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孝文化节日是具有孝文化特色的节日,通过开发孝文化节日礼品的开发可以宣传与传播孝文化、带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从这个切入点重点阐述了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的意义、途径等,希望可以开发出更有本土特色的孝文化节日礼品。  相似文献   

2.
节日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节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应有之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中西方传统节日、国际节日、各类自主文化节日等来建构英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节日文化及其内涵,并扩展到一般的文化现象,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接受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形成国际意识。  相似文献   

3.
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是促进幼儿文化适应的有效途径。设计运用大班节日主题活动,首先要为促进幼儿文化适应,精心筛选传统节日和纪念节日。其次,围绕节日内涵及大班幼儿学习需求,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第三,注重潜在教育因素浸润,创新主题活动实施形式。第四,营造良好园所文化环境,体验节日文化氛围。幼儿园大班开展节日主...  相似文献   

4.
佤族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佤族的节日丰富多彩,但节日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促使佤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摒弃节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传承和创新节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5.
民族节日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项。节日文化认同是衡量族群内部对文化的认知倾向和归属感的重要指标,对民族节日文化良性发展、族群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借助田野调查,对彝族火把节文化的认同现状、现实原因等方面进行考察研究。以期对提升凉山彝族火把节的节日文化认同感、民族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路径选择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原节日民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式多样。中原是中华文明的肇始地,是汉文化的重要源头,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节日大多发源于此。现今的浙江是古代越国的主要区域,中原文化早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就影响到了越地(浙江),使越文化涂抹上了中原文化的浓重色彩。中原节日文化更以它特有的魅力,影响了越地(浙江)的节日民俗,让越地(浙江)的节日文化里存留着中原节日文化的大量基因。  相似文献   

7.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节日分为宗教节日和公历节日,鲜明地反映着俄罗斯文化。本文只谈俄罗斯公历节日。  相似文献   

8.
节日,特别是带有民族宗教的节日,往往通过仪式的表演来体现其文化内涵。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展示载体。在旅游开发中,民族节日中的仪式展演是旅游者所青睐的旅游对象,往往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目瑙纵歌"节作为景颇族最隆重的节日,其仪式展演包含了景颇族众多的文化元素,为了使"目瑙纵歌"节更好地体现其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体验的需求,同时避免节日文化在市场化过程中失色,有必要了解该节日的文化特质,并提出市场化运作的思考和建议,赋予该节日以经济的属性,从而使该节日文化在旅游环境下得到传承与保护。同时也可以对类似民族节日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受到了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本文就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的特点、节日文化淡化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此传承民族的文化血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0.
王岳川 《今日教育》2014,(10):60-6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出经入史的思想文化,有琴棋书画的艺术文化,还有无比丰富的节日民间文化。节日文化是民族精神和风情的反映,几千年民族的喜怒哀乐尽显其中。可以说,节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是中国文化中每个人必须记住的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我国的民俗节日历来被叫做岁时节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  相似文献   

11.
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是促进幼儿文化适应的有效途径。设计运用大班节日主题活动,首先要为促进幼儿文化适应,精心筛选传统节日和纪念节日。其次,围绕节日内涵及大班幼儿学习需求,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第三,注重潜在教育因素浸润,创新主题活动实施形式。第四,营造良好园所文化环境,体验节日文化氛围。幼儿园大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促进了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创新了节日活动内容,提高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的共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文化,不仅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而且也促使祖国的语言更加丰富和细密。汉语歇后语中,不少是以节日文化为题材的。整理这些歇后语,揭示其中所存储的节日文化信息,无论对于节日文化的研究,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史,还是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探索,建立中国文化语言学,都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素质教育深入展开,使学生享受双休日的同时,正面对多姿多采的节日文化。如师生对节日文化一概不闻不问,闭目塞听,使文化熏陶的良机徒然流失,也实在可惜。如何使节日文化熏陶成为学生德育的第二课堂,特别是作为德育先行者的班主任,如何巧用节日资源,  相似文献   

14.
节日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其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民族性格和独特的价值观。元上都的节日包括传统节日、一些与皇帝活动有关的重要临时节日、宗教节日和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点的节日等。节日的多元体现的是文化的开放与多元。  相似文献   

15.
从节日主题入手展开初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不同节日文化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形成文化意识,实现思维发散。为进一步明确节日主题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明确节日主题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文章从节日主题入手,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展开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生而言,节日文化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知识库。因此,学校教育应利用好节日文化资源,注重对学生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对幼儿进行以节日文化为依托,拓展美术创作的方式。具体从感受节日文化,激发创作灵感;表现节日文化,动手美化生活;拓展节日文化,创新想象空间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主要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从认识、技能、情感三个层面深入思考,从而使幼儿能够真正理解并热爱节日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美术创作。此外,全文还指出了借助节日文化拓展创意美术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素和活动开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在盖瓦洒"哑巴会"中,通过族内群体文化自觉的行为,使节日中自然的慰藉功能上升为自觉的娱乐功能;群体民族意识与文化意识的觉醒,是产生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结果。群体对文化认知与实践过程,体现于节日的调适功能与组织功能,而有助于节日文化的传承;通过文化吸纳与选择,则推动了节日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节日是相对于平常之日而言的,台湾传统节日文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会力量的推动,台湾节日文化的内容有一些改变,但在两岸和谐共处的大前提下,从有利于两岸沟通交流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努力建构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节日公共领域,在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增强节日的娱乐休闲功能及开发节日的经济社会效能三个方面注意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节日民俗是民俗节日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和深厚的文化色彩。闽南的节日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在幼儿园开展节日民俗教育活动,能让幼儿深入地了解家乡民俗文化,进一步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如今的幼儿园节日民俗教育活动大部分只成为节日应景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较单一,且枯燥无趣。因此,选择合适的节日民俗教育内容能有效让幼儿感受到民俗节日的独特性,了解家乡民俗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民俗教育价值,促进社会性发展,对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节日文化也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