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或进入“寒冬”。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广告以及发行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报业寒冬论增添了注脚:世界最悠久的报纸——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后,已经在2007年1月2日停印。  相似文献   

2.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传媒业的专家、学者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报业广告的透明天花板现象”、“报业拐点”,认为报业进入“微利时代”。在全球和全国报业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在成都,市民报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和繁荣。《成都晚报》广告突破1亿大关,…  相似文献   

3.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拐点论增添了注  相似文献   

4.
2005年,京华时报前社长吴海民先生在《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走势的若干预测》一文中提出了“报业拐点论”。此后的几年中,我国报业的自营广告经营额从2005年的256亿元增长到2011年469.45亿元。增长了83.38%。但是.当时间到了2012年,我国报业将出现真正的拐点,现在到了重提“报业拐点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在“报业衰败论”甚嚣尘上的时刻,中国报业通过管理与机制方面的深度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同比增长5.97%。这表明中国报业在市场面前仍有着相当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报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于2001年7月8日成立。五年来,事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上都翻了一番,相当于五年再造了一个报业集团:新增8个媒体: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有一张报纸发行过百万份和一个刊物发行过百万份的“双百万”报业集团:年均利润增长29%,新上三个总投资达7亿多元的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上为自有资金。尤其是最近三年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报业遭遇“寒冬”、  相似文献   

7.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X):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新闻     
我国首次公布报业年度发展报告报业成为发展最快行业之一本刊讯记者袁报道:2004年我国日报平均期印量近1亿份,稳居世界第一;2004年中国的日报千人拥有量达75.86份,较2003年增长6%。《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公布的多项数据表明,报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8月5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报业产业研究报告《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报告中说,2004年,我国出版的日报数量占全球日报总量的14.5%,也就是说世界每7种报纸中,就有1份出自中国;中国的日报千人拥有量继…  相似文献   

9.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自2003年6月被确定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在中央、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集团试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集团实现总销售75.08亿元,比改制前(2003年)增长11.86%;利税4.09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集团公司实现销售37.28亿元,同比增长23.5%,利税1.46亿元,同比增长64%;集团总资产37.68亿元,同比增长7.2%。集团发展活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一、试点改革的主要做法1、创新体制,形成新型市场主体以重塑市场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大力推进“事转企”改革。…  相似文献   

10.
何宁 《传媒观察》2004,(4):28-29
北京晨报作为一张在北京报业竞争中一直受各方关注的都市报,经过不断的创新、探索和调整,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发行突破日均40万份,年广告经营额达5亿元。当初投资仅1000万元人民币的北京晨报,成为全国报业市场上投入产出比的成功“案例”。所有这一切的取得,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我国报业经历了一个“跑马占地”式的高速增长时期。 ·报业集团在90年代纷纷成立;表明我国报业正向着优势规模型覆盖的方向发展。 ·90年代,晚报异军突起;同时,报纸的多版化趋势日益显著。 ·广告取代销售收入成为报业的主要经济来源;自办发行成为我国报业发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其受众的规模,还是其影响力,都有了重大的进步。报纸种数由 1991年的1524种增加到1998年的2 053种,印数由1991年的236.5亿份增加到1998年的300…  相似文献   

12.
吴锋 《今传媒》2010,(5):74-75
近年来中国大陆传统媒体普遍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以报业媒体为例,从2005年起已经连续5年增长乏力,全国主要城市报业广告收入增幅明显低于GDP增幅,报纸发行营销的难度亦不断加大。笔者曾调查过几  相似文献   

13.
李振芳 《传媒》2002,(2):42-43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产业办,把报社当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并且立足发展,加快发展。通过几年的实践,报社发展很快,“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报社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百家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发行:打开制约报业发展的“瓶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走向市场的主要关口应该说是发行,决定报社生存与发展的也是发行。所以,各报社普遍都对发行工作给予  相似文献   

14.
国内新闻界     
全国已有800多家报纸自办发行15年前,我国自办发行的报纸仅有1家,如今已猛增到800多家,发行的报纸在国内占40%的市场份额,为带动整个报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1985年以前,我国的报纸发行全部通过邮政渠道。1985年,为适应报业与政府财政“断奶”的体制改革和新  相似文献   

15.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坚持“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坚持做到以报业为主,多样化经营、专业化运作,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新闻事业的繁荣和报业产业的发展。目前,集团总资产达到3.9亿元,2005年实现总收入1.08亿元,分别比五年前增长10倍多。2006年3月27日,经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开始组建临沂日报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6.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5年的中国报业,有人曾用“疲软”和“四面楚歌”来形容。还有的说,中国报业的“严冬”季节已经来临。我想,这有些言过其实了。有关监测显示,从2005年3月起,我国报业广告的月增长率开始同比增速呈现下滑趋势,6月份的同比增幅已不到3%。去年上半年全国报刊广告额平均仅增长7.08%,首次低于GDP的增幅;而此前十几年,国内报刊的广告收入平均增速高达30%以上。也许这个数据不是那么全面准确,但对趋势的判断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对全国报社和报业集团抽样统计后公布的资料也表明,国内报业集团去年…  相似文献   

17.
近来,国内报业不断传来“不幸”信息。香港上市的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6.9%,利润同比更是下降了99.7%,净利润仅17万元。国内的赛迪传媒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5.31%。2005年8月份《球报》、《南方体育》先后停刊。2005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报纸八成业绩出现负增长①。国内报业似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幸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报业,种种消息显示报业的危机已经席卷全球。2005年11月,台湾有18年历史的《中时晚报》由于经营困难宣布停刊。美国最大的报业连锁集团甘尼特去年第三季度利润下滑4.3%,这是其连续三个季度利润下滑。…  相似文献   

18.
应当全面、正确地分析图书库存问题。单从数字上看,近几年来,图书库存的确在逐年增加。据《全国新闻出版基本情况》披露的数字,2005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年末库存42.48亿(册张份盒)、482.92亿元,到2011年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年末库存55.86亿册(张、份、盒)、804.05亿元,与2005年相比,册数增长了31.5%,金额增长了66.5%。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4年我国报纸共有1926种,广告总收入231亿,比1983年增长了360余倍.依然雄踞于第二大广告媒体的位置,广告超亿元的报社也首次超过了100家。2005年报业广告经过了几个阶段:一季度基本保持了上一年度的增长,二季度逐步放缓甚至有较大幅度下滑。三季度逐渐回升,四季度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总体来说,2005年中国报业并没有出现有些从业人员和专家所说的“中国报业的寒冬”。反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然,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报业的外部环境、读者和广告商、报业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一些新兴媒体发展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报业应该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去审视变化.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变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20.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2010年经营总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17.35%,实现利润上亿元,同比增长15.2%。三报日均发行总量超过了64万份,同比增长7万份。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文洪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传媒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一重点,全力打造一个拥有强势媒体、拥有先进技术、拥有财力支撑、拥有经营规模、拥有优质人才的现代传媒集团,在创优体制机制、构建全媒体运作体系和拓展文化产业中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