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CCTV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节目里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两个来自河南周口的孩子被父母“租借”给了一个女人,在各地的街头乞讨,表演“恐怖杂技”。湖南政法频道的记者跟踪调查,最后孩子被解救出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记者联系孩子的亲生父母后,其父母并不愿意孩子回来,反而跟记者发生争执。最后,在河南电视台记者的帮助下,孩子终  相似文献   

2.
姚眉 《传媒》2002,(7):44
“北京现代商报卖的怎么样?”在北京城南的一个报摊上,记者问摊主。“嗯,嗯,这个嘛……”孩子模样的摊主支支吾吾。记者上前一清点,10份。“你的要数是10份,一份也没卖出去。”“你怎么知道?”孩子睁大了眼睛。 北京城北的一女摊主十分爽快:“北京现代商报我要的数是10份,第一天卖三份,第二天卖一份,从第三天以后一份也卖不动了。” 北京城西的一位卖报的小伙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他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了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与他邻桌的女同学第一句话就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他出生于小城,没见过世面,怕被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瞧不起。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  相似文献   

4.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5.
险地出新闻     
险地出大新闻,也出名记者。因此,当记者的要敢于闯险。有一次,我在大兴安岭见到一位驻那里的记者,我问他:“大兴安岭大火时你在哪里?”他说,当时他在北京学习了一段以后,已在那里想办法调到北京的某新闻单位去。我惊呼:“你误了终身大事了”我告诉他,记者的成就是随事而走的,大兴安岭大火这样的事,当记者一辈子也不一定碰上一回,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6.
1972年7月初一个炎热的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的会客厅。新华社驻波恩分社记者王殊独自坐在客厅里。一天以前,他从波恩赶回北京,此时静坐在沙发上,思绪起伏,期待的目光频频注视着客厅的入口。他在等待着周恩来总理。不久,周总理走进来了,“你就是王殊同志吧”,总理一进门就跟他打招呼。王殊迎上前去,总理带着微笑上下打量着这位衣着朴素的记者,又问:“你在西德穿什么衣服?怎么现在不穿呢?”王殊轻松地笑了:“我一回北京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14,(25):15-15
对于京籍孩子家长来说,今年北京的“幼升小”是一场战争,而对于非京籍孩子的家长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北京对于非京籍孩子入学的限制是逐年变得严格的。自从2012年开始实施“五证”政策以来,很多非京籍孩子就失去了在北京上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发光体”每天都被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所关注,近日有颗“神童星”和“影视星”就俨然成了记者“抢新闻”的追逐目标。所谓的“神童星”是只受过一个月的正规教育、14岁就考上北大研究生的王大可;“影视星”则是身患晚期肝癌刚刚做完了肝移植手术的著名演员傅彪。如果说新闻人物是拿来被“炒”的话,二位就分明是被“炒”得煳锅的“猎物”。据9月7日《城市快报》报道,当记者向刚刚结束体检的王大可表明身份、希望能跟他聊几句时,没有任何先兆,大可竟然撒腿就跑。记者穷追不舍经过多时守候,傍晚终于在大可的寝室见到了王大可和他的父亲。警惕性极高的大可一见有陌生人进来,就立刻躲进寝室内的卫生间。直到采访结束,大可始终不肯出来,并在洗手间里大声喊道:“我每天要学11个小时,很辛苦,你们不要再来找我了!”情绪很激动,其父也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而此前的另一家媒体报道,也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当记者敲他的宿舍门时,他问:“谁呀?”然后打开一条门缝,经过交涉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进入他的宿舍。王大可并非“呆子”还是个孩子,他有资本和能力“撒腿就跑”,但与其相比,病情暴发得异常突然的傅彪就“跑”不动了。据报道他的父母因年老体弱早于他...  相似文献   

9.
CCTV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播放过这样一则新闻,两个来自河南周口的孩子被父母租借给了一个女人到全国街头乞讨,表演“恐怖杂技”,被湖南政法频道的记者跟踪调查,最后孩子被“解救”出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记者联系孩子的亲生父母后,其父母并不愿意孩子回来,反而跟记者发生争执,以至最后的调查落脚在孩子父母的真实身份上。最后,在河南电视台记者的帮助下,孩子终于得以返乡,临走前,当湖南省妇联领导人拿出1000元钱交给孩子并要求她们不再出来乞讨时,两个女孩的眼中没有感激,没有振奋,有的只是深深的迷茫——她们完全被这个世界搞迷糊了,失去了判断力。她们失语了。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问:“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答:“用脚底板写新闻.”问:“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答:“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社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问:“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位贫困生,考取了大学,但因为家境贫寒,根本交不起学费。他的父母四处筹钱,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借钱给他们。最后,这位贫困生的父亲找到媒体,希望媒体能帮帮他们。有一位记者热情地接待了他。记者问:“你儿子考取了什么大学?”  相似文献   

