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觉中,我与《湖南教育》相伴已有二十个年头了。看着书架上一叠叠厚重的《湖南教育》,我的心里就会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感动。记得2011年,我参加"话题交锋"栏目学生理财问题的讨论,写了一篇短文。不久,这篇不足300字的文章就登上了当年《湖南教育》2月上旬刊,在权威教育期刊发表作品的梦想就这样奇迹般得以实现。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印在杂志上,喜悦的心情真是难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湖南教育》成了我离不开的好朋友。每期《湖南教育》一到,我马上认真阅读起来。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教育学生的方法及教学经验,许多都是从《湖南教育》中学来的。在当今众多的教育刊物中,《湖南教育》始终是我最爱读的杂志。当我翻开1988年第6期《湖南教育》时,更觉耳目一新,尤其是《面对“癌症”的思考——解决片面追  相似文献   

3.
耕夫 《湖南教育》2004,(8):45-45
《湖南教育》第4期《教育应该是一部开心辞典》一文,的确是篇开心文章,作者对教育的关注使我进一步联想到教育杂志应该办成开心刊物。多年来全国教育杂志总像沉闷的课堂,毫无生气,实在让人气闷。但翻阅今年的《湖南教育》第1期到第4期,我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这下好了,《湖南教  相似文献   

4.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我与《湖南教育》的文章。我最初产生作文欲望,是因为读了邮政报亭《书虫》杂志一篇标题为《辛勤耕耘四十载桃李芬芳遍天下》的《编后小语》:“一位老专家订了多年《书虫》。今年,杂志征订,夫人问老专家‘,你身体羸弱,需要经常吃补品。如今杂志价值上调,我们只能在两者中择其一,吃补品还是订杂志?’最终,老专家选择了吃补品而放弃了订《书虫》。”掩卷而思,心头别有一番滋味。专家如此,遑论吾辈?而我更寒碜“,财政预算”里压根就没有补品此项。然而,我还是坚持订阅《湖南教育》。记得我曾为《湖南教育》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而兴高采烈;毋庸讳言,我亦为《湖南教育》的价格不胜唏嘘。一介书生总是与“穷”字粘在一起,中国的读书人太清贫了。使你老是在吃饭与读书之间作尴尬的选择。但不管怎样,我终究是选择了《湖南教育》,从不迟疑。这固然是坚信遮掩在神州大地上的“读书无用论”的阴霾终将消失殆尽,但更有对那些常年不辞劳苦耕耘在《湖南教育》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编辑的崇高敬意和景仰。依笔者浅陋阅历,了解到在当今书刊市场,严重充斥着“性色裸”的污浊,一些文人墨客终因耐不住清寒,丧失道德底线,从事违背做学问准则的黑市勾当。难怪美国一家出版商...  相似文献   

5.
李镇两 《教师博览》2013,(11):I0010-I0011
<正>我第一次见到这本杂志是在2000年秋天,那时我刚到苏州大学读博士。在导师朱永新的办公室,我看到这本外观朴素的教育文摘类杂志。随便翻了翻,便感到了它独特的风格——一篇篇文章短小精悍却观点鲜明,文风朴实而又视野开阔;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前瞻,又有紧贴大地的校园气息。《教师博览》很快吸引了我。后来,该刊编辑部薛农基老师向我约稿,我便寄去了一篇刚刚写好的《从教育浪漫主义到教育理想主义》,发表在《教师博览》2001年第3期。我在文中把自己十八年的教育经历分为三个阶段:教育浪漫主义、教育现实主义和教育理想主义。这是我第一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知道有《教师之友》这本杂志,是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刊登的《教师之友》征启事里。我永远忘不了的是——2001年5月,我第一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而发表这篇章的杂志便是《教师之友》。从此,《教师之友》成了我生命中的一盏灯。  相似文献   

7.
大可 《文教资料》2006,(12):84-85
在泰兴城区,一提到襟江小学唐有泉,人们都会交口称赞他是学生信赖、家长信服、教师信任的好教师。从1980年他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了做称职的人民教师的追求。如今,20多年过去了,可以说,他所追求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请看:参加襟江小学青优课和中优课比赛,均获一等奖;参加市青优课评选,获第二名;他在市内外上观摩课几十节,都受到了高度评价。他的教育教学论文,6篇在市教育学会获一二等奖,4篇在省级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12篇分别在《江苏教育》、《天津教育》、《湖南教育》、《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师》、《河北教育》等杂志发…  相似文献   

8.
爱的温度     
1981年,我武冈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为了使自己不误人子弟,我订了《湖南教育》《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好几种杂志,从那时起,我与《湖南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写点读后感寄给编辑部,后来也参与教学失误分析50例的探讨。1986年,我的第一篇文章《工程问题教学的自我剖析》刊登于该杂志第7期上。从  相似文献   

