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一次去一位朋友家做客,正巧这位朋友正在斥责他上小学的儿子。"书烂成什么样子了?怎么这么不爱惜书本!"……事情的缘由是孩子不爱惜课本,好几本书书角严重弯曲,甚至都损坏了。"每学期都这样,真拿他没办法!你说说,咋回事?"朋友的妻子问我。"小事,以后每次放学前都要认真整理一下书包噢!"我对孩子说。"听见了吗?每次整理书包总是毛毛躁躁的,就不能慢点啊!"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样的话,“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当一辈子工人!”“你看到那扫大街的吗?他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才会是今天这样的!”……这些都是现代家教中司空见惯的场景了!可是,当我们看了老舍先生教育子女的故事,或许就会有新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3.
赫耳墨斯一气之下 ,来到一所中学当了教师。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给学生订了很多书 ,并且布置了很多作业。他的教学赢得了普遍的称颂 ,他很快被评为特级教师。可是有一天 ,他偶然发现有位学生觉得书包太沉 ,把书朝垃圾堆里放 ,便大喊道 :“孩子 ,别糊涂 ,那些书都是对你考上神仙最有用的资料呀 !”不料学生却冲他吼道 :“我不要神 ,我要活人 !”。这是一个初中生在课堂上写的一篇寓言。笔者在某中学上《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文时 ,要求学生以赫耳墨斯另一故事为内容 ,写篇讽谕性寓言 ,便得到了这篇让人心灵震撼的佳作。我从中听到了学生在不…  相似文献   

4.
不乐不行     
“你给我站住!快还给我!”“不还,就是不还!”“好妹妹,你就把它还给我吧!”“不,不,就是不还!”看,两个小女孩,不顾淑女形象,跑得气喘吁吁,还大声嚷嚷,究竟是在抢什么好东西呢?是漂亮的新衣?是可爱的布娃娃?还是精致的小礼物?都不是。是一本书,一本看了就爱不释手的书——《幽默三国》。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我正在上课,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吵了起来。问其原因,女孩说:“我把书借给他看,他把书皮撕破了,我让他赔,他不赔。”男孩满脸委屈,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向他道歉了!”我问女孩一定要赔吗?她不说话,显然一定要赔。我又问男孩:“不赔吗?”男孩子嘟囔着:“都已经道歉了。”显然不想赔。我看一时解决不了,就只好决定下课再说。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减负     
五一期间,笔者的邻居来串门,顺便让我帮忙检查一下他孩子的作业。我接过作业一看,是《XXX精编习题集》,我惊讶了:“咦,不对呀,现在学校怎么可能布置这些作业呢?这是不允许的?”邻居听了,连忙解释说,这不是学校发的,而是他自己为孩子买的,他孩子班上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小脑像大海     
有一天,小强气嘟嘟地从学校跑回来。爸爸看他一脸的不高兴,就问他:“小强,你怎么了?”“怎么了?小明说话气我呀!我都快受不了啦。”“他说你什么了?”“他说我个子矮。”小强很气愤地说,“虽然我个子很矮,可是我心胸很宽。”“你的心胸真的很宽吗?”  相似文献   

8.
敬告读者     
刚下课,我正收拾课本挂图,看见从身边蹭过的王晓,忍不住伸出手捧住他胖墩墩红扑扑的脸蛋逗着问:“刚才上的课好玩吧?开心吧?”他嘴一嘟冒出一句:“不开心死了!我举了好多次手,你一次都不点我!游戏也不点我!”我一惊,连忙低头认罪:“哎呀,真的吗?陈老师犯错误了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手指的谈话     
钟瑞阳 《红领巾》2010,(2):40-40
深夜,我的五根手指在谈话。拇指大哥首先发话:“主人太不爱惜我了!他每天都用我擦墨水,更可气的是,他每次踏青都把我玩破,还把我当‘棒棒糖’舔来舔去,弄得我一身都是黏糊糊的口水,真是个淘气包!”  相似文献   

10.
浮光掠影     
《新作文》2002,(14)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选自《纸上听说书》…  相似文献   

11.
“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者。”真的行吗?记得在我上中学时。有一位代数老师。要论他的著作、文笔。那简直是没得说,可是一站到三尺讲台上,他就懵了,两眼要么盯着天花板,要么盯着水泥地,要么四处张望,背自己写的教案……当时,我们班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代数老师哪儿都看,就是不看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也是“什么书都看,就是不看代数书”。同事很是替他惋惜。都说他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相似文献   

