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申卣 《中国集邮》2000,(11):16-17
1997年2-5月间,邮市出现了高涨期,许多邮品的价格如脱缰野马直往上蹿,在短期内形成了泡沫,风险高度凝聚。从1997年6月份开始,近期邮品的价格大幅下滑,而同年10月份放开1998年新邮预订之后,大量邮品的价格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即出现了平均30%以上的跌幅,由此被最终确认了大势反转。1998年和1999年都是下滑调整之年,绝大多数邮品运行在缺少需求支撑的跌势之中,到了今年年初,已经出现了大量超跌品种,与1997年高涨期邮品泡沫过大而呈现不正常的表现一样,超跌则向另一个不正常的极端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刚 《集邮博览》2003,(4):56-57
邮市自2002年春节之后重新陷入低迷,整个邮市大盘已经创出了自1997年邮市下滑以来的新低,各种邮品价格一落千丈,打折邮品遍地可寻,投资者伤心不已,被套者心急如焚,大量集邮者更是远离了曾经陶醉自我的这一片土地,索性当起了旁观者。  相似文献   

3.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0(7):28-29
“黑马”邮品,是市场投资梦寐以求的投资对象,但真正能够成为“黑马”邮品的却少之又少。今年初出现的近期邮品反弹行情中,有许多近两年来发行的邮品升幅极大,出现了5倍乃至10倍以上的涨幅,但绝大多数品种的市价却是昙花一现,仅攀升几天即下滑,这些品种往往是从低位拔地而起,并没有经过很好的换手,因此基础较差,呈现为昙花一现式的飚升骤跌,是典型的炒作品种,而非真正的“黑马”。但也有个别品种的表现却吻合新邮品的“黑马”表现,演绎出令人赏心悦目的“黑马”走势。  相似文献   

4.
一部好的专题邮集,除了要有世界各国邮品、早中期邮品、珍罕性较高的邮品外,邮品的种类多样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中,邮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全国邮展、亚洲邮展、世界邮展的情况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邮集都展示了大量的邮戳。  相似文献   

5.
田林 《中国集邮》2000,(12):26-27
邮市,顾名思义是邮品市场,主要是买卖交换邮品的场所。从广义上讲,目前我国的邮市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拍卖市场。由于一级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现在以销售新邮为主,因此属于官方发行邮品的市场,一般人除了购买其发行的新邮外,无法涉足其间的交易。而拍卖市场交易的主要为高档邮品,且只有少数拍卖行一年举槌一二次,涵盖面不广,因此同样不是主流的邮品市场。所以,目前邮人所指的邮市属于狭义概念,即仅指二级市场,本阐述的就是二级市场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宋琛 《中国集邮》2001,20(7):32-32
4月下旬开始,邮市中升幅极大的近期邮品出现了回调的迹象,引发了部分投资的恐慌,毕竟在连续上扬月余的市场中,人们对回调的市场表现淡漠,而考虑更多的是在不断上扬中创出新高的战绩,一旦价格在高位滞涨并下滑,自然会重新想起“风险”二字。应该看到,由于近期邮品的井喷走势.大量品种的升幅不菲,合理的调整是必须的.也是为新一轮上扬奠定基础的过程,以大势而言,目前的市场即使重新深幅回调,也不会改变总体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邮市见闻62     
5月份的邮市一片萧瑟,出摊率急剧下降,入市人流大幅减少,成交量一落千丈,近斯邮品的价格快速下跌。 邮市中大量近期邮品似潮水般地涌入,是导致价格快速下滑的罪魁祸首,特别是编年邮票在邮市上以低于市场价格2—3成大量抛出,令前一时期充满对后市  相似文献   

8.
邮市见闻(89)     
近期邮品急遽下跌 大量邮品蜂拥入市,导致近期邮品的价格急遽下跌,9月中旬可见,在短短的半个月内,绝大多数品种的跌幅超过2成,不仅击破5月中旬的低位,并向去年底的低位靠拢。9月下旬,1996年以后发行的小型张已有过半数创出  相似文献   

9.
裴雨 《集邮博览》2012,(1):58-59
随着近年来网络邮拍的兴起,邮迷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中通过网络拍卖平台竞拍自己心仪的邮品。笔者自从2008年成为网络邮拍会员以来,购得大量早期邮品。  相似文献   