9.
刘建春 《湖南教育》2008,(11):46-46
得知《湖南教育》杂志要改版了,我为它感到高兴。回顾与《湖南教育》走过的一段难忘历程,我真的应该好好感谢《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0.
范善成 《湖南教育》2005,(10):46-46
我从18岁开始,先后在大队小学、公社中学当民办教师。那时的教师除了人手一本《红旗》杂志和一套“毛选”,没有任何教学辅导资料,教学中遇到困难只好“霸蛮”,当时多么希望有一本教育杂志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恢复出版的《湖南教育》,才第一次知道教学还有这么多诀窍。因为有了《湖南教育》这个教师,这本教材,总算摸到了教育的门,我被聘请担任当时公社一百多号教师的辅导老师。然后凭借着一叠《湖南教育》去参加高考,“小学生的底子,高中生的牌子”的我居然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到县中学继续教书,继续读《湖南教育》。从接触…  相似文献   

11.
也挑一点刺     
《湖南教育》迎来了创刊40周年,不少同志发表文章,赞扬《湖南教育》在40年风雨征程中,为湖南教育事业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这是有口皆碑的!今天我写文章,不谈《湖南教育》的成绩,要挑一挑这个刊物在办刊工作中的“刺”。我知道我的文章,也许会像以往的文章一样被扔入废纸篓的,因为杂志对待来稿,囿于门户之见,是不会轻易采  相似文献   

12.
说起我与湖南教育报刊社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1988年我考入益阳师范学校,课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泡在学校的阅览室看书,一次偶然的机会,《湖南教育》里的精美文章一下子吸引了我,从此我的成长岁月里总有《湖南教育》一路同行。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在《湖南教育》的目录页的右边有一个小栏目是发表读者与《湖南教育》互动文章的,我就试着写了一篇《我与<湖南教育>同行》的短文,那个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写的文章只能是用信件邮寄。没过几天,《湖南教育》的编辑老师打电话给我,对我写的文章做了点评,认为我的文笔不错,鼓励我坚持写作。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12,(7):129
湖南省沅江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高等学校摄影学会会员,《湖南教育》杂志、湖南教育网通讯员,从事业余摄影创作多年,有多幅摄影作品在《益阳日报》《湖南教育》《数码摄影》上发表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年底,我去教育局办公室拿一个快递,见桌子摆了几本《教师》杂志,我顺便就捎了一本,心理暗想我从教二十几年了,只见过《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今天第一次见到了以教师命名的《教师》杂志,于是我两天后就到邮局把此杂志订购下来,我觉得我们的编者同志是有眼光和思想的教育人,的确,你想,我们的大中国,13亿多人的中国,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多少人。作为庞大的教师群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杂志会是何等的高兴和自豪。  相似文献   

15.
方晓丽 《教师》2011,(7):128-128
去年年底,我去教育局办公室拿一个快递,见桌子摆了几本《教师》杂志,我顺便就捎了一本,心理暗想我从教二十几年了,只见过《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今天第一次见到了以教师命名的《教师》杂志,于是我两天后就到邮局把此杂志订购下来,我觉得我们的编者同志是有眼光和思想的教育人,的确,你想,我们的大中国,13亿多人的中国,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多少人。作为庞大的教师群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杂志会是何等的高兴和自豪。  相似文献   

16.
在我经常阅读的几十种刊物中,《湖南教育》是最钟爱的刊物之一。每期刊物一到,我总要把玩几个小时,先是欣赏外观,继而从头至尾浏览,遇到精彩之篇,便细细品味,以至乐而忘食。 《湖南教育》,确实是一份精美而又有用的刊物。 催人奋进的“‘普九’鼓点” “普九”鼓点,是《湖南教育》每  相似文献   

17.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载着墨香徐徐而来,着实让我陶醉。我参加教育工作已经55个年头了,可以说是湖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见证者,而对语文教育,更是浸染其中,热爱之,体味之。《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6年第3期《夕拾朝花长精神——新时期湖南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回顾》和2006年第7期《长岛人歌动地诗——新时期中学语文教研人物访谈录》两篇文章读后,我又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也就又有了一些思索。湖南语文教育的传统是什么?正如曾仲珊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湖南中语研究的传统就是追求坚实足印与宽阔视野的融合。”其实,湖南中…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覃申媛同志:最近,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满怀欣喜地向我介绍了你的先进事迹,接着又送来一本载有你的事迹的今年第一期《湖南教育》杂志。读了《山寨红烛》这篇通讯,我感奋不已!当“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谨向你致以衷心的祝贺,并表示深深的敬意!你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三十一年如一日,扎根山区,艰苦办学,把培养祖国  相似文献   

19.
刘想艳     
刘想艳,湖南省武冈师范附属红星小学高级教师。曾多次获省、市教学比武一等奖;获县、市演讲比赛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发表在《湖南教育》等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能被一个人理解,是一种幸福。我这样一位来自基层的普通教师、普通作者,竟然得到了《初中生世界》一位编辑的理解和帮助,对我的人生而言,真够幸运、真够幸福的。 由衷地感谢这位编辑——《初中生世界》的朱亮老师。那时朱老 师还在《江苏教育·中学版》编辑部工作,是他从成千上万的来稿中发现了我的第一篇作品《教育距离说》。文章在《江苏教育》上发表后,接着他又在《初中生世界》上连续编发了我的十几篇作品。这时他给我来了一封信:“你后来的这些文章都没有超过第一篇《教育距离说》,你应该提高自己,系统地读一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