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沧州纪行     
沧州是大多数武术人神往的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是闻名遐尔的“武术之乡”,尤其是那里淳厚、古朴的燕赵民风和历史上产生的无数传奇故事让人在留恋之余浮想联翩。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林冲等皆是被流配到沧州,也有一些失意的拳师落户沧州,他们为沧州留下了精湛的武艺,丰富了沧州的武术体系。据统计,流传在沧州地区的拳种不下50余种,在中国武术大家庭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武术之乡河北沧州,自古以来不乏窦尔敦、霍元甲、大刀王五、燕子李三这样的豪侠义士。沧州地方虽不大,却容纳了54个流派的拳种。究其原因,古沧州距离渤海几十公里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解说八极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及沧州,便会想起武术,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沧州武术历史长、练者众、名家多,还有一个特点,叫作“人有我会,人无我有”。其中以刚烈崩撼闻名中外的八极拳,便是沧州人的典型之作。  相似文献   

4.
《精武》2007,(3):I0001-I0001
刘云樵先生,字笑尘,河北省沧州北头村人,生于1909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其家富甲乡里。为沧州名门,和南皮清末大员张之洞、张之万家齐名,有“南皮张,北头刘”之称。刘家祖上出过20余名进士,故刘家有“状元府”“将军府”之称,其父之沂为庠生,伯之洁为廪生,均入保定军校习陆军,有誊于时。  相似文献   

5.
郭会坡 《精武》2010,(3):36-37
“镖不喊沧州”,在清末民初那个社会大变迁大动乱的年代,叫响了沧州这个穷乡僻壤的北方城镇。沧州注定与镖行镖师有着不解之缘。纵贯沧境的京杭大运河成就了沧州的南北通衢,也成就了为富商巨贾押运财物的镖行,更成就了名扬四海的镖师。沧州因镖而扬名,镖亦因沧州而显威。在这样一个水旱交通要冲,这样一个以武为业的地方,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6.
张凡 《乒乓世界》2007,(2):0012-I0012
沧州,被誉为“武术之乡”,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泱泱乎表海之雄风”。至今习武者众。沧州杂技也很有名,其中又以吴桥为最。《吴桥县志》上说,每蓬佳节,便“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士女暄阗,官不禁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东北秘宗拳是少林武术中著名的传统拳法,属于北派之畴。东北秘宗拳沿革于河北沧州陈善一派的秘宗拳,传入东北黑龙江省,特别是传入佳木斯市等地后,从内容到技法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东北地方拳法风格和技击体系。为了普及武术健身运动,突出抗暴防身技法,特从东北秘宗拳入门拳法中精选出部分实战技击法,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2014年9月18日,由沧州市杂技团、沧州杂技演艺有限公司倾情打造的《狮城之梦》在沧州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公益首演,为在沧州参加河北省第14届运动会的运动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奉献了一道文化美餐。随着京韵味道的配乐声悠扬响起,背景幕布上以"拉洋片"的形式变幻出一张张杂技图画:沧州杂技之乡、武术之乡、铸造之乡、白洋淀风光、渤海边璀璨明珠等展现在舞台上,拉开了杂技剧目《狮城之梦》的大幕。  相似文献   

9.
时晓莉 《新体育》2014,(9):54-57
河北沧州曾被称为“小梁山”,以武术名传天下,薪火相传,尚武之风沿袭不衰,在“南有莆田、中有登封、北有沧州”的中华武术大格局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一篇迟来的报道,动笔之时却感尚早。 去年10月8日,河北沧州业余棋手马天放夺得国学杯冠军后,与父母弟弟应本刊之邀来到天地间,拟做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不巧正值天地间搬迁,马天放一家半小时后还要赶往赵公口长途汽车站返回沧州,访谈就遗憾地推迟了。匆忙的半介小时,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中旬落下战幕的沧州市首届"永恒杯"武术散打擂台邀请赛,是继武当山散打擂台赛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群英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单七名散打选手各展其技,引得沧州观众如痴如醉.记者从赛间采撷一束小花,奉献读者."镖不喊沧州"设置散打擂台的沧州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它是中国武术三大发源地之一林冲曾发配到这里的草料场.历代这里习武之风甚浓,衍生了不少门派与拳种,诞生了丁发样、霍殿阁、王子平、郭长生等名声遐迩的强师高手."镖不喊沧州"一语表达了当时人们对沧州的敬畏之情.说起这个掌故,还  相似文献   