12.
“以前,我只知道记者是写字的,现在才知道,记者是帮老百姓说话办事的……”说这话的刘大妈两鬓斑白、衣着简朴。她们全家人均月收入只有50元,却凭着一颗爱心,收养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残疾女婴。而今,她是在记者的奔走呼号下,为这个女婴治好了先天性心脏病的。那是5年前北风呼啸的一天,唐山启新水泥厂退休职工史瑞文偕老伴刘凤英从北京就医后登上回家的列车。车到杨村站,一名小伙把怀中的婴儿放在一位姑娘面前,说了声:“请帮忙照看一下,我下车透透气儿”,就扭头走了,再也没回来。在孩子的包裹里留有一点奶粉、一只奶瓶、一个小铝勺、几块尿布和一个纸条,上面写着:1988年7月14日10点生。看到这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刘大妈的心震颤了:  相似文献   

13.
筱颖 《中国广播》2007,(11):43-44
遮阳帽,牛仔裤,双肩背,一张娃娃脸,眨巴着两只无辜的单凤眼——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他,你或许会想:这孩子今儿怎么没上学?直到他亮出招牌的嗓音向熟人招呼了一句“您好”,才知道这孩子就是北京交通广播(《欢乐正前方》和《1039交通服务热线》的当家主持、去年的“金话筒”奖得主,又刚刚获得北京电台“十佳”称号的王为。  相似文献   

14.
眼前这对夫妇,办加拿大移民前后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年底他们就可以如愿以偿地拿到“移民纸”,全家打算明年下半年走。 年过30的他们,办移民主要是为了儿子。加拿大良好的自然环境、高福利政策、孩子上学的轻松氛围都是吸引每个父母的主要因素。大家都抱着既然自己从小没赶上好条件,说什么也要给孩子创造的信念: 我是学文的,我爱人学化学,所以由他作主申请人。他现在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不过,移民公司把他包装成了技术人员,以前做过的什么项目,都列了进去。  相似文献   

15.
卡瓦科·席尔瓦总理在北京同一天两次感到非常激动:一次是当他紧紧握着中国领袖邓小平的手时,用不太连贯的声音反复说:“非常高兴,非常高兴,非常高兴”。另一次是当他用金笔签署使澳门实现堪称楷模的非殖民化的中葡联合声明时。席尔瓦在北京非正式会见葡记者时,记者问:抛开作为葡萄牙总理的地位,作为一位公民,您在签署关于澳门前途的联合声明时有什么感想?他沉默片刻,严肃地回答:“这是一种荣誉。我想到东帝汶,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为什么没有这样实现非殖民化……我还想到只有同中国才可  相似文献   

16.
八十八岁的红学家俞平伯今天乘飞机赴香港作《红楼梦》研究演讲。在首都机场,记者为他送行。他说,早晨五点钟就起来了,六十五年前去香港,香港还象个村落,如今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了。记者看到他衣着单薄,问他冷不冷,他说他不怕冷。谈到这次乘飞机,老人的童心再现,说“一九三五年我乘飞机,由上海来北京,还瞒着母亲,自那以后没乘过飞机。”因飞机晚点,到民航宾馆小憩.他高兴地说:“真有趣,想不到跑到这里过了半天。”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中国记协俱乐部里,记者和诗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兴致正浓时,记者问:“诗人今年几岁?”答曰:“千岁,鼻祖五千岁。”诗人问:“记者今年年庚几何?”答曰:“记者今年九十九。”这一问一答很有意思,幽默、实在而又不玄乎。“诗人千岁”隐喻我国最早的诗歌专集《诗经》已有千年的文明史,“鼻祖五千岁”系指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记者今年九十九”也是有根有据的。记者,即新闻记者。在我国最早出现“记者”一词的日期是1905年3月10日上海《申报》,一篇题为《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的文章中。从1905年到2004年,正好九十九岁。1905年以前,…  相似文献   

18.
4月27日,里根总统在中国访问的第二天,我在下午四点多到长城饭店参加美方在新闻中心举行的“吹风”会。“吹风”开始之前,我同美国一家地方报纸的记者闲聊。他告诉我,在到达北京以后的一天多时间里,他已经发回去四篇稿子了。当我问他参加了哪几项采访活动时,他回答说:“除了昨天下午的欢迎仪式外,别的采访都没有参加,因为我不在那几个‘普尔’里。”  相似文献   

19.
当初,报社领导决定我到北京浙江日报记者站工作时,心里确实有些担心:北京是个领导机关、新闻机构集中,新闻记者很多的地方,一个省城的普通记者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开局面开展工作,谈何容易!于是,我想起了一句古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记得那年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  相似文献   

20.
“没人帮助,上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记者在辉县市一家石化公司找到正在勤工俭学的王伟涛时,这个个头不高、身材单薄的孩子沉默了半天,开口就说出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