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案例:我在学校课改年级上一节研讨课,课程进度刚好到了《识字一》,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歌》和关于四季描写的12个四字词语。教材上有四幅插图,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愿拿识字作为公开课内容的,觉得枯燥,难以出彩,况且主要是教学词语。但备课时,我反复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脑中浮现出一年四季各自富有特色的景物:春天——“春光明媚、大地复苏、鸟语花香”;夏天——“骄阳似火、暑气逼人、绿树成阴”;秋天——“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五谷丰登”;冬天——“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雪中送炭”。我想,得让…  相似文献   

2.
评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要突出这一重点:班老师在这一识字教学片断中,从整体感知入手,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利用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春暖花开”的意思;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本节课努力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使识字贯穿于整节课。导入揭韪安排识记“狮”;初读时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读准生字,初步感知字形;精读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巩固识字;最后安排识写结合,巩固识字。从而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记写等方面保证识字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教材采用了单元主题的编排方式。《识字1》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看图学词识字”。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叶润身(以下简称叶):各位好!低段语文教学长期以识字为重点,1986年修订的第四部《语文教学大纲》去掉了“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这句话。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怎样理解和把握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低年级教材编排的识字量相当大,识字教学在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识字,在教学中有自主识字的愿望。在这篇文章,我就自己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识字、积累词语谈几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些建议为汉语拼音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汉语拼音”提出的教学策略要求:“强调趣味性;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因此,面对多元的孩子,探索趣味性的汉语拼音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张文芝 《云南教育》2007,(9S):33-33
教材简介: 《在家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第3课。它由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段话组成,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用品。图画内容是:晚上,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了温馨气氛。  相似文献   

10.
一、识字教学的难点 中国传统的私塾,主要采用《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三本识字课本。孩子念诵这些课本从中识字。这三种课本除去重复的字,共有2000个单字。孩子在写字方面,利用描红如“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等字开始,借此练习基本笔画并了解字的基本结构。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有认字和写字分途教学的识见。识字教学毋须采取认字和写字同步进行的方法,这才可以避免限制孩子认读字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耍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苏教版的“词串识字”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词串识字”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似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将12个词语分为4串,每串词语表示同类事物,把它们组成一篇课文,读起来押韵上口、富有情趣。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发现,“词串识字”跳出了以往就识字论识字的圈子,赋予了传统“识字教学”全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渎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些都是对识字教学的重要定位,也是向语文教师表明了一个明确的态度:识字教学是培养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3.
杨绘春 《考试周刊》2010,(43):65-66
自学校开展乐学课堂教学研究以来,我更专注于乐学课堂教学。我教学小学低年级,首先需要把握低段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并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学建议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也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评价建议中提到了“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我谈谈在日常的识字教学和课题实践中的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请大家伸出手指跟老师书写课题。教师板书,学生书空。师:(《识字1》是三组描写秋天景物的四字词语,请同学们先试着读一读。读词语之前,谁想提醒大家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在识字教学中,我注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共收小说二十五篇,其中有十二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呐喊》有:《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有:《祝福》、《在酒楼上》、《孤独》、《伤逝》。这些小说,反映的思想和表达的内容都和作的人生经历有关,作试图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暴露社会现实生活的矛盾。当然,“我”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能等同于鲁迅,只能说有鲁迅先生的影子。现就鲁迅小说中“我”的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每一个单元练习都有一个“读读背背”的环节,其中一项内容是读、记四字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与本单元的内容有所联系,在词义上都互相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如:三年级有篇课文《庐山的云雾》,在随后的单元练习“读读背背”环节中出现了这八个四字词语:  相似文献   

18.
一、低年级小学语文著名识字教学法简述 1.“三百千”传统。旧中国,儿童进入私塾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完成汉字扫盲以后,才开始下一阶段,读、背《四书》《五经》《左传》等。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百年。从识字教学角度讲,这种教学体系的特点是:记诵韵文一人识汉字——学习阅读文言文;以韵文为载体,便于记诵,便于快速识字;没有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材理论作支撑,属于经验型的体系:教学内容脱离儿童情趣,教学方法单调呆板——灌输死记。最后两项特点决定了这种教学体系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身处一线教师的我深知学生住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多少、质量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识字教学是汉字教育的开端,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策略,人教版课标本实验版教材(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识字量明显增加。怎样才能很好地完成识字任务,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和效率呢?下面是我教学第二册语文《识字6》第一节内容时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