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理念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中发现,即使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写出来的作文仍然显得空洞,不够具体。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往往忽视自身的感受。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  相似文献   

2.
在习作过程中,学生常常因为缺乏写作素材而无法完成习作。教师需要分析原因,并想方设法地丰富学生的生活,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于2011年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学生习作目标第二款中这样说:"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明确而又简洁的要求让我们看到小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对于习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倾注于笔端,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现结合习作教学,谈谈我在习作中的几点做法。一、诱发观察动机,激起习作情感习作离不开观察,离开了观察,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  相似文献   

5.
1.重视写作准备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技能。2.注重习作素材积累的同时,重视写作情感的积累。培养学生带着情感观察事物、描述事物,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3.通过“为照片选背景”“看照片介绍背景”等活动,让习作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习作训练过程中"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老师习惯于把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综观小学中年级的教材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明确地知道中年级的习作内容应以观察习作为主。那么要写好观察习作,必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必须"重在激发学生观察的驱动力量"。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激发中年级学生观察驱动力的招数。  相似文献   

8.
综观小学中年级的教材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明确地知道中年级的习作内容应以观察习作为主。那么要写好观察习作,必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必须“重在激发学生观察的驱动力量”。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激发中年级学生观察驱动力的招数。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就应该从低年级开始抓起。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主要从如下几点来抓习作起步:一、激发兴趣,培养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让学生习作开出更美的花.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若要使观察"丰富见闻",有"独特感受"并能作为"习作素材",就不能只停留在狭义的"看"上,而应当对事物作全方位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  相似文献   

13.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是“课标”对5—6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鼓励小学生习作要表达生活,但现实的状况是他们的生活圈子是两点一线式的:家庭与学校。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生活气息、童趣。这种状况令语文老师们很无奈。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融入生活?一、尊重学生,感知生活小学生习作内容缺少生活气息,行文空洞无物,见闻简单,素材匮乏,缺少真情流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的习惯不能只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而  相似文献   

16.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以"观察"为主题的单元,旨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教材文本,从观察方法、观察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从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实际上也是对学生习作的个性化与真实性提出了较高的标准。真实,是小学生作文的一大性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表达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养成学生留心观察周同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漆伟英 《教师》2011,(13):77-79
说起写作,新课标指出:第一阶段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阶段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