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限广令"的出台,传统广告日益遇到频播资源的"瓶颈",植入式广告开始大量出现。在植入式广告发展势头越演越烈的同时,观众对这一广告形式的争议也愈加激烈。如何转变视角,找寻合适的发展策略,是植入式广告制作者急需考虑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电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为植入式广告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进程,不仅加快了电影产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电影广告产业的发展。植入式广告将产品或服务与电影相结合,试图达到艺术与营销的双赢,它拓展了广告宣传的新空间,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影制作中对资本的需求。由于植入式广告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加之目前我国没有植入式广告的相关法律法规,其逐步盛行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了诸如植入的广告过多导致观众反感、植入广告与剧情发展并无关联性、植入广告为广告宣传所禁止的内容等问题。学界对于植入式广告的运行模式探讨得较多,而如何对其进行引导与监管却被忽视。只有将植入式广告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才能实现电影与广告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广告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增幅趋缓,开始进入瓶颈期,但是精明的媒体人又找到了一种让观众无法躲避而又乐意接受的广告方式,这就是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也称隐性广告,与显性广告相对,主要是指把广告植入到电视剧、电影场景、节目中等,使广告与之融为一体,在受众无意识的情况下将商品和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地展现给受众,进而达到广告主所要求的目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广告做得不像广告,让观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悄然接受。  相似文献   

4.
陆红英 《广东教育》2009,(10):43-43
植入式营销(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又称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是广告业界术语,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之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产品及品牌留下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视媒体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视媒体加快了植入式广告的研究和开发.对于电视媒体而言,电视广告项目是多种广告形式的综合,而植入式广告仅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视媒体经营的植入式广告形式多样,各有特色,但在监管、评估、定价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经营.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传统的显性广告在广告投放市场中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显性广告的发展逐渐遭遇瓶颈,资源的饱和、观众的逃离、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使传统广告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显性广告对消费者影响力不断下降。受众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筛选有用的信息,逃避无用的信息。传统被动接收方式已经改变,消费者成为各种数字终端的控制者,他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轻易躲避着广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植入式广告应运而生。但是随着植入式广告在中国的发展,各种乱象也应运而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植入式广告的乱象行为,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娱乐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在生活中消费娱乐并在娱乐中体验消费,娱乐化成为消费趋势。广告也逐渐发展成用娱乐的方式来行销,因此,植入式广告大行其道。我们可从品牌符号意义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等方面来探讨植入式广告的运作策略,分析植入式广告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流程,构建出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图,分析其发展趋势,以便能对业界更好地运用植入式广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电影植入式广告运作模式大体可分为场景植入式、语言植入式、情节植入式、形象植入式。中国电影植入式广告由于起步较晚,其运作模式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如方法过于简单,内容过于浅白,手段过于生硬,效果过于突兀,分寸掌控不当,商业色彩过浓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丰富植入式广告的运作模式,强调品牌与内容的自然结合,坚持内容为主、受众为本的原则,实现商业与艺术的有效平衡;加强对植入式广告的法律监管,建立相关的行业准则。  相似文献   

9.
由于植入式广告在我国出现的相对较晚,目前还未纳入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体系.植入式广告的法律属性问题学术上也一直存在争议,还没有定论.本文试图从植入式广告主体的角度分析其法律关系、法律责任,进而寻求植入式广告法律属性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早已出现在中国电影的荧屏上。美国电影植入广告已经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广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比较中美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剖析电影植入式广告在植入技巧、有效运用、效果评估以及运作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植入式广告作为传媒和营销界的新宠,虽然进入国内时间不长,但它的历史却源远流长。该文追溯了植入式广告的起源,分析了国外和国内植入式广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视频中植入式广告正演变成一种新的营销策略,成为企业树立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浅析网络视频植入式广告发展状况、主要类型及其所具有的优势,并针对网络视频中植入式广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为提高植入式广告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电影植入式广告向人们展示着一种超前的广告文化形象,即它是以非广告的形式将产品、品牌隐藏于电影中并和电影情节融为一体,在受众观看电影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把广告信息展露、传播给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是我国植入式广告的成功之作,通过对这部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和成功之处进行分析,揭示当前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中国电影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较2009年增长78.8%.预计到2012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8亿元.如何增加票房以外关联产业的收益,逐渐为投资者和各大电影公司所重视.影视中的植入广告之所以饱受观众诟病,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植入广告,而是广告如何植入.观众反感的并不是植入广告的本身,而是植入广告的手段.随着付费电视时代的来临,植入式广告是媒介产业特别是电影行业应对这一煤介变革的现实选择.因此,优化植入广告形式,创新植入手段将成为电影营销中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引发了植入式广告的狂欢,这场狂欢透露出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植入式广告有向传统广告回归的趋势。本文结合2009年春晚的具体节目对这一趋势做了具体分析后发现植入式广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报纸杂志到网络博客,从广播节目到影视娱乐,广告无处不在。环望四周,我们似乎已经被各式广告包围,"植入式"广告更是充斥在各种传媒中,汹涌澎湃。但是对于这种新兴的广告形式,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监管机制,因此引来了各界的非议,从2010年春晚可窥一斑。文章从植入式广告在世界及我国的产生发展谈起,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对其监管以使其能正常发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引发了植入式广告的狂欢,这场狂欢透露出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植入式广告有向传统广告回归的趋势。本文结合2009年春晚的具体节目对这一趋势做了具体分析后发现植入式广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植入式广告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这一现状进行分析,对合理有效地进行广告"植入"提出建议,并进一步展望植入式广告在电视传媒产业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植入式广告已进入"井喷"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影视剧和节目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广告,挑战着公众的承受力和忍耐力,而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及监管的缺失也使得这一广告形态肆意妄为,广告质量良莠不齐,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制之外。通过对国内植入式广告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植入式广告的茁壮成长"补一份钙"。  相似文献   

20.
如何巧妙地进行广告植入,是影视作品中广告取得成功的关键。电影《非诚勿扰2》是近年来我国植入式广告的成功代表之作,本文对这部影片中植入式广告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取得更好的广告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