10.
申卣 《中国集邮》2001,(1):32-33
每个人对邮品市价到位与否的判断存在着目标和理念上的差距,因此对一种投资对象的看法往往也有不同的结论。一般而言,判断投资对象的价格是否到位,是许多投资面临的难题。那么,如何来研判邮品的市价没有到位呢?笔结合近年来邮品的市场表现,就此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邮市见闻     
宝森 《上海集邮》2001,(10):25-26
近期邮品急遽下跌 大量邮品蜂拥人市,导致近期邮品的价格急遽下跌,9月中旬可见,在短短的半个月内,绝大多数品种的跌幅超过2成,不仅击破5月中旬的低位,并向去年底的低位靠拢。9月下旬,1996年以后发行的小型张已有过半数创出  相似文献   

12.
更正     
谢刚 《中国集邮》2000,(7):33-33
在许多风光绮丽的岛国,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其风光邮票频频发行。旅游被那些价廉物美的小小纪念品吸引,大量购买带回送人或收藏。旅游业促进了邮票的消费。邮票反过来又成为旅游地的流动宣传和永久广告。发行精美的廉价邮品并在旅游地销售,是典型的“双赢”策略,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有关部门借鉴。  相似文献   

13.
每年随新邮发行会衍生不少邮品,极限片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是FIP邮展的组集素材,加上本身又具有一定欣赏性,所以堪称新邮衍生邮品收集中较火热的一块。但,作为以满足票、片、戳“和谐一致”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复合邮品,尤其是自制片,其市场反映不仅仅有赖于新邮的市价,还包括载体的收集难度、制作的难易及预期参展效果等因素。本就2004年度纪特邮票自制极限片的市场情况作一综述,中价格仅己所及,实际情况会有差异,仅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邮市见闻75     
宝木 《上海集邮》2000,(8):31-31
炎炎赤日赶跑了大量入市的邮人,低迷的行情也让摊商无利可图,邮市继续处于颓萎的状态。各类邮品依然呈现回落调整。从14类(纪、特、、编号票、J、T、编年票、小型张、无齿票、小本票、JP、JF、YP(FP)、TP)市场主要成交邮品的价格分析,7月份的单份市价总和已下滑至228066元,再度击破了今年1月份创下的230972元低价,表明整个市场正在进一步下探,与上个月的232138元相比,本月的跌幅为1.75%。  相似文献   

15.
最近,方寸领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热点无非就是邮品价格联袂下滑和国内市场迎来了一次洗牌。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方寸邮界也正与奥运圣火同行。奥运系列邮品风骚独领似无疑义,成为舍我其谁的强势热门邮品。  相似文献   

16.
宝木 《中国集邮》2000,(4):25-25
90年代以来的第二次邮品销毁行动正在实施,许多邮人都十分关注这次销毁邮品的规模是否很大,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编年邮票数量更加令市场人士敏感,毕竟这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邮市今后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一些贴用旧人民币面值邮票实寄邮品,结合目前邮票市场上常见的、易于伪造的实寄封,简单介绍一些实寄邮品真伪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邮市见闻(88)     
阶段性底部出现 8月中旬,邮市人流开始增多。虽然近期邮品再度下滑,但因投资者谨慎吸纳,并未引起货源涌出。大量近期邮品已跌至3月下旬行情启动初期的位置,继续抛售将面临极大损失,所以成交数量极少。这无疑宣告了阶段性底部  相似文献   

19.
宝木 《中国集邮》2001,(8):24-25
邮品价格介入点的判断,实际上是一个分析价格跌不下去的问题,以及后市有无继续上升潜力的问题,也是通常所说的价格跌到位的现象。由于每个人对市价到位与否的判断存在着目标和理念上的差距,因此对投资对象的看法往往有不同。所以判断投资对象的价格到位问题,是投资面临的难题。那么,何种情况下邮品的市价会出现到位的介入点呢?根据市场经验,笔下面结合以往邮品的实例,就此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陈健 《上海集邮》2011,(7):44-45
香港皇朝第1次(2011.3.26-27)Daniel F.Kelleher公司是美国现存开业最早的邮票拍卖行,自1885年创立至今已近130年,鉴于亚洲尤其是中国集邮市场的火爆,也同关联的香港皇朝公司试水亚洲市场,首次邮品拍卖共1500余项,基本以中港邮品为主。工部小龙8分银红色加盖1分银新票上品(图1),有Bloch和德国专家联盟的Branzinger签署保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