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浙江日报突破常规开辟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打通版、推出记者灾区亲历报道、全新设计全国哀悼日版面、高频率配发新闻评论,与此同时,根据浙江省委领导的指示和需要,加强内参报道,特别开设了《抗震救灾一线专报》,以直通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08,(12):F0002
5月12日,8.0级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哪里灾情严重,哪里就有大众报人的身影,哪里有新闻需要报道,哪里就是大众报人的战场。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先后派出52名记者奔赴抗震救灾报道一线.刊发抗震救灾相关稿件、图片16500余篇(幅),版面近3000个,赢得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5月12日,8.0级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哪里灾情严重,哪里就有大众报人的身影;哪里有新闻需要报道,哪里就是大众报人的战场.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先后派出52名记者奔赴抗震救灾报道一线,刊发抗震救灾相关稿件、图片16500余篇(幅),版面近3000个,赢得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李灿 《新闻知识》2000,(8):28-29
从今年 3月 1日起 ,深圳商报又一次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版。在版面安排、栏目设置 ,乃至办报风格等方面 ,都进行了较大调整 ,使改版后的深圳商报焕然一新。充分展现了它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报的特色。一、加大经济报道力度 ,凸现经济特色深圳商报这次改版 ,最“出彩”的是经济新闻板块。经济报道不仅在版面布局上占据优势 ,而且内容上强化了软、活性 ,把生涩、沉闷的经济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在版面布局上 ,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有 6个版的“商报经济”、“社会经济新闻”和“商报股经”,另有每天的要闻、综合新闻、焦点新闻、理论探索等…  相似文献   

5.
《江苏经济报》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打破固有模式,采用非常规手法,强化版面处理,传达凝重感情,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一是放大照片,突出宣传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党、  相似文献   

6.
5月12日,8.0级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哪里灾情严重,哪里就有大众报人的身影;哪里有新闻需要报道,哪里就是大众报人的战场。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先后派出52名记者奔赴抗震救灾报道一线,刊发抗震救灾相关稿件、图片16500余篇(幅),版面近3000个,赢得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6月17日,大众报业集团抗震救灾一线记者报告会在山东新闻大厦隆重举行,7位一线记者代表讲述了他们赴灾区采访的经历和体会。本刊特将报告内容予以摘编,并向所有在抗震救灾一线奋战过的同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杨媚 《新闻世界》2011,(11):27-28
大型体育赛事的开闭幕式报道几乎决定了整个活动报道的成败,《深圳特区报》对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闭幕式的报道受到了读者和业内人士的交口称赞。本文具体分析了大运会开闭幕式报道中的版面布局、采访技巧、写作技巧等经验,以期为目后体育赛事报道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人物特写是新闻报道中一个重要的体裁和内容,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特区报一直非常注意典型人物的特写报道,不断在版面上推出那些有特区精神风貌的、有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去激发、感染和教育读者。近两年来,深圳特区报的人物特写,分别获得了深圳市好新闻一等奖、广东省好新闻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0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一个个丰满而鲜活的人物形象,不仅给深圳特区报的版面带来了生机,而且,这个绚丽多彩的人物画廊,也吸引了特区乃至全国众多读者的目光。那么,在深圳特区报的版面上,人…  相似文献   

9.
朱世龙 《新闻知识》2003,(3):31-32,52
——产经新闻是一种新的报道领域 2002年,深圳商报开始将一些报道市场信息的版面统一冠以“产经新闻”的报头,独立于报纸的其他新闻版面,也相对独立于报纸的经济新闻版面。深圳商报的产经新闻版,分有服装、珠宝、美食、家居装饰、建材、汽车、购物、旅游、银行、保险、婚妙摄影、电器、电脑、IT、教育、培训、会展等等,等等。从中可能看出,产经新闻版上的报道,都是一种有关市场的报道,也是一种有关产业行业的报道,所涉及的是有关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学习投资理财的方方面面,是一种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经济报道。这些报道,大多属于一种微观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0.
媒体议程设置明显受政策议程设置影响人民日报在2008年5月13日~6月12日之间对汶川地震进行了充分及时的报道,进而影响了公众议程设置,满足了全中国在该时段对此热点事件的关注。地震发生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就花了一半版面报道汶川发生地震的消息,以及领导人召开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1.
苏昕 《新闻知识》2004,(5):53-54
服务是经济报道的使命。近来,各大报纸纷纷加强了投资理财等实用服务新闻的报道,《深圳商报》也开办了投资理财版面。一段时间以来,投资理财版面日渐受到读者好评,并经常接到读者咨询的电话,稿件被新浪、搜狐等知名网站转载的比率也较高。细细回味读者及其他媒体的的反馈,对提高服务新闻的报道水平应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新闻     
全国首例平面媒体广告拍卖落锤据《中华新闻报》报道:8月30日,深圳特区报在全国报业中首次尝试以拍卖方式出售广告版面,标的是一年零四个月的周末和节假日广告版面。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烈竞拍,14个行业广告成交销售总额达1.02亿元,比预期总标的增加了22.2%。  相似文献   

