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是写作的前提。《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上说,“读书如铸铜,聚铜入炉”,用鼓风器“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力费之”。可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此言得之。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才能使他们解决作文上的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观点。如果我们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并引导学生热爱并认认真真读书,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奉献为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便会逐步形成。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学作文,必先学做人。观点正确了,感情健康并且丰富了,学生笔端流露出来的便是动人的情理、闪光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小孩子要学会说话,必先听过足够的话;我们要学会写作,必先读过足够的文章。关于阅读对写作的意义,有无数名言可证。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当代语文教育大家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古今中外,善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讲,要想把作文写好,一定要多读书。"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读书下了苦功的人,作文便很容易长进。但是,有一些同学,书读得不少,作文却写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们读书不得法,没有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了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总目标有好多项,其重点内容,也是要学生能读书、作文。其他各项也大都只能是学生在读书、写作中实现。而现在学生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读书、作文。小学生大都不在读书上下工夫。初中学生没有时间读书。不喜欢读书,干脆不读书;不喜欢作文,不会作文,干脆不练作文。高中呢?据报道,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5.
小孩子要学会说话,必先听过足够的话;我们要学会写作,必先读过足够的文章,关于阅读对写作的意义,有无数名言可证。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当代语文教育大家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了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总目标有10项内容,其重点内容,也是要学生能读书、作文,其他各项也大都只能是学生在读书、写作中实现。现在学生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读书、作文问题。小学生大都不在读书上下功夫。初中学生没有时间读书,不喜欢读书,干脆不读书;不喜欢作文,不会作文,干脆不练作文。高中呢《?环球时报》2005年7月27日报道,2005年的高考,广东考生在作文中得到50分的不足7%…  相似文献   

7.
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综合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50分。按素质教育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但是,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让人忧虑的问题。如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淡化生活的积累;只专一“练写”而忽视“听、说、读的综合训练;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弱化语言训练等等。老师批作文很辛苦,学生由于没有生活写不出内容,文章语言缺少文采不能打动人心。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已持续多年,现在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了。我们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成绩,必先从根本上改变作…  相似文献   

8.
所谓“下水作文”就是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光站在岸上指挥,必须一同下水。要教运动员游泳,教练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在写作文。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必先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本文就相关方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技法点拨 有的考生在考场上写出的作文,感情十分平淡,或者显得不够真实,难以打动阅卷教师的心,想要获得高分也就困难了。常言道,要想感动别人,必先自己感动。由此,在作文中抒发浓厚真挚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叶圣陶先生对此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语文教学,就是这么回事: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使学生在读和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并从中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正常人的正常行为,作文教学要尊重写作主体个性,要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的生活,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师生共构一个读书和生活交融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陈国磊 《现代语文》2013,(9):139-140
何谓“下水作文”?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只站在岸上指挥,要教运动员游泳,教练必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在写作文。老师就是教练,光有理论不行,还得亲自实践,因此,语文教师应常写“下水作文。一次作文指导课上,笔者正口若悬河地指导学生写作文:“应该这样写,那样写,首尾呼应,衔接过渡,要注重细节描写,要有悬念波折,感情要真挚……”忽然,  相似文献   

14.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从中可窥见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作者的情感等。学生读书必先读课题,教师教书必先教课题,但两者共同之处是一读就过,不够重视。本人认为,课题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5.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让学生在作文时,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指导作文,就先要教会学生读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将作文与读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要探讨作文教学的出路,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作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二是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读书结合起来;三是作文教学要构建序列,变“无序”为“有序”.  相似文献   

17.
读书要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作文动笔之前要列写作提纲。作文提纲的拟定与段落层次的划分实际上是一回事,作文提纲列不好怎么办?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是从读书划分段落层次开始。先通读全文,即着眼于全文的整体构思。具体划分,因文而异,但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做法,可供学生借鉴。  相似文献   

18.
技法点拨 有的考生在考场上写出的作文,感情十分平淡,或者显得不够真实,难以打动阅卷教师的心,想要获得高分也就困难了.常言道,要想感动别人,必先白己感动.由此,在作文中抒发浓厚真挚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一要努力营造读书氛围;二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三、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按作文从读书开始、作文要回到生活中去、在练笔中摸索、在评改中提升四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