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太极文化是华夏的主流文化,理学太极论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其中的体育文化智慧也令世人瞩目。朱熹以"太极,理也"沟通了易学与理学的关系,并从阴阳、动静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等7个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太极论对体育文化的影响,同时以最具代表意义的运动项目太极拳为例,证明它将宇宙运化、生命规律、...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6,(5):75-78
太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太极文化的影响下,武术家以阴阳哲学的原理创编出太极拳,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压力、增强体质。该文通过文献研究,阐述太极文化内涵思想演变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太极文化的演变阐述太极拳的发展及特点,旨在对太极文化及运动更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观念加以梳理,认为中国古代太极拳与传统的“太极”文化两者有着深厚的渊源,拳理即义理。宜静宜动之间,体现了“太极”文化的本体义及价值义,并试图寓于相关的文献语境中予以研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有不少初学太极拳的拳友问我:学习传统太极拳有哪些作用?如何才能尽快掌握要领?需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少走弯路?我虽一一简答,却无法细述详说,加之问者众多,于是便成就了此篇浅文,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期对初学太极拳的朋友有所帮助。明拳理。要明拳理,就需从哲理上探究何谓"太极",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是中国民间形式体育中特有的一种健身运动.是武术的一个代表性拳种,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顺乎人体的自然规律,强调体用结合:以精、气、神的内修为体,追求顺、畅、穗、和的效果和境界;以"以柔克刚"为用,采取"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技术,具有深厚哲理内涵和理念的拳术.太极拳运动还是很好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等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道家是与儒家齐名的另一文化,其主要哲学主张是“依乎天理”即遵循客观规律。人要“依乎天理”、“顺其自然”.就必须做到“清净无为、与世无争”。太极拳既是道家的健身养生术,又体现了道教“清静为天下正”、“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等教理教义思想,是道教理论思想在拳架形体上的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7.
太极者,道也.道者,天下之至理,自然之法则.太极拳是太极哲学与太极思维在中国武术中的运用,其强调以人类自身的身体能量和生命潜能为载体,对宇宙真理与生命真相进行独特的证悟与演绎.修炼太极拳可以引导当代社会的人们“向里用力”身心兼修,以克服空虚、浮躁、物欲横流等多种现代病,最终追求一种内外和谐、身心和谐、天人和谐的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拳理思想来源于太极文化理论,太极拳由最早的外家拳术结合太极的阴阳学说理论,并采用导引吐纳术气功心法,形成了太极拳术的刚柔、虚实、动机、开合、攻守的阴阳变化,太极拳首先讲究心意导引气息,气息导引力气,注重意气力的结合,这里主要阐述太极拳意的抽象和形象涵义。  相似文献   

9.
张家林  路鹏 《考试周刊》2010,(9):136-137
本文探析了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的“放松”的重要意义、内涵及练习方法,以使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中的“放松”这一拳理有更深层的科学认识,并将之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提高太极拳修为,并使太极拳发挥出更有效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校园文化,办学理念是灵魂;制度和人文环境是保障;太极拳中的“太极是和谐之极限”是载体。太极拳是使人无限趋近和谐极限而进行的身体与灵性的运动方法和修炼方法。太极拳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承载能力与整合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