12.
《天津教育》2011,(1):16-16
美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教科书都是一年传一年,循环使用。美国各州法律都规定,学校必须保证每个学生有所学科目的所有教科书。这些书,每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上面记载着使用过它的学生姓名、还书时间及还书时书的质量等资料。使用者必须保持教科书干净整齐,不允许在上面圈画或作任何阅读笔记。教师会教育学生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宠物一样爱惜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走在大街上,男孩佳宝逢人便问:“你知道魔法学校吗?”从早晨问到中午,人们都摇着头说:“不知道!”佳宝很失望,他为了寻找魔法学校,两条腿都快跑断了。他再也不想回到学校去了,学校已成了他的伤心地。那天上课的时候,他在下面偷偷地看一本关于魔法学校的书,被老师发现了,老师不仅没收了他的书,还批评他说:“一天到晚不好好学习,尽读这种异想天开的书,有本事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下课后,同学们笑着叫他“魔法大师”。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让他伤心极了。有一天,他离开了学校,独自走上了寻找魔法学校的路。他要学会魔…  相似文献   

14.
武艳 《中学生电脑》2006,(10):12-12
“你到底去不去?”“不去。”“你到底去不去?”“不——去!”这时,他就会眯起他那“一线天”的眼睛,然后,用他的双臂护住头扒在桌上,等着挨捶。果然,下一句就是“你不去,看我怎么捶你!”可见他是相当有经验了。大家一定想问到底这是怎么回事?一定想知道要去哪里吧?  相似文献   

15.
乙常青 《初中生》2006,(1):50-52
从前有个县官喜欢画虎,但画虎不像,倒像猫。一次他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大堂上自我欣赏。一衙役路过堂上,奉承道:“大人这猫画得真好,像活的一样!”县官一听十分恼火:“胡说!你连老虎都不认得,留你在衙内何用?”衙役被责打四十大板,逐出衙门。这时又一个衙役经过,县官把他叫住:“你说,我画的是什么?”这衙役因刚才一幕的影响,吞吞吐吐不敢说。县官说:“你怎么不说?”“我怕。”  相似文献   

16.
我们班的田雨飞,一直都是“负面典型”。谁被老师批了?是他!谁又忘带作业了?是他!谁没写周末作业?又是他!每次提到他,大家都会想起他的不好。然而,这次全班到“心品训练营”体验军事化生活,却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田雨飞。  相似文献   

17.
奉献     
俞圣杰 《华章》2011,(12):37-37
我坐在看台上,用两只手托着下巴,正有兴致地看着400米比赛。这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转过身,看到班长站在我身后,用一捆卷起来的书指着我,说:“俞小杰,你还在这里干什么?…‘看比赛!“看比赛?”班长透过厚厚的眼镜,俯视我,说:“还有心思看比赛?快去写加油稿,其他班都写了十多篇,我们班一篇还没写,快去写,为班级贡献去!”我挪动了下身子,说:“写加油稿不是后勤部长的事吗?”“嗯!”班长扶了扶他的眼镜,说:“人家忙着为班级做贡献,照顾运动员。你呢,还不奉献去!”说着,他把手中的书挥了挥,以示他也是在为班级奉献。  相似文献   

18.
我最近上课时发现班上的学生晓明经常走神儿.一副神情恍惚的样子。一次上课,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书,只有他手捧着书眼睛一眨不眨,我知道他精神又“溜号了”,就喊他的名字,谁知喊了几遍.他才猛然感觉到,像是在梦中惊醒,慢慢腾腾地站起来,木然地望着我,不知所措。晓明本是个不错的学生,他怎么了?  相似文献   

19.
杨昌敏 《贵州教育》2010,(11):45-46
凝视窗外的夜幕,我想起了一次闲谈时同事无意问说到的一件事。有一天,他问刚放学的侄子:“晓林,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他侄子回答说:“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好像在说‘日本话’,听不懂!”当时在座的人听后都哈哈大笑……有的觉得孩子调皮,有的说晓林上课根本不注意听课。当时我也不太在意。后来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惑,让我又记起了晓林说的话——“老师在说什么?听不懂!”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20.
话堵话     
“我爱每一片绿叶……”“怎么?!每一片你都爱?!有一种绿叶,有剧毒,不但人吃了要死,就是不小心,皮肤沾上了,那也会很快溃烂!你也爱这样的毒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