12.
通臂拳,亦称通臂二十四势。它不同于白猿通背、猿猴通臂、螳螂通背和二郎通臂。通臂拳又称独流通臂,因它源于独流,故有此称。又称沧州通臂,因1916年沧州郭长生将此拳引进沧州,此拳在国内外影响颇大,故“沧州通臂”很驰名。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拳种和拳法》书中说:“沧州通臂拳讲究激步勾子、纵步斩,其代表人物是刘玉春和郭长生,人称‘郭燕子’。”(注:刘玉春系郭长生的恩师)。  相似文献   

13.
车星辰 《精武》2009,(8):56-57
合一通背拳,又称通背二十四势,由清末直隶静海(现天津静海)独流武术大师刘玉春传出(同时传艺者还有刘玉春的师弟任向荣),现主要流行于沧州、静海、杭州、上海、天津等地。此拳在甘肃兰州也有秘密传承,由刘玉春大师亲传弟子郭长生(有“郭燕子”之誉)之徒张群炎传人兰州。兰州所传合一通背拳,与现流传于沧州的合一通背拳风格完全一致,演练时步快势活,武美雄峻,蓄发分明,开合有致,发力通透,劲健淋漓,藏头缩颈,  相似文献   

14.
自应邀为沧州市邮协设计纪念邮戳一年多来,经手创意构图已有数十枚,其中也有以"铁狮子"表现沧州元素的,如为"驿路·丝路·复兴路—行走新丝路喜迎十九大"全国集邮巡展设计的戳。而名符其实、聚焦直接、突出展示铁狮子的图案设计,当属为《沧州铁狮子与巴肯寺狮子》设计的纪念邮戳了。沧州铁狮子名扬天下,早已成为沧州的精神图腾。而邮票素有"国家名片"之美誉,不仅是一种邮资凭证,也是浓缩的百科全书,起着见证历史、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15.
《精武》2007,(3)
刘云樵先生,字笑尘,河北省沧州北头村人,生于1909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其家富甲乡里,为沧州名门,和南皮清末大员张之洞、张之万家齐名,有“南皮张,北头刘”之称。刘家祖上出过20余名进士,故刘家有“状元府”“将军府”之称。其父之沂为痒生,伯之洁为廪生,均入保定军校习陆军,有誉于时。  相似文献   

16.
自古就有“镖不喊沧”之说,说的是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只要是车到沧州、船过沧州,你必须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喊镖号。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名头,多好的身手,只要在沧州喊镖叫板,保管你栽个大跟头,丢尽脸面。  相似文献   

17.
唐黎标 《武当》2008,(10):55-56
河北沧州是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沧州武术传承历史久远,汉时渤海郡(沧州前身)守龚遂曾告示乡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而且内涵相当丰富。现在,在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2个。沧州武林国手辈出,明清两朝曾有2000多名武术精英藉武科步入仕途。为世皆知的“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神力千斤王”王子平等武术精英,皆出自沧州域。  相似文献   

18.
6月4日,第三届“光威钓王杯”天津预选赛如期在武清区汊沽港镇圣宝来垂钓园举行。来自天津及河北沧州、秦皇岛、唐山、廊坊等地的300余名钓手参加了角逐。  相似文献   

19.
唐黎标 《精武》2007,(2):53-53
河北沧州是全国知名的武术之乡。沧州武术传承久远,汉时渤海郡(沧州前身)郡守龚遂曾告示乡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明清时期,沧州曾有两千多名武术精英藉武科步入仕途;为世人所知的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神力千斤王”王子平等武术精英皆出自沧州;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2个……  相似文献   

20.
苏雷 《中国钓鱼》2005,(10):48-48
第三届“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巡回赛预选赛石家庄站的比赛,于素有“金九”之称的2005年9月4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三联园艺垂钓基地举行,来自山西省及河北省除唐山,沧州,秦皇岛,廓坊四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钓鱼爱好者共224人报名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