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实际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利用、限制、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加强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教育和改造.党根据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状况,采取了典型教育、自我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形式,加强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工商业政策、过渡时期总路线、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教育.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它为推动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两个不同的阶级。这种认识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与事实不符。买办资产阶级实际上也属于民族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保护民族工商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政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是  相似文献   

4.
<正> 吴荪甫是《子夜》中的主要人物。几十年来对吴荪甫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反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二是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三是具有进步和反动两面性的民族资本家。前二者由于片面地强调某一点已被人们所舍弃,第三种观点是现在通行的说法。我以为,两面性固然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属性,但在阶级属性与艺术典型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并非科学的认识。所谓“两面  相似文献   

5.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破裂,中国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阶段。这时中国社会性质怎样?革命性质是什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否取得了政权?在革命中如何对待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问题急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给予回答,否则中国革命将无法进行。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加深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党的创立时期和大革命时期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毛泽东《中国社会各级阶分析》为标志,毛泽东民族资产阶级理论开始萌芽。本文就毛泽东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理论的萌芽、内容等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第一个纲领中写道:“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但是要使我们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斗争中,应当领导团结他们,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对敌,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但是“四一二”政变后两天,共产国际就宣布“中国资产阶级叛变了反帝斗争。”四月二十一日斯大林也宣称:“蒋介石的政变,表示民族资产阶级退出革命”,“表明他决心同民族资产阶级一起,勾结帝国主义者,反对中国工人和农民。”  相似文献   

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于民族资产阶级问题曾有过精辟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资产阶级问题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性质、国内主要矛盾以及阶级关系的一系列变化,民族资产阶级问题又一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面前。  相似文献   

9.
评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立宪派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它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虽同属一个阶级,但由于彼此经济利益的不同,和封建势力的联系有亲疏之别,因而政治态度显有差异。从一九○五年同盟会成立起,到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止,两派经历了一个“对立——联合——分裂”的过程。现分述如下。一、从对立趋向接近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主要是依赖政治上、经济上的封建性联系而得以扩大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何时消灭的问题,在理论界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基本消灭了。第二种意见认为1966年取消定息后,民族资产阶级才消灭。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还存在着定息,就说明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民族资产阶级尚未消灭。第三种意见认为民族资产阶  相似文献   

11.
张謇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研究张謇与辛刻革命的关系,对于了解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后的表现,把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张謇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言行特点可概括为三点:1、对辛亥革命由抵制到接受;2、对孙中山由“谨当竭所知能,以酬眄睐”,到在孙袁之争中偏向袁;3、在辛亥革命后继续兴办实业、教育和文化,为民国的建设出力。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和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注重从国民革命的全局出发,基于无产阶级乃国民革命“督战者”的思想对其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他注意到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着两面性的阶级,并尝试着从经济角度加以说明,这在中国共产党内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实行产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本来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使命和宏伟目标,民国政府一成立便展开实业建设,掀起了这场"产业革命热".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民国政府,也为"产业革命热"开创了前提条件.虽然由于袁世凯对革命的残酷镇压,这场"产业革命热"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而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自发的投资热潮,仍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进行了探讨和指导。在大革命高潮和大革命紧急时期的1926、1927年两年中,却出现了几番有关政权性质解释的反复,从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的肯定,到过渡政权的认定,再到建立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的指示。这种反复,既折射出当时背景之下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党内的斗争,也反映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绵延数百年的满汉矛盾,使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之地位得以恢复和确立,这对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民国初年的政治动乱并未能从总体上中断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上海商务总会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资产阶级团体。辛亥革命前其部分成员逐渐看穿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假象,纷纷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同盟会,配合革命党人开展革命活动;在光复上海之役中,更是通过总会所控制的商团武装力量直接参与革命,促成上海光复,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上海独立后,商务总会又为沪军都督府提供财政支持,最大程度地缓解了军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 ,中共中央对南京国民政府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曾把南京国民政府当成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权或民族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究其原因 ,主要是 :党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能力较差 ,共产国际的影响以及南京国民政府阶级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党内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一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妇女,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激荡下,秉着男女平板的时代精神,亲自领导了妇女争取参政的斗争。妇女们采取了上书请愿,舆论回击、“武力”抗议等多种斗争方式,将妇女解放运动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了广大妇女要求登上政治舞台的迫切愿望。尽管斗争的结局很不理想,但是妇女们那种争自由,争平等,争人权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却在妇女解放运动走上闪现出不可磨灭的光辉,成为妇女们政治上觉醒的重要界标。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研究的历史进展呈现出分期鲜明、重点突出的特点。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影响与成败之论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重新加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和深入对辛亥革命的研究,而且更有助于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当代问题的根源和本质有更准确和深刻的了解。大陆的辛亥革命研究,无论是从其研究群体、交流范围、发展规模和活跃程度,还是从其学术性、多样性、观念开放性和思想深度来看,改革开放前后俨然有一个界限分明的界线。196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热点集中于以下几点:1.辛亥革命的胜利或失败成因、性质以及历史地位;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三民主义的影响;3.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思潮与文化变迁;4.辛亥革命中的人物研究;5.辛亥革命与政党、会党及各社会阶层和团体的关系;6.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7.辛亥革命与地方的关系;8.辛亥革命与海外关系。西方学界在辛亥革命研究方面关注的热点以及所做的开拓则与中国大陆学界不尽相同,西方学者们还逐步把研究的目光从处于辛亥革命中心的历史人物和同盟会革命派阵营转向了其他社会群体,并对推动辛亥革命的主要力量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深入探讨。总起来看,对于辛亥革命的发生、性质及成败,海内外学术界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从辛亥革命的历史成因来看,辛亥革命的性质应该是一场早产的资产阶级革命。具体来说,它是一场由拥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和理想的革命派所发起的、由具有反对满洲贵族封建专制统治之共同目标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改良派及其在政界、军界、商界和知识界的精英代表所支持和主导的、有中下层社会团体参与的民族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20.
甲午一战,中国惨败。在严重的民族危机跟前,时代呼唤新的媒介以唤醒国人实行变法图强,深受刺激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迫切需要通过舆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满足自己参政的愿望;社会迫切需要新的媒介以疏通壅塞的社会风气与启迪民智。在这种背景下近代国人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第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