮起一阵"泛真人秀之风"。短短几年,真人秀节目日趋成熟并因受众期待不同逐渐细分。有着较高专业水准的美国职业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学徒》可以说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并且独占鳌头。中国内地,影响不凡的同题材真人秀节目《绝对挑战》虽然派生自《学徒》,但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电视策划的角度剖析在节目定位、环节设置、节目后期制作及播出形式等方面,《绝对挑战》在本土化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及不足。  相似文献   

9.
浅谈直播节目主持人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岚 《中国广播》2006,(7):56-57
直播节目主持人相互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配合得好,会使直播节目锦上添花;配合得不好,便会影响直播节目的播出质量和效果。一、主持人节目播出前的配合直播节目大多由两个或多个主持人主持节目。多个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会有多种思维方式、多种表达方式,因此,主持人要圆满地完成直播节目,必  相似文献   

10.
一、电视综合节目摄像电视综合节目从节目性质角度指新闻节目、娱乐节目、教育节目、服务性节目等,而从内容上则分为科技节目、文艺节目、经济节目和体育节目,从制作方式上讲,可以分为直播节目(现场/演播室)、非直播节目。传统上  相似文献   

11.
胡腾 《青年记者》2007,(14):105-105
“真人秀”最早出现于美国,在英语中最常用的词是“REALITY TV”,在汉语中也有“真实电视”的译法。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至少它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交往活动,要能有秩序的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关系规范,受到一定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2.
霍玥 《视听界》2010,(3):67-68
一、广播真人秀的类型 借用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定义,广播真人秀节目是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情境中,按照特定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个性,并被纪录或者制作,在广播中播出的节目。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3.
胡腾 《青年记者》2007,(14):105-105
“真人秀”最早出现于美国,在英语中最常用的词是“REALITY TV”,在汉语中也有“真实电视”的译法。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至少它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交往活动,要能有秩序的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关系规范,受到一定的社会控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郑锦宁 《青年记者》2009,(14):71-71
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的表现是节目成功的基础。因为就节目形式而言,主持人的角色为“访”,嘉宾的角色是“谈”;就节目内容而言,嘉宾谈话的内容才是节目的重心。录制前做好嘉宾工作比录制时的组织协调更为重要。许多问题看起来出现在现场,而原因却出在播出前的准备工作中。比如,访谈对象进入演播室后紧张、怯场,准备得很好却难以发挥,回答问题跑题或枝权太多,收不住等。录制前最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  相似文献   

15.
陈晔 《视听纵横》2010,(2):42-45
“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指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几乎不作任何过滤和删改)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它是一种低门槛、零距离、全方位,由参赛选手在摄象机前进行现场竞赛的全民娱乐“秀”节目。国内选秀节目从一支独秀的“超女”到随后兴起的各大“秀”场,已俨然成为一种电视狂欢的奇观。  相似文献   

16.
杨艳喆 《传媒》2014,(8):63-64
正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为观众所熟悉,作为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节目形态,无论是从节目的数量还是节目观众的收视情况来看,都成为了电视节目的一种主流形态。从《超级女声》开始,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在荧幕上大放异彩,其他类型的各种真人秀节目也应运而生,节目的内容逐步升级,节目类型从单一型向多元素复合型发展,播出的时段逐渐趋于黄金档、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主持人在电视真人秀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最后10年里,广播传媒经历了播出方式改革、节目内容改革、运行机制改革三次大浪冲击之后,以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复归到冷静思辨、扎实求进的平稳发展阶段。由节目主持人和群众参与即兴交流而构成的直播节目,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所带来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效应使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加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实际;时效性更强了,现场感染力也更强了。但是,直播这种播出方式在拥有多方面优势和独特魅力的同时,与生…  相似文献   

18.
陈志勇 《新闻窗》2013,(5):39-40
节目编导在整个访谈节目中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其工作内容贯穿整个节目的创作,包括选取节目素材、节目策划、制定节目录制计划、实际拍摄或录制、以及最终剪辑播出,或严密准备后的直播,最后把好政治关、事实关、文字关等各个方面的系统性创作活动,可以说节目编导直接决定了节目的质量及收视率。尤其是在民生类的访谈节目中,编导的价值取向、观念决定了整个节目的走向,在出现意外情况时,编导更需要及时决断、处理,将节目引导至积极、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湖北经视的日常播出中,只有《经视直播》和《经视一锅鲜》和《经视夜总汇》采用的是直播形式,其他节目的播出全部采用的是录播形式,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参与节目的"虚无化",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虚无缥缈,这无形中拉大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参与节目的过程严重滞后于大部分自办节目的播出时段,而改变这一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日常播出中实现直播的常态化。那么,如何来实现日常节目直播的常态化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新节目创建、旧节目改版和直播值班制等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徐立生 《视听界》2004,(5):51-52
从2001年开始,准安人民广播电台、淮安电视台,联合党政有关部门,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已开办广播《行风热线》节目120多期,户外直播15期;电视党建栏目《走进现场》,播出60多档。这两个节目都已经成为当地的名牌节目。人民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内多家媒体作了报道。《走进现场》被中组部评为“党建优秀栏目”。一批节目在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粮食银行》还获得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社教节目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