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都起着相当的作用,笔者从当下学生阅读的现状入手,着重就"激发阅读的兴趣"与"培养阅读的习惯"这两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孩子阅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让真情实感,这个失散的作文教学的"魂"顺利回归故里呢?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非常吃力,学生学的也十分吃力。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我们讲授英语知识的激情。笔者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发现,小学生学习英语没有自己的习惯,才会出现上述状况。在本文中从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阵地;课后复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守卫";借助工具,给予学生自学的一把"开山斧"。  相似文献   

4.
影响学生外语学习的诸因素中,学习习惯的作用最为突出。其作用最现实、最本质、最关键,勘称英语学习的"第一生产力"。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自觉记忆"、"背诵实践"、"独立思考"和"有疑必问"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做好"先入为主"、"思想到位"、"持久强化"和"营造氛围"等突破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校正在开展两"先"两"后"的教学实践,"先学后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先学后讲"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从而发展心智、形成优良品德。同时,这也是教会学生"会学"的突破口。学生会学才能乐学,乐学才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它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成为"有效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呢?笔者试图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体会,如充足、有结构材料的准备、小组学习的组织与训练、科学习惯的养成及教师的几点做法来阐述提高学生探究过程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使探究活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打草稿"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步骤。但是却被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所忽视,视"草"如草,随意地用纸写草稿,且乱写乱画,字迹潦草,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改变现有情况,使"草稿"发挥应有的价值,在此,我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对传统教学观中教师角色的重大突破。"促"和"导"是教师献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重在"促进"和"引导"。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广大学生的问题,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够实质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语文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本文主要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借鉴前人的有效教学理念,浅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四个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摆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想读"、"善读"、"巧读"、"泛读",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段玺霞 《教师》2011,(22):72-7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追究其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因此,我们应利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学生创作一个"乐写、敢写、善写"的空间,让学生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学习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是学生对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前奏和序曲。如果这一"前奏曲""弹"不响,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预习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继承并将之发扬,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激发兴趣———引导积极预习的意识"、"教给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注重评价———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注重坚持———锻炼预习的持之以恒"几个方面阐述了学生语文预习习惯一步步养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应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能力是听障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能说""会写"体现了在语言文字能力上同健听者的"共性"要求。但是事实上听障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诸多严峻的问题,例如词语的表达意义不明确、句子成分搭配不当、表达不符合汉语习惯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听障学生书面语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沈晓敏 《考试周刊》2012,(49):57-58
一调查数据:选择"不必预习"的占29.9%,各种水平的学生人数相当,说明学生中宏观缺乏预习氛围,而且水平一般的学生在交谈中反映无时间预习;选择"要进行浏览性预习"的占36.0%;选择"边预习边思考,带着问题听课"的占31.0%;选择"要预习,有问题请教他人"的占3.1%。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要"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发现,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形成需要训练,而训练需要方法,需要激趣。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本体性知识,帮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学生则更容易因为写作有方、写作轻松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板块中出现过两次"写实验"的要求,第一次是五年级上册"习作7"中的"有趣的一次实验",第二次是六年级下册的"习作4"。  相似文献   

18.
根据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应更新观念,营造书香氛围,注重方法指导,制定课内外"读书档案",教给学生精读、速读的读书方法,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评价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例论述如何改变和培养学生听课及书写习惯,阐明了只要教师有责任心、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毅力,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没有转变不了的学生,阐述了"坚持"对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窦红 《考试周刊》2011,(44):62-63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小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可靠保证。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是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