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  相似文献   

2.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谈到,一次他在北京与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一同开会,休息时他请叶至善先生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孩子作文的.叶先生说:"不教的."接着介绍了叶老的做法.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讲写作技巧之类的东西,只要求孩子每天读些书,读什么自己决定,但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他还要求孩子每天写一点东西,写什么也不加限制,纳凉时让孩子把每天写的东西读给他听.他不说写得好或写得不好,只说懂了或不懂,不懂的地方得认真修改,直到听得懂为止.  相似文献   

3.
一位从美国回来探亲的朋友,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那次他回国到亲戚家串门。这家的男孩正念高三,重点中学的学习尖子,是一家人的骄傲,孩子也颇为自负,非北大清华不念,教授对学习绝口不提,只问了一句话:你喜欢什么?孩子愣了一下说,喜欢做作业。教授又问,假定不考试呢?孩子想了半天才说,还喜欢背名言警句。教授紧追不舍,为什么?孩子想了想说:引用名人名言高考作文可以得高分。  相似文献   

4.
管洪芬 《家长》2016,(4):20-21
与其每天为孩子殚精竭虑、左右操心,真的远不如给孩子一点自由,说"运动"也好,说"玩"也罢,选择让孩子动起来。周六,原本想着约个朋友出来逛街,只是电话打过去才知道,朋友陪着她的女儿正在医院。问及情况,朋友满是无奈,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即便已经春天了,孩子的手脚还总是冰凉,早先  相似文献   

5.
陈巍岭 《幼儿教育》2012,(11):14-15
陈教授好!儿子大班,学钢琴一年多了,挺喜欢练琴的,还得了不少奖。但是一想起再过几个月就要读小学了,我心里就很有压力,不知该如何安排他学习和练琴的时间。也跟身边的朋友沟通过,有的朋友说:"上小学后很忙的,先应付读书得了,以后有空再学琴吧?"有的朋友说:"既然弹得好,搞专业得了,如果搞专业的话,文化课的  相似文献   

6.
或许是当过十年的中学教员,写作上也还薄有声名,朋友们中常有人领着孩子来家里,让我给些指点。我呢,当着孩子的面也不能像惯常那样,把自己说得凄凄惶惶得一无是处,不是怕伤了朋友的面子,是怕给孩子一个错觉:学习好了最终不过是个韩伯伯这样的穷文人,学习差点当个韩伯伯这样的三流作家不也很好吗?因此之故,弄得我左右为难,平日伶牙俐齿的风采一点也没有了。说自己当年学习很好吧,孩子会想,学习那么好怎会落魄至此?说自己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是个宣称要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母亲,经常为自己的"甩手"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跟同事、朋友聊起来,也是振振有辞地宣扬自己那一套做法.当然就有人要提出质疑:"你真的撒手不管,‘放养'吗?"仔细想想,似乎还没到放任自流的程度,很多事情还是要管的,但又不是"圈养",管得面面俱到.至于是什么养育方式,我自己也没想出一个好的名词来解释它.  相似文献   

8.
"魔术"止哭     
已是小班开学的第二周,以王琛为首的几名幼儿来园时仍大哭不止.为了让他们感受上幼儿园的乐趣,我找来了几张白纸对他们说:"你们谁不哭,我就变魔术给谁看."一个孩子听说变"魔术",马上不哭了,好奇地看着我.我学着魔术师的样,神秘地抖了几下纸,然后将纸按在墙上,嘴里不断说着"变",手里很快地叠出了飞机.我又拿出第二张纸对他们说:"你们还想让老师给你们变什么?"有的孩子说小猫、有的孩子说小鸟、有的孩子说小狗,还有的说军舰等等,我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10.
正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幼儿园都喜欢让孩子播报新闻什么的?"我说:"是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朋友接着问:"可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能力,要牺牲那么多孩子的时间划得来吗?"原来这位朋友是某幼儿园的家委,经常被请到幼儿园当义工,她发现每次播报的时候,下面的孩子总是显得很不耐烦,吵吵嚷嚷,也没几个正经在听。听她这么一描述,我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个日本朋友来山东做生意,顺便把孩子也接过来学中文。那个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却不太好。很多同学骂他,不理他。那个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回来就向爸爸倒苦水。朋友听了不但没生气,反而笑了,说:"你今天帮老师和同学做什么事情了吗?"孩子摇头。朋友说:"你从今天开始,每天帮老师和同学做些事,回来以后告诉爸爸。"孩子同意了。  相似文献   

