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卢锦宏 《教师》2014,(35):70-71
怎样对电学概念进行教学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了电学概念教学中的"顾名思义"教学法:顾:看;义:意义、含义,即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具体理念就是:根据电学概念的名称直接思考它的涵义,对概念中的名词和术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得出其如此命名的原因从而把握住电学概念的本质与规律,达到理解与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生     
有一个问题,也许是每个人都必得回答的,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还是在于享受?你可以不哼声,但你的行动就是答案. 答案不会太多,一曰,奉献;二曰,享受。还可能有第三种说法,又奉献又享受。 巴金老人说,“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师,要守住平凡,耐住寂寞;要想当官,就不要在教育上干,就不要当老师。不要一提到尊师重教,就摸不着北了,就不知自己是哪棵葱了,要时刻记住:老师就是老师。老师是奉献的代名词,要不,又怎么会把老师比作蜡烛呢?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父亲发现我因学习成绩优秀而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于是当着我的面点亮一支蜡烛,问:"这支蜡烛是在自己燃烧、自己发光吗?""当然是。"我说。父亲把蜡烛放进一支玻璃试管里,然后密封开口。这时,只见蜡烛的光焰在慢慢变小,很快就熄灭了。"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父亲问。"因为试管里的氧气耗尽了。"我说。"是啊!蜡烛燃烧,不只是蜡烛在燃烧,还有氧气在参与燃烧;蜡烛发光,不只是蜡烛在发光,还有氧气在参与发光,蜡烛的光里,有氧气的光芒。"父亲说,"假如人生是一支蜡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5,(2):2-3
倡导老师们像蜡烛一样的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老师们应当追求的理想目标。可是,蜡烛也需要用烛油做成,谁来为老师这只可怜的蜡烛添续烛油呢?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有人说:"人的地位、财富、权势就是人生的价值。"其实不然,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地位的高低,不在于财富的多寡,不在于权势的大小。真正的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相似文献   

7.
等待     
选自《经典杂文》责任编辑/珊珊几个老友聚在一起,讨论一个问题:“人生是什么?”第一个人说:“人生就是奋斗。”第二个人说:“人生就是麻烦。”第三个人说:“人生就是奉献,奉献就是幸福。”第四个人说:“人生就是受苦。”第五个人说:“人生如梦。”第六个人说:“人生如戏。”第七个人说:“人生什么都不是。”后来补充说:“你要是知道了人生是什么,你也就没有人生了。”第八个人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人生。人生不同,各如其面。”众人点头称是,觉得个个都活了七十多岁,都有了点沧桑,也对人生真谛有了点体味了,至少是自以为懂了点事情了。只有…  相似文献   

8.
选择了三尺讲台,意味着什么呢?是奉献。只有无私的奉献,才有无悔的人生;是爱,只有爱的付出,才能有爱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在黑暗迷茫中,点燃一根蜡烛,它就能发出熠熠光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人们给予蜡烛很高的赞誉,甚至赋予它一种精神内涵——无私奉献的象征,因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蜡烛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传诵千古。后来,人们也常说教师的工作如同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乍一想,挺有味。但仔细一琢磨,这个比喻似乎把教师当成一个悲剧角色,似乎教师只是一味付出,似乎蜡烛蕴含着——奉献、熄灭、悲观。笔者愚以为非也。那么,当前是否不宜再提蜡烛精神呢?曰:非也。殊不知,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沐浴着时代光辉的蜡烛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比以前更有光度…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群“高级烟民”:他们感官敏锐,把抽烟当成了职业,其中的佼佼者年薪高达60万元;他们吸烟不图享受,更多是为了奉献……这些人就是职业调烟师。一位年轻女大学生,怎么会爱上这种“吞云吐雾”的工作?她又是如何靠烟改变人生,把自己“抽”成金领丽人的呢?  相似文献   

11.
过去对教师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呢?第一,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高度赞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宁愿自己毁灭,也要尽量多地给予。但是却忽略了教师在奉献的同时,还要不断为自己充实能源,就是要不断地继续学习。另外,先天的能源只是"蜡",不行,现代的能源变成"光"和"电"。教师要充电,要发光。以此来看,教师是现代知识的继续学习者。  相似文献   

12.
一天,住在台灯上的灯泡对蜡烛说:"瞧你这样儿!丑得要命,一看就知道你没用!" 蜡烛说:"我是没什么用处,但我……"灯炮见蜡烛反驳, 气得打断它的话:"你?你什么你? 看看我,多么美丽,多么漂亮!你能比得上我么?"灯泡摇了摇头上流光溢彩的伞形灯罩,继续说: "你看我的光强,多持久,你呢?"  相似文献   

13.
蜡烛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物品,关于蜡烛你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呢? 1.提出问题问题1: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枝长短不同的蜡烛同时点燃,如图1所示,哪枝蜡烛先熄灭? 问题2:如果把烧杯罩在两枝蜡烛上方,如图2所示,情况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4.
悦之  彭益 《高中生》2011,(7):12
胡适曾说:"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呢?  相似文献   

15.
【课堂再现】师:对《蜡烛》这篇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疑惑吗?生:我还有个疑问,就是文中的老妇人爱不爱她的丈夫?师:你为何有此一问呢?  相似文献   

16.
时常听家长这样训斥孩子:不干正经事,做这有什么用?玩这有什么用?那么在家长眼里,什么是正经事?什么是有用的呢?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的家长认为:正经事就是学习,有用的当然就是和学习有关的。"无用"的东西改变人生有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小女孩,某日忽发奇想,跟爸爸说:我想学中国话。爸爸问为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七块蛋糕和一根蜡烛母亲:“你已经7岁了,祝你生日快乐,杰克。”杰克:“谢谢您,妈妈。”母亲:“给你一块生日蛋糕,上面插上7支蜡烛,好吗?”杰克:“妈妈,我愿意要7块蛋糕和一支蜡烛。”怎么会在一起杰尼从学校回来后,向母亲了解家世。杰尼:“妈妈,我是在哪儿出生的?”妈妈:“伦敦。”杰尼:“妈妈,您是在哪儿出生的?”妈妈:“我出生在法国巴黎。”杰尼:“爸爸呢?”妈妈:“你爸爸出生在罗马。”杰尼:“真奇怪!我们出生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后来怎么会在一起呢?”鲍比十分淘气,整天缠着妈妈不是要这,就是要那,嘴里也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有一次…  相似文献   

18.
小小的花朵,像一支小小的蜡烛,小小的花朵亮了,小小的蜡烛亮了。 亮亮的小花朵,你们是谁的手点燃的呢?是太阳呢?还是星星呢?  相似文献   

19.
胡云 《考试周刊》2013,(50):147+120-147,120
<正>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30页课堂探究——灭火的原理(如下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和盐酸,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原理分析。根据灭火原理分析,现象是左边第一个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原因是与空气隔绝,所以蜡烛熄灭。上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蜡烛熄灭后,烧杯中究竟还有没有氧气呢?学生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了实验进行了验证,装置如下图:  相似文献   

20.
"妹妹为什么这样胖?为什么这样胖?哎——胖得好像……"我们班的同学经常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调子唱。这妹妹是谁呢?就是本姑娘了。可我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也敢于直面刺耳的歌声,视"胖"如美地说:"怕啥?杨贵妃不也胖乎乎的吗?人家可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呢!说不定我也……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