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芜,湖     
清歌 《大学生》2012,(Z1):140
芜湖,芜,湖。字面已经很清楚,草本的品相,水做的骨肉。所以芜湖是女子,有着挥不去的闰阁气。我与她相伴三十年,同胞一体,相好亲爱,却难说出她究竟好在哪里。她是鱼米之乡,商埠重地,有铁画,蔑编,梨簧戏……是五味俱全的小宝地。但无论用哪一种去匡她,拿什么去比她,都还缺了一味。她的引子是水,所以千变万化,她是2000年前一脉大水自东而来,忽然迎面天门山一横,像逶迤而行的仙人打了个趔趄,便一折,一回,折而北去。其时道旁湖沼密布,遍布鸠鸟,芜藻深幽,称为"芜湖"。芜湖是小城,小是五脏俱全的小,城却是真正的一方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自古以来是皖江要塞,兵家必争的芜湖城,却少见笔直  相似文献   

2.
国庆期间,温岭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位市民借着梦想的双翼"飞"到石夫人头顶上去了!这本来没有什么,石夫人不如喜马拉雅山,就是在她头顶翻跟头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  相似文献   

3.
刘锴 《家长》2012,(10):16-16
周日,我去朋友家小坐,见朋友正蹲在10岁女儿园园的面前,耐心地听她讲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朋友才抽出身来与我接谈。我问她们母女俩刚才在聊什么,朋友告诉我,她在听女儿聊交友的事。原来,园园刚刚转到一所新学校,乍到新班里,在交友方面她有些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的午餐 2009年2月16日,是女儿楠新到s小学的第一天。下午3:50,她所在的一年级六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陪伴下,列队走出校门。队列中的楠,大老远就开始向我挥手,一睑的阳光灿烂。和老师道过别,她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妈妈,中午我把饭都吃完了,一粒饭都没有剩下。”言语里满是兴奋。什么菜那么好吃?我心里想。问她:“午餐吃的什么?”“茄子,肉片,紫米粥……”  相似文献   

5.
迂回缓进     
一个星期内,胡平已经是第二次没来上晚自习了.联想到她近几天来神情有点异样,随笔里也写了一些对前途失望、对学习没信心的话语,与开学初对学习充满兴趣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我隐隐约约地感到她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题,于是和助手小苏商量,一定得到她家家访一次.……  相似文献   

6.
陕声祥 《湖北教育》2006,(12):61-61
听朋友讲起这么一个故事:小王是他们学校的一名新老师。师范毕业担任学校一年级的老师。她活泼开朗,能歌善舞。一天,她带着孩子们来到室外上美术课,给他们每人发一支粉笔头。王老师要同学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就画在水泥地上。孩子们都蹲下来,无拘无束地画起来  相似文献   

7.
快要毕业了。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的同学多次到用人单位面试。都没成功。可偏偏有同学被这家公司看中了。也被那家公司看中了。你们说他(她)多让人羡慕啊!.他(她)为什么受用人单位青睐?难道。他(她)有什么独门绝招?  相似文献   

8.
竹林 《家长》2013,(1):17+26-17,26
人人应该把责任拉过来,而不是推出去。从女儿妞妞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里的生活就以她为中心。一天四次接送她上学、放学,一日三餐考虑她该吃什么喝什么,每天晚上陪着她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还要手把手地辅导,检查她的作业,帮她削好铅笔,收拾书包。等这一切都顺利结束、妞妞睡觉之后,我才长长地舒一口气,感觉到自己完成了任务,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斯旺小姐离开后,学校用了2个月时间才为那个班级找到了一位新的代课老师。贝蒂·瑞在牧师的陪同下来到教室里,与那些貌似天使的学生们见了面。贝蒂小姐刚刚搬迁到这座城市,因此,她还没有听说过他们那专门撵走老师的恶习。看到她身上穿的那件粉红色的衣服,尺寸比她应该穿的要小一个号,还有她那一头乱糟糟、有些发白的金发,学生们立即感觉出她是一个容易欺骗的老师。于是,一场赌局很快就开始了。他们赌的是贝蒂小姐能在这里待多久。贝蒂小姐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声明她最近刚从南方搬到这儿来。当她在随身带来的那个大肩包里搜索着寻找什么东西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29日15时,200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第29站准时在安徽芜湖传递,广大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幸福之中。在风光旖旎的镜湖公园国天宾馆段,光芒四射的第60棒火炬手是个20岁的年轻瘦弱女孩,只见她迈着矫健的步伐不断振臂高呼:中国加油!奥运加油!四川加油!可有谁知道,这个女孩却是个听力一级障碍的残疾聋女,四川美术学院大一学生。追寻她的生命足迹您会发现,这是一部抗击逆境催人泪下的高亢生命宣言……  相似文献   