12.
Q编辑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今年上四年级,成绩不好,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孩子"。据老师反映,他调皮好动,脾气急躁,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打架、吵架时有发生,还喜欢跟其他同学搞"恶作剧"。因此,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也没人愿意和他同桌。孩子也跟我们说,他在学校很孤单,没有朋友。我和他爸爸都是公司职员,工作很忙,平时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孩子交流也比较少。他爸爸很严厉,当孩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但要求新,更要求美."美的"音乐课堂,必须要有美的语言、美的情境、美的歌声,才能够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美的"语言 说到美的语言,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位朋友是漫画师,尤能根据人的特点或者行业特征给人画肖像漫画.有一次,他给一位教师画肖像时,脸型、眼镜、发型均神似,唯独将一张嘴画得硕大,占据了大半个脸,煞是突兀,众皆不解."他笑言:"你们教师是吃开口饭的,嘴不突出还靠什么呀?"众乐,皆服.  相似文献   

14.
那天,一位老朋友打电话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比从前,越来越放肆了,明明是为孩子好,可是家长才刚刚说了一句,孩子却有一百句话顶家长.我笑了,反问朋友:"以前咱们小时候,家长不是也总跟咱们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可那时候咱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听了我的话,朋友顿时不作声了.  相似文献   

15.
曾经看到一篇以此为标题的短文,初看此题,我很疑惑,现代家庭教育中都提倡父母与孩子交朋友,但是谁做谁的朋友难道还有差别吗?看完短文,再仔细想一想,还真是有些道理。作者说当你做孩子的朋友时,你得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高的时候,你会想孩子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6.
还没放暑假,各种门类的少儿培训班宣传广告便铺天盖地而来,什么钢琴、书画、英语等培训,样样都说得十分诱人。儿子才七岁,不学吧,人家的孩子似乎都有一手;学吧,我实在还没发现儿子有哪方面的天赋。心里一急,便打电话给在省城学习的丈夫,丈夫说,让他学画画、学书法,可以培养儿子的艺术天赋。我说,儿子身体太瘦弱,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是让他学武术好。丈夫说听听爷爷奶奶的意见吧。爷爷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奶奶说“学下棋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就这样,为了让儿子“全面发展”,成为“盖世英才”,我一股脑儿给儿子在四种不同门类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陈可 《大学生》2013,(5):52-53
正午饭后打电话回家。老妈说:你爸老年痴呆了,早上在家发神经,赖在床上不起来,对着天花板叫"可可",然后学你的声音回应"干嘛哦干嘛哦?有话快说哪!"在嘈杂的路上,我举着手机,心头有些发酸。大一时经常忘记打电话回家,打电话也大多是打给老妈,爸爸就会像个孩子一样发脾气:"干嘛不给我打电话?""打老妈手机不要钱莫!"我敷衍道。"下次给你报销哪!"他就这样说。我理解不了他们的期盼。因为每一次电话,其实也说不了什么,最多是嘱咐我吃饱穿暖,好好学习。姑妈说得好,给在远方念书的孩子打电话,就是你问他"吃得好吧?穿得暖吧?睡得香吧?一切都还顺利吧?"  相似文献   

18.
《家长》2004,(6)
马老师:您好!我的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这可怎么办?您帮帮我吧!我孩子已经14岁了,身体不好,胃有毛病,总吐。从三年级时就开始闹,闹重了老师就让我把他接回家。孩子说可能是教室里缺氧。到去年上了初中,闹得更重了,最后只好休学。我带他去过几家医院,听大夫说孩子的病好像还不轻,又是胃怎么样了,又是脑子怎么样了,也花了不少钱……可是,孩子呆在家里就什么事也没有。最近又去了一家医院,医生检查得很仔细,说孩子没有什么身体上的毛病。那么,您说孩子的胃病是怎么回事?一个男孩的父亲许地山许地山朋友:您好!您的孩子根本不是什么胃病。如果…  相似文献   

19.
近日,郎平在某综艺上分享了一个故事.她有一个教师朋友,从小到大对孩子管束颇多.孩子新结交了一些朋友,教师朋友说:"你不要跟这些孩子玩,他们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 孩子成年后,生活圈子小得可怜,一个朋友都没有.假期就躲在家里玩游戏,特别宅,最后连大学都没上.教师朋友这时候急了,对孩子说:"我也不能老养你,你要出去找工作啊."  相似文献   

20.
周彬 《湖北教育》2007,(11):41-41
一次非常真实的听课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的是一位可以与我直面谈话的朋友,听课的学生中有一名和我非常亲近的孩子,基于这种人际关系,使得我们可以更为真实地对这堂课进行对话与反思。课后,我问那位孩子:"你觉得这堂课上得怎么样。"他说:"就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