13.
在这次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媒体大行动中,各电视媒体自觉的、及时的、长时间的、打破常规版面推出的新闻直播和特别节目,给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如何应急反应提供了一个范例,必将在中国电视史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页。但是,我们也理性地看到,省级卫视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原本激烈的竞争进入了新的层面,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实力大比拼,而这其中所体现出的快速反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影响力的比拼,正是当前卫视竞争的一  相似文献   

14.
娱乐报道,现在越来越成为各家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版面,一次再次的改版扩版,纯文学副刊不断缩减,娱乐版面却还有日渐增加之势。有的报纸甚至加办娱乐周刊。北京、上海、广州这些报业特别发达的大都市报纸,面向大众探寻市场化的道路,均把增大娱乐新闻的报道量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等娱乐新闻版面都在 2— 3个版面,这应该说是报纸走市场化道路改革中的新尝试。然而纵观时下有些报纸的娱乐新闻,明星绯闻满版飞,低俗调…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读图时代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需求,在"5·12"的抗震救灾报道中,几乎所有平面媒体都特别重视图片的使用,它们纷纷使用大幅图片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许多报纸每天的头版头条都是大幅照片,有的还运用通栏大标题,图片占版面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然后才是文字稿,进而突出图片的重要性。在此期间,众多纸质媒介都采用了以图片为版面视觉重心,以图片新闻为版面中心的方法,有的甚至实行了报纸封面化,用半版、整版的大幅图片来吸引读者眼球,每幅图片都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进而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6.
张艳蕾 《新闻知识》2001,(10):29-30
2001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新疆召开。本报送评的5个被指定日期的头版,在近百家参评报纸中脱颖而出,再次获得全国报纸头版运用照片好版面评选“一等奖”。综观获奖的5个版面,我们不仅看到了《深圳商报》编辑、记者驾御报纸版面的智慧和水平,同时也看到了当代报纸版面的飞速进步和发展趋势。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获奖版面,能够从中看到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坚持“图文并重”,有统一的办报思想“照片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报道新闻、充分美化报纸版面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是报纸取之不尽的源泉。与…  相似文献   

17.
从1月26日到2月7日,《南方都市报》集中重要版而,对史无前例的我国南方地区的雪灾灾情和全民众志成城抗击雪灾做了大量充分报道。训步统计仅全省发行的版面A1叠就发表了记者一线报道502篇,图片175幅。而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地方版,  相似文献   

18.
匡载源 《新闻窗》2009,(1):46-4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4天,《人民日报》即推出了“抗震救灾特刊”,专门对此次地震进行报道。报道的议题相当广泛,包括地震造成的伤亡情况、波及的地区、党和政府如何抗震救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等。其中,“抗震救灾特刊”特别设立了系列报道——“抗震救灾英雄谱”专题,集中报道了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及其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日至7日,第四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评选了第四届全国报纸一版运用新闻照片好版面。深圳商报在全国50多家参评报纸中脱颖而出,名列省级报纸组第1名,荣获一等奖,受到全国新闻界的注目。深圳商报从1992年韶关会议版面评比获三等奖(第12名),到1994年福州会议版面评比获三等奖(第8名),直至1996年哈尔滨会议版面评比获一等奖(列省级报纸组总分第一名)。这期间我报走着一条不断进取、努力改革和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 深圳商报参评的五个版总成绩能在全国荣获一等奖,体现了深圳商报编委会多年来,坚持“图文并重、两翼齐  相似文献   

20.
主题策划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报道,及时通报灾情,充分报道抗震救灾的有关情况,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及时反映广播电视抗震救灾报道取得的巨大成绩、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