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源阁位于聊城市古城区万寿观街东首路北杨氏宅院内,为三间硬山脊南向二层楼阁,下为杨氏家祠,上为宋元珍本藏书处,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  相似文献   

2.
溥杰的寓所护国寺街52号这是一座小型四合院,街门座南朝北,倒坐三间为正房,是溥杰的书房和卧室;南屋三间为客厅,东西厢房为厨房和保姆的居室。院子不大,中间有一株海棠。这所房子原本是溥杰之父醇亲王为溥杰置备的产业,但因为历史的原因,一直无人居住。1958...  相似文献   

3.
四张配房单     
乔迁新居后,抽闲整理平时不经意间的一些“收藏”,居然发现了四张不同年份的配房单,前后相距近30年,包括了我结婚后的一次乔迁史,这四张配房单无疑是我们家的居住档案。 面对四张大小不一、规格各异,纸质发黄的配房单,记忆的闸门顿时打开,每张配房单后面的故事也就历历在目。 第一张配房单(时称“配屋证”)的日期是1971年1月21日,正是革文化命的时候,自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顶头是5个红色大字:“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开面很小,和如今事业单位的收据相仿。分配的房了更小,11平方米的三楼亭子间,在延安中路近陕西南路的“民德里”,配屋原因及用途上写的是“结婚”。  相似文献   

4.
<正>奉天省城有条大街曾被命名为国际大马路。它修建于1917年,北通中山路,南至南三马路。在1917年至1931年间,它一直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与奉天省城商埠地的分界线,在当时具有一种"国界"的性质,是一条界街,因而称其为国际大马路。所谓的国际大马路是在两条平行街路的基础上修建的,西侧的马路称东五条街,东五条街及其以西地区是满铁附属地,归日本人管辖;东侧的马路称九经路,九经路及其以东地区是奉  相似文献   

5.
ACG粉都的互动与交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线下”的,大学社团是最普遍的形式;一种是“线上”的,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线上的互动更能体现御宅的亚文化精神.御宅族群通过互动和交往,构建出一个共享的社会空间,它外在于现实,但同时又是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结果,是真实的“异托邦”.在这个世界里,通过资本的拥有和交换以获取地位的逻辑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6.
<正>地处上海"都市之心"的南京东路街区,涵盖今苏州河以南、金陵西(中)路以北、福建中路以西、成都北路以东地域,为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主体与法租界一小部分,素以繁华、摩登、物欲横流、"冒险家的乐园"而著称,代表的是裹挟着西方资本主义权力意志的商业文明。在这片极具殖民象征意义的洋场,相对而生的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历史记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篇以来,这里一度成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知府衙门--南阳府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档案管理》2003,(6):32-33
南阳府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民主街,是我国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封建时代府级官署衙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府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至今已有730余年的历史。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40余间,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另有部分耳房、配房、厢房、廊房、榜房、库房、官邸和吏宅等。整体布局坐北向南,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府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署的规划、形制、发展、变迁以及地方官员的袭封、属员诉讼、赋税等都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文史知识     
《兰台世界》2004,(1):30-31
在我国,有一些冠之东西、左右的地方,若溯本求源,可知他们大都是以一关、一水或一山为界,而划分出东西、左右的。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东西常常与左右相互代替。以关为界者,如唐代以前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于把山海关以东称为关东  相似文献   

9.
北京的斜街     
王伟 《北京档案》2012,(8):30-31
正北京的街道走向以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者为多。无数街巷组成了像棋盘似的城市。但是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偶尔也能见到斜街。不过大多数斜街的命名也"直言不讳":上斜街、下斜街、东斜街、西斜街等等。初来乍到北京的人,从街的名称上知其为斜街就不致"转向",走错路。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斜街     
王伟 《北京档案》1998,(10):42-43
北京的街道走向以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者为多。无数街巷组成了像棋盘似的城市。但是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偶尔也能见到斜街。不过大多数斜街的命名也“直言不讳”:上斜街、下斜街、东斜街、西斜街等等。初来乍到北京的人,从街的名称上知其为斜街就不致“转向”,走错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基础,有效传承侨乡历史、文化、风俗等乡愁记忆,充分发挥"乡村记忆档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福清市结合本地区实际,在选取新农村档案特色鲜明的龙山街道瑞亭社区与海口镇牛宅村为示范点的基础上,采取"三级联动,重点培育,以点带面,协同发展"的工作方式,全力推进福清市"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一是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建立由市档案局(馆)、各镇(街)、各村(社区)构成  相似文献   