11.
她与新同学     
她总算如愿以偿了:第一次走出山沟,第一次来到县城,第一次到外地读书,第一次独立生活……父母送她到学校后就回去了。她独自坐在寝室床上。对面的正在吃饭的女同学,又矮又小,眼珠乱转,一副鬼灵精怪的样子。她有些惧怕新同学的那双眼睛,好像透过皮层看到了什么,只是双手紧抱着那只小提包,拘谨地盯着。"你是刚到吧?"小个子抬头,微笑着问。  相似文献   

12.
盛秀丽说,她是一只小小鸟。 不是吗?初中三年,她一直默默无闻,生活得很无奈、很寂寞,因为那里比她优秀的学生实在太多了。无论评什么奖,参加什么比赛,随你怎么排,都轮不到她。盛秀丽因此而自卑,她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是淡淡的,从她脸上读到的常是茫然和无奈。 2001年的中考对盛秀丽来说没有什么祈盼,更没有惊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她与普高无缘,如想继续升学,只有职业高中的大门是向她敞开的。而职业高中五花八门的专业又是那样地令人眼花缭乱。究竟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一时还真难以确定。亲戚问她有什么爱好或特长时,她嗫嚅了半…  相似文献   

13.
唐金龙 《教书育人》2005,(10):46-47
小丽(化名)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乡下抚养,快到上学时,才被父母接到身边。父母都是事业心特别强的人,除了工作好像什么都不重要。她自然也就成了“多余”的人。因为没人照看,虽然她只有6岁,还是被父母送进了学校。由于年龄偏小,所以在学校压力很大,特别是一些需要动手的事,总落在别人后面,到二年级时,她甚至不想上学了。  相似文献   

14.
方方的创作一直立足于武汉地域文化和市民生活 ,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市民气息和文化风味。她善于把握普通市民的生存困境与生活状态 ,并对此作着日臻成熟的思考 ,特别是在其小说集《过程》中 ,这种思考已上升到一定的哲学高度 ,她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对生命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商业文明的常州,坐落着一所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学校,市民以子女到这里学习为荣耀,学生以穿上她的校服而自豪,老师因服务于她而倍感幸福。她不光是一所人气学校,更是学生恋恋不忘的家园。每当假期,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都要三五成群地结伴回来,看看母校,看望老师,回忆着曾经的快乐与荣耀,展望着早已在此生根的梦想与未来。她就是常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常  相似文献   

16.
《今日教育》2009,(10):18-18
她来之前,这里的老师大多羞于向别人提起自己工作的学校,你能想象当时的重庆盲校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吗?李龙梅的朋友甚至以为她是犯了什么错误才被“发配”到这里来当校长,世人仿佛都以一种既同情又猜疑的复杂心理来揣摩这里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张俊平  王伟 《江苏教育》2004,(3A):4-4,10
从常州到江阴,开车送我们的是黄宪校长的老公姜先生。姜先生不善言辞,听我们要他说说黄校长,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黄宪是个好人,在家里最怕的就是她“说好话”——不管他做什么饭菜,她回到家吃上一口就说“好吃,真香”,在她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班有了一张新的面孔,她叫闫依琳。她瘦瘦的,个头不高,讲话挺温柔。 她的家乡在哪,她喜欢什么,爱好又是什么?一下课,我就带着好奇心跑到她的座位前,先作了自我介绍,并问她是否愿意与我做好朋友。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她有点胆怯,也有憧憬。而面对我这个热情的朋友,她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19.
一个文明的社区不只是高档住房和大量人口的简单汇集,还需要有文化内涵。社区物质务件的现代化不等同于市民的文明化,一个真正的文明市民要在文化素质层次上实现从农民到城镇居民,从普通城镇居民到文明市民的角色改变,需要完善社区的教育功能。社区教育的基本责任是:以“文化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强体,以“公民教育”弘德。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参考》2006,(2):F0002-F0002
南京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而又充满青春朝气的学校。说她历史悠久.是因为她诞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当时地方乡绅在江宁府署创设“崇学堂”,使市民阶层的子女有了读书的地方。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