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青少年,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一、新世纪呼唤新人才新世纪呼唤新人才,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也就拥有二十一世纪。新世纪对新型人才的呼唤,也是对全国教育工作者包括少年宫的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和希望。因此,少年宫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校内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培养...  相似文献   

3.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广大中小学教师也积极投入改革的大潮之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新的教育理念引领新课改,改革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新的变化。然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教育新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黄墨馨 《成才之路》2011,(13):15-I0010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优化课堂教学,还学生一个新课堂,然而结果并非都尽如人意。《中国教育报》记者曾在报道中反映"课堂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如何拨开课程改革面前的重重雾障,还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我们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而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向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进新课程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作为以教育技术与教育传播的理论和实践为主要内涵的电化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教育科技发展影响最快最深,这就决定了电化教育成为教育现代化、特别是教育技术和手段现代化的前沿。教育学院开好电化教育课,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也是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教育学院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面面观──社会各界走访调查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新的世纪必将是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政治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就是民族素质与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推拥有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为了迎接未来的严峻挑战,筹划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计,我们就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素质请问题走访了社会中的政界、军界、司法界、工商界、社会团体、文化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以及乡村农民界等九大界的几百名代表。其中既有高…  相似文献   

8.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校在1995年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997年承担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子课题:<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基于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我们认为,针对此课题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教育的功能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就必须重视教育在现代化中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依靠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在人类将要迈进二十一世纪之际,教育是一切竞争的最终归属。谁主宰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主宰了...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然而,实事求是地审视当前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现实是"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一、问题课堂面面观当前,问题课堂大致有以下一些表现:1.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致使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进入了21世纪,随着课程、教材、教学、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数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数学教育特别是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难点.尤其是创新教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最为实际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认真的解决,这一问题解决得不好,会直接影响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既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也是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则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世界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海湾战争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科技实力是制胜的“法宝”,而科技实力来自于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又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又在教师。因此,随着家长教育观的转变,对孩子期望值的增高,提高教师的素质,就成了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①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技术的教育、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国民素质的教育、国民性的教育。老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影响教育效能的发挥。“师范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灭亡。”②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工作“母机”。高师所设的教育类课程是体现师范院校“专业性”的特色课程,是“师范性”的核心课程。教育类课程是向高师生传授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其职业素质,训练其教育技能,确保在未来的教师工作岗位上能有效地理解、分析、处理各种教育实际问题的重要课程。然而,目前我国高师除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外,与综合大学相差甚微,且这三门教育类课程所占学时甚少,远非主导因素,完全没有体现培养目标的“专业性”。笔者以为要体现出师范教育的专业性,有必要将教育类课程作为主干课,以加强其在整个师范教育中的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思想的重大转折江燕高艳茹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高等教育又面临着新的考验。21世纪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是什么样的?科学知识的积累与深化,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今天...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位的,但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大要素有了重新认识。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教研组研究的课题,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试验,从教材、教师、学生、课堂四个方面建立新型课堂。一、要逐步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教材只是知识载体的一个平台,教师应该站在新的高度利用这一平台,逐步从"教教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剧烈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 ,其实是民族素质的竞争 ,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提高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 ,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意识 ,在现代社会里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教育部正着手规划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决定修订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作为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前的过渡。修订大纲既保留了试用版大纲适用的部分 ,又注意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路接轨 ,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一、修订的指导思想1.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各未来…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普通中小学如何面临新的挑战,课堂教学如何顺应现代化教育的时代要求,如何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20.
李勇军 《辅导员》2014,(15):80-80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位的,但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大要素有了重新认识。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教研组研究的课题,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试验,从教材、教师、学生、课堂四个方面建立新型课堂。一、要逐步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教材只是知识载体的一个平台,教师应该站在新的高度利用这一平台,逐步从"教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