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开始。所以 ,我们应特别重视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幼儿年龄小 ,可塑性大 ,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来园、不迟到 ,有秩序地盥洗 ,上课时举手发言 ,愉快安静地进餐等。这些良好行为的养成 ,可以使幼儿逐渐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二、督促幼儿自觉执行一日常规。有了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规 ,还需要去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
习惯在人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为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从家庭、幼儿园两方面入手,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占据首位,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另一场所,幼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处处皆教育,都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幼儿园精神风貌和幼儿园园风的缩影。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蕴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时期不仅要开发智力,更要重视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这不仅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5.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是幼儿园的重要责任。幼儿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要抓住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段,在幼儿的养成教育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是幼儿的世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必须给予幼儿身心成长所需的各种刺激,帮助幼儿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给予他们发展社会交往的机会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条件,使幼儿置身在一个优美的环境里,身心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  相似文献   

7.
翟丽杰 《成才之路》2010,(19):94-94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现浅谈以下几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崔晓红 《学子》2015,(1):60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为孩子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这也涉及发现幼儿情感和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及其各个环节中去呢?一、在儿童的行为习惯养成中加强德育大家都知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不能将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分离,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许多孩子由于在家中娇生惯养,缺少与同龄人交往,任性、唯我独尊成了当今许多孩子的特点.多数幼儿园、家长对开发幼儿智力比较重视,却很少考虑如何使孩子学会同情、关心和帮助别人,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将爱的教育贯穿在幼儿整个生活之中,为孩子创造亲切、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在充满着爱的精神环境中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大都是在幼儿园生活中养成与培养起来的。但现阶段幼儿的品德教育缺失情况比较严重,幼儿园必须抓住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适时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高虹 《教师》2014,(12):15-15
幼儿常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幼儿园、家庭、社会要相互协调一致,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一日生活中,通过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才能让幼儿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好入学前的准备,从而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进入小学,开始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周娟 《中学生电脑》2021,(1):156-156
幼儿园规则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所需遵守的行为规则。常规的建立是集体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幼儿生活和活动能力的提高,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5.
王英 《成才之路》2021,(15):30-31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文章对幼儿园德育进行概述,探讨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指出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在游戏中渗透德育,在节日活动中渗透德育,在家园合力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6.
王宇红 《考试周刊》2014,(35):192-192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德育的介入点。幼儿来自不同家庭,从小就受到来自家庭的各种影响,家长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及家庭经济条件都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是他生活的重大转折,亦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契机。针对幼儿进餐的很多不良习惯,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主要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进行。幼儿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平衡的营养、合理的膳食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健康成  相似文献   

17.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合作、相互配合,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和家庭是最主要的两个生活和学习环境。一个人的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环境、教育、营养、良好行为习惯等,其中,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幼儿园与家庭必须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担负起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环境,这两大环境对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就好比车与轮的关系,只有同步调、同方向前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一、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及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良好的品质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环境和集体生活,就需要家园很好地配合。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溺爱,过度的保护与照顾,不少家长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入园一…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游戏使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各种文明礼貌,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的各种游戏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让幼儿在快乐和谐的集体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被老师同伴感染,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并终身量益  相似文献   

20.
健康是幼儿成才之根本。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期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幼儿园教育者要全面、科学地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并对各幼儿进行保护和促进幼儿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对健康的正确认识和态度,且在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健康和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