12.
<正> 1月26日晚,记者在超市购物时,发现刷卡无效的现象。在自动柜员机取款,显示“不明原因的错误”。据了解,这与1月25日开始的全球互联网大塞车直接相关。 网络灾难 美国当地时间1月25日上午,大部分银行的柜员机停止工作,银行网络开始瘫痪。这对习惯使用信用卡的美国人来说,是实在难以面对的局面。银行门口、街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谢幕了。在媒体的高密度轰炸下,"两会"的各项内容议程、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高层的人事布局甚至反对票数等等都坦露在大众面前,这是媒体的贡献。然而一些媒体"蜂拥而上",追"名"逐"星"未必是件好事。2010年,参加全国两会的刘翔不仅在会场外遭遇各路媒体的围追堵截,甚至连上厕所都被记者逼到门口一侧的墙边,无奈开起了临时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于晓娟 《出版广角》2016,(20):66-68
我国即兴喜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喜乐街》是一档即兴喜剧类综艺节目,其依托一定的文化资源打造.《喜乐街》在节目中充分运用了即兴喜剧的戏剧元素,并且这些戏剧元素是为电视节目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喜乐街》是对即兴喜剧的电视艺术重构.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街道走向大多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横平竖直,不歪不斜.偶尔也有斜街,其斜街的来历,大多是昔日的河道.什刹海地区的街道走向,大多也是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但也有不少斜街,如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这一带斜街是随什刹海水域沿岸弯曲而自然形成的.白米斜街最早是什刹海南岸,只有座南朝北的房屋.屋前临水.后来,什刹海水位下降,水面缩小,什刹海前海南岸建筑逐渐向北推移,这才出现了白米斜街.在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成书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尚无白米斜街之名.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成书的<宛署杂记>始有白米斜街之名.  相似文献   

16.
沈颖 《传媒》2013,(5):23-25
提起"漂"和"宅"这两个词,或许大家会立刻想到"北漂""宅男宅女"这样的字眼,"漂"与"宅",一动一静,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两者呈现的是一种相反的状态。然而本文所要谈论的"漂"与"宅"的概念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物理状态,而将延伸及精神状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漂"中"宅"抑或"宅"中"漂"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漂"在路上的人们乐此不疲地"宅"在网络世界中,而大门不出的宅男宅女也欣然自在地"漂"游在浩瀚的网络世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在胥老师杂乱无章的编辑部办公室见到方地,还以为是找错厕所的老农.以往常有一些被尿憋急的乡下人来市委大院找厕所,十有八九会摸到<凉山文学>编辑部的两间破平房来.  相似文献   

18.
电视街头采访(以下简称“街采”),从目前电视新闻的街采方式和采访质量来看,大多还处于发表简单感想的阶段.至于街采的科学性、街采方式的探索、如何提高街采效率等操作层面的问题,尚缺少系统的理论梳理和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街采已经突破了新闻节目的传统限制,朝着娱乐和社交方向挺进.街采一般是短视频,在形式上符合人们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在内容上更直观,信息更丰富,更容易呈现搞笑、感人、煽情诸多效果,更能够体现人的鲜明个性.街采的实操有十个关键环节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9.
台北"牯岭街"的闻名于世得益于20年前红极一时的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屡获大奖的片子在通过个体事件呈现上个世纪60年代的台湾社会群像的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牯岭街"这个名字.除此之外,在很多台湾文化名人的访谈和回忆录中,"牯岭街"一词也常常被提及.二战结束到上世纪70年代,台北牯岭街因云集于此的二手书摊成为台湾最热门的文化地块.尽管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的发展,牯岭旧书街早已没落,但是"牯岭街"依旧是台湾文学史上不可不提的文化地标.  相似文献   

20.
吴薇 《文化遗产》2017,(5):103-109
厕所,作为现代家庭空间里必不可少的存在,一直受到刻意的回避。然而,厕所是基于人生物性的意向性空间设计,其空间的变化不仅渗透着个人的体验、家庭的关系,也与人类文明进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许茨的常识构想理论出发,以列斐伏尔、福柯等人的空间理论作为理论参考,以个人在现代家庭厕所空间中的日常身体感知和空间体验为基础,阐释厕所空间在联结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表征作用,探究厕所空间如何影响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体验和生活观念,从而论证微观的日常生活秩序与社会文化体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