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空白"原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图画雕绘满纸,未必尽善尽美,倘若适当留下空白,反而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入选的课文虽然精炼,但也包含着许多的"不确定"与"空缺",需要师生在解读课文时赋予自己的理解、想象与思考,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谓的填补"空白"。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空白"很多,有的  相似文献   

2.
朱慧 《考试周刊》2014,(54):30-30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留"空白"、补"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那么不仅有助于事半功倍地"传道授业",还能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吴建江 《考试周刊》2014,(90):30-30
<正>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总有些共同的地方: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地进行师生互动,你问我答,一节课"马不停蹄",没有喘息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被剥夺了自主思考、质疑的权力。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可以学习国画中的"留白"技法和文学中的"留白"写法,留点空白给学生,放飞学生思维,从而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空白"中想象,在"空白"中思考、探索,培养思维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语文教学的魅  相似文献   

4.
"空白"是语文教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只要课堂"空白"留得恰当,我们不仅不用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会在这个自主领悟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本文从课文导入时"布白"、课堂提问时"引白"、情境创设时"补白"、诗歌评析时"留白"、体会感情时"填白"和课文结束时"布白"六方面入手,探讨了"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5.
张修淮 《教书育人》2011,(35):28-30
对"留白"和"教学留白"的认识1."留白":即留下空白,这种空白常能在画中见到,是指画家在创作中,为了能突出画中的特别情景而有意识的留出若干处空白,以达到此处似无似有和"无画胜有画"的意境。这样的画法一  相似文献   

6.
肖桂女 《江西教育》2011,(12):44-44
<正>"空白"是指课文语言空白,即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抓准切入点,有目的地捕捉知识上、心理上、插图上的"空白",启发学生思考,就会收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7.
"空白"原是绘画的一种技法,好的"空白"常给观赏者展示深邃的意境,引发无尽的遐想。其实,许多文章也常常恰到好处地形成空白,留给读者或是思考,或是意犹未尽,或是悬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善于发现并抓住空白学习思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设置认知冲突,重视个体差异,贴近现实生活,重视情境设置,讲究"空白艺术"运用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品质,完成数学教学的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后来此技法渐渐被用到了其他绘画中,亦即我们所说的留白。教学"留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将一些教学内容不直接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提  相似文献   

10.
"留白"本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创作手法,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保留一定的空白,以"空白"来凸显创作主题,从而引发观赏者的深思与共鸣。将"留白"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上为高中生留出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机会,以"空白"保证高中生能够积极发散自己的学习思维,在积极思考中探究出语文知识的内涵与本质,从而真正了解学习语文的意义与价值,并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三个教学环节的"留白"艺术展开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3,(60):30-31
<正>"留白",讲究空白广阔,着墨疏淡,但能让人无限遐想并获得美的享受。因为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看,"空白"更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恰当运用"留白"艺术,即在教学中给学生机会、时间和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的"空白",让学生补充"空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下面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上巧妙设置"空白",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不仅可使学生消除心理疲劳,提高注意力,同时能给学生留下自主思维的空间和知识内化的机会。事实上,"空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空白"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的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抓住文本中的"空白",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发展。课文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留白,即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填白,即填补、发展作品中的空白。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挖掘有效空白、填补空白后又刺激新空白产生的循环发展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留白"与"填白"?我们可以借用王维饱含"有无相生"哲思的《鹿柴》予以阐释。一、"空山不见人"——挖掘文本中的空白对文本的细致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拿到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明确的便是"教什么"的问题。语言的间接性、文体的特殊性尽管制约着作者的表达,却也留给读者许多再创造的空白。教师在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目标的改革,传统的哲学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革新教师的哲学教学方式与教学态度,本文对运用"空白"艺术,提高哲学课堂实效进行研究,以高中课本哲学为例,采用文献查阅法、举例论证法等,从"空白"艺术内涵入手,根据哲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哲学课堂教学上"空白"艺术的应用依据,然后进一步阐释哲学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运用方法,为提高哲学课堂教学效果与新课程改革实施提供了帮助,对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艺术历来讲求空白的妙用,"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确,在墨分五色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任人遐想,可以是长空万里,也可以是碧波万顷,起到"无形胜有形"的奇效。苏霍姆林斯基说:"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道,望一望天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留下不讲。"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保留内容,让学生思考、探究、创新,而这也是教学中所说的"留白"。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教学中"读"是基础,人是根本。阅读教学首先要"用好教材",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组织、引领。其中,引导学生于文本"无字处"体会作者的思想,进行语文阅读训练,动态地把握课文整体,就能让文本"空白"处熠熠生辉。一、挖掘语言空白,促进与文本交流,充分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9.
刘书全先生在留点空白这篇散文中有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能快乐度日。""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姿情,但绝不能灰心,低头,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亮光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虽然他讲的是人生,但我反思自己的教学,亦是如此,"满堂灌"只会使学生窒息,要力求做到疏可走马,又别有景致,让"空白"在课堂中更精  相似文献   

20.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教学"布白"艺术是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效果的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恰当"布白",能在学生心理上营造一种